《册亨县“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册亨县人民政府网   2023-03-30 18:00

核心提示:推动传统商业向“夜间购物、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建设夜间集市、夜间美食街等。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十三五”回顾

第一节 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产业总量持续增长

二、文旅产业快速稳定发展

三、体旅产业融合逐步推进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旅游服务水平亟需提升

二、旅游产业要素亟待完善

三、旅游综合消费有待提高

第二章 “十四五”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遵循原则

一、坚持发展为民,增进民生福祉原则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融合提升原则

三、坚持区域合作,示范推进原则

四、坚持绿色发展,安全有序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主要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一)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三)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四)人才培育发展目标

第四章  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一、加快推进本土旅游企业“个转企,企转规”工程

二、推进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改革

三、大力引进国内优强旅游企业

四、推动旅游市场主体集群发展

五、引导旅游市场主体差异化发展

六、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做大做强

第二节 实施旅游业态升级行动

一、推进旅游度假区创建

二、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

三、推进康养度假项目建设

四、促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一)“养旅”融合,推进康养册亨建设

(二)“农旅”融合,全面带动乡村振兴

(三)“水体旅”融合,示范推进山地旅游

(四)“文旅研”融合,引导发展研学旅游

(五)“文旅”融合,发展夜间消费经济

五、促进旅游业态消费升级

第三节 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一、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强化旅游市场治理能力建设

三、强化文明旅游工作

四、强化旅游安全应急保障

五、强化旅游人才培养保障

六、强化旅游标准化建设

七、强化旅游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节 实施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

一、全面摸底排查,建立项目清单和整改台账

二、坚持分类指导,稳妥有序推进盘活工作

三、集中力量攻坚,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四、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注重建章立制,规范项目监督管理

第五节 提质升级一批乡村旅游项目

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二、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三、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四、强化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保护

第六节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丰富“一山”旅游新业态

二、构建“二寨”旅游新布局

三、打造“三布依”旅游新形象

四、合力形成五组团协同发展

第七节 加强区域内外交流合作

一、深耕核心市场

二、引爆专项市场

三、精推四季活动赛事

第五章 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强化用地保障

第三节 加强安全能力建设

第四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

第六节 创新投融资机制

第七节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册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册亨县“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册亨县“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纲领性文件和五年行动计划。

本规划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求;结合《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深度衔接《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总体目标及《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制定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大力推进‘旅游+’,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加快形成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目标;以《中共册亨县委关于制定册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加快融入黔西南州国际山地旅游大格局和‘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打造‘山水册页·幸福亨通’‘布依故里·生态册亨’旅游名片”为依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深度挖掘册亨文化旅游资源,有效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文旅产业布局优化,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强化文旅行业服务管理,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册亨新未来。

本规划范围涵盖册亨下辖所有行政区域,涉及3街道、9镇、1乡,即者楼街道、高洛街道、纳福街道、坡妹镇、冗渡镇、巧马镇、丫他镇、秧坝镇、弼佑镇、八渡镇、岩架镇、双江镇、百口乡。总面积2598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约24.3万人(户籍人口)。

规划实施期为2021年至2025年。

第一章  “十三五”回顾

第一节 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产业总量持续增长

(一)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全县旅游总收入从2016年7.8亿元增长至2020年20.75亿元,年均增长33.23%;旅游接待总人数从2016年103.47万人次上升至2020年209.63万人次,年均增长28.80%;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年度指标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滑。

(二)旅游景区有序增加。“十三五期间”,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包括万重山景区、板万布依古寨景区、福尧福寨景区、陂鼐古寨景区;此外,稳步推动万重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

(三)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注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先后开展旅游创业、酒店服务、厨师技能、乡村旅游等专项培训,共计培训2000余人次,有效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技能水平。至2020年末,全县旅游行业从业人数达1716人(其中,旅游景区从业人数为225人、宾馆饭店从业人数为1084人、旅行社从业人数为17人、其他旅游行业从业人数390人)。迈普国旅、贵阳国际旅行社、贵阳龙行神舟国际旅行社营业部、册亨缘通旅行社等4家涉旅企业入驻册亨。

(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1个,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10个,传统村落2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3个,乡村旅游村寨13个,新增农家乐(经营户)27个、新增民宿(客栈)8个。

(五)旅游产业配套日臻完善。“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万重山景区、陂鼐古寨景区、岩架布依文化风情园、福尧福寨景区、板万布依古寨和香蕉大数据产业园等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村寨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67亿元。创建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生态体育公园1个,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基地7个,文化旅游商品购物点12个,油茶产学研基地1个;建成册亨国际大酒店、册亨县城市假日酒店、册亨县希雅泊大酒店、册亨柏丽园酒店等一批达星级接待水平的酒店;引进万重山睡眠盒子、板万瑭棠民宿、岩·精品酒店等7家主题特色民宿,实现册亨民宿零突破。至“十三五”期末,全县住宿企业共81家,总计客房数1933间,床位数2956张,基本完成“十三五”设定“3000张床位”目标,已初步构成食、住、行、游、购、娱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六)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望(谟)安(龙)高速和G552升级建成通车,建成坝稿桥至万重山旅游公路,建成通村公路35条、共449.71公里,组组通公路168条、共600.78公里,打通城乡旅游交通网。完成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53座,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53座。建成游客服务中心8个、旅游停车场12个,新增停车位3000个。建成县城健身步道、河滨步道、环湖公路等50余公里。完成余安高速(册亨—望谟段)旅游景区指示牌建设、县城内景区指示牌建设。实现A级旅游景区4G网络全覆盖。

(七)旅游宣传推介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强化宣传推介,以传统宣传和新媒体网络宣传相结合,主要以市场宣传、网络宣传和节庆宣传等形式,加大册亨旅游品牌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资源的知晓率和知名度。一是市场宣传,积极参加省、州、县各级部门组织举办的省外旅游集中宣传推介活动,展示册亨旅游资源。二是网络宣传,搭建网络宣传平台,注册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等网络账号,制作旅游电子宣传片,实施“一码游贵州”平台建设,多渠道在省、州、县等各级网络媒体发布旅游宣传片,增强宣传效应。三是节庆活动宣传,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契机,举办布依文化年、南北盘江野钓大赛等系列赛事活动,2017年成功举行“山水布依·手绣册亨”旅游宣传推介会暨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四是荣获“中国糯米蕉之乡”“中国油茶名县”称号。

二、文旅产业快速稳定发展

一是围绕提升“山水布依·手绣册亨”旅游品牌,突出“中国布依族刺绣艺术之乡”称号,推进“锦绣计划”,建成册亨中华布依锦绣坊,建成秧弄、纳桑、云宇、乃言等21个特色锦绣坊,带动布依小作坊176个,培育锦绣能人26人。二是册亨拥有《布依戏“谷艺”》《布依族转场舞》《布依族刺绣》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选培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刺绣传承省级1人,州级6人。三是配套建设中华布依锦绣坊、布依风情街等旅游购物商店(点),重点发展民族服饰及手工艺品。四是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分会场”“中华布依文化年活动”“天下布依聚册亨”专场文艺演出、“蕉香辉映·产销共赢”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百年工艺”工艺品评选活动、“穿越香蕉林马拉松”活动等。

三、体旅产业融合逐步推进

一是已建成万重山生态体育公园,将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纳入全民健身和体旅融合发展项目进行重点打造。二是自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展以来,依托每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册亨县每年举办多场上千人参与的徒步、露营等活动。三是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建设,已在冗渡镇冗渡村、江见村、大寨村,者楼街道者楼村,册亨民中、册亨三中分别设立舞龙、舞狮、摔跤等传统体育运动基地。四是鼓励县内发展体育用品销售,现有361度、匹克、安踏等知名品牌落户册亨县。五是组织举办体育赛事和打造体育产业基地。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举办,推动册亨县成功举办了南北盘江流域野钓大赛、陂鼐徒步大赛及露营大会、秧坝福尧徒步、岩架渔港小镇露营大会、马拉松等活动。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旅游服务水平亟需提升

“十三五”期间,册亨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旅游产品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初步向休闲度假、健康养身、文化旅游、户外探险、研学旅游等转型,形成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对照上级部门要求及周边县市发展现状,仍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六要素体系尚未健全、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资源盘活力度不够、缺乏核心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弱、游客消费水平低、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二、旅游产业要素亟待完善

根据2016年册亨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县优良级旅游资源(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共26处,占全州优良级旅游资源的15.6%(其中五级资源1处、四级资源7处,三级资源18处),全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开发率超50%,共开发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处,目前景区普遍依托“民族文化”进行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尚不明显;缺少“国字号”品牌景区支撑,景区经营质量不高、效益较差;缺乏休闲度假类、体验类、夜间消费类旅游产品;缺少吸引中远程游客的标志性项目或龙头品牌景区,目的地吸引物体系尚未建立。

三、旅游综合消费有待提高

2019年册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排名全州第六,旅游总收入排名全州第七,综合竞争力较弱。册亨县游客人均花费虽从2016年754元增加至2019年821元,但仍低于全省、全州游客人均花费水平,在全省人均消费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省外游客接待人数为65.7万人次,仅占总接待量的23%,全县游客过夜率仅为17%,入境游客较少。

第二章 “十四五”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册亨县实现从脱贫摘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五年。二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时间表,并摆在强国建设首位,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三是“十四五”时期将持续处于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扶持政策将持续发力,推进文化旅游行业秩序逐渐恢复,“互联网+旅游”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游客更注重安全、健康、便捷的新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生态旅游、养生旅游、休闲运动需求增加。四是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明确旅游产业化方向和重点。五是贯彻落实州委“123456”总体思路和“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建设,大力推进“旅游+”,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加快形成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目标。六是持续擦亮“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册亨应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立体气候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与康养旅游产品。七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推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彰显布依文化特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丰富人文内涵和旅游生态内容,推动以森林康养、山地运动、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红色研学、乡村度假、民俗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孵化、催化一批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提升综合效益。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突出“五个更加”,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努力实现“两大提升”,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布依文化特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实现旅游产业化进程。推动全县以森林康养、山地运动、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红色研学、乡村度假、民俗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充分彰显“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华布依第一县”“中国糯米蕉之乡”“中国油茶名县”“贵州省森林城市”“民族文化艺术之乡”、生态、气候、文化优势。

第二节 遵循原则

一、坚持发展为民,增进民生福祉原则

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业态培育打造高质量文旅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文旅体验、智慧化文旅服务,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及旅游体验,同时,依托文化旅游发展解决部分民生、群众就业等关键问题。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融合提升原则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互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布依文化特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推进“旅游+”“+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生态康养游、红色文化游、民族体验游、乡村休闲游、研学探险游、田园风光游、体育健身游等特色旅游同步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坚持区域合作,示范推进原则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领域协作,加快融入黔西南州国际山地旅游大格局和“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充分彰显“中华布依第一县”文化内涵,发挥山地立体气候、南北盘江水体、全域绿色产业、红色革命文化等资源优势,示范推进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绿色发展,安全有序原则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要求,开展“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服务,着力提升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游客对册亨的满意度。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主要目标

围绕贵州省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推进“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充分彰显册亨“中华布依第一县”文化内涵,突出册亨民族特色、山地经济、绿色发展定位。围绕立体气候优势,发展暖冬度假;围绕生态森林优势,发展康养旅游;围绕北盘江水资源,发展水上运动;围绕布依非遗文化,发展文化体验;围绕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全域绿色产业,发展农业旅游。

(一)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体系。以“旅游+”“+旅游”为路径,推进农旅、康旅、体旅、研旅、交旅等融合发展。围绕贵州省打造“温泉省”“索道省”旅游品牌,推进万重山景区索道工程建设,推进万重山温泉康养谷建设。发挥生态、气候资源优势、彰显布依文化特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丰富人文内涵,推动以森林康养、山地运动、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红色研学、民俗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万重山景区为核心,串联陂鼐古寨、板万布依古寨、福尧福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布依博物馆、布依锦绣苑、布依歌舞剧《音画布依》等,丰富旅游线路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群体旅游需求。

(二)加强“布依故里·生态册亨”品牌培育。1.做强“布依故里”文化品牌。持续做强“中国布依族刺绣艺术之乡”“布依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等品牌,持续举办“布依文化年”活动;提升打造系列布依特色村寨,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充分彰显册亨“中华布依第一县”文化内涵;重点扶持贵州大亨       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县文体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山贵水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篱籇布依服饰工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涉旅企业,新增建设特色锦绣坊、布依小作坊、非遗工坊等,持续推进“锦绣计划”,发展“指尖经济”;加强“锦绣能人”培育,鼓励绣娘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民间艺人”评选;大力推进布依戏剧、布依舞蹈、布依食品、布依物品等旅游商品产业建设,推出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册亨礼物”;围绕布依文化主题,构建“多彩布依”全域乡村文化旅游新格局,重点打造威旁村(民间歌舞)、八渡村(布依戏曲)、大寨村(转场舞)、冗渡村(布依山龙)、板万村(哑面戏)、乃言村(布依戏)、沿江村(布依八音)、弼佑村(彩调戏)等一批乡村旅游村,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体验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努力争取将册亨打造成中华布依文化体验目的地。2.做亮“生态册亨”核心品牌。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生态特色农业、生态特色工业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油茶、小米椒、糯米蕉、蔬菜、水果、花椒、食用菌、灵芝、优质米、生态养殖等生态特色产业;依托生态优势,做亮做特生态旅游,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做优做新康养产品,做精做深林下经济,切实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开展生态康养旅游,打造山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生态旅游大县”建设,做亮“生态册亨”核心品牌。3.做精“册亨优选”产品品牌。做精“册亨优选”县域品牌,发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家对接”作用,重点支持册亨优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好之味精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册亨农企,整合资源,优化产品,完善供应链,负责“册亨优选”品牌推广,组织全县农产品、特色产品、民俗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产品开发、产品包装、质量把控、销售售后等服务;推动省内外地区增设“册亨县农特产品直营店”与“加盟联营店”;通过“百圃源”等平台带货、主播带货、县长带货等形式,发展“互联网+”“展会+”“品牌+”“直营店+”“对口帮扶+”等“5+”模式助力册亨“黔货出山”,做精做优“册亨优选”产品品牌,带动册亨农业品牌化发展。

二、具体目标

(一)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明显提高,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示范店与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品牌。

(二)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增强旅游引领动力。到2025年,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各增长10%,百万人次游客投诉件数较2019年下降10%以上。

——做精重点旅游景区。力争成功创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万重山景区(万重山森林康养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陂鼐古寨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重山景区(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板万布依古寨景区(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尧福寨景区(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陂鼐古寨景区(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国家3A级旅游景区(册亨中华布依博物馆、坛坪村、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平寨古榕树社区等),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以上(福尧村、红旗村、高寨村、弼佑村、落江村、板万村、板弄村、板用村、秧庆村、八望村、坛坪村),打造1个以上非遗小镇,5个以上非遗示范工坊。

——做好旅游接待配套。到2025年,全县完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新建和改扩建游客服务中心2个以上、停车场3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册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册亨布依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新建或改扩建册亨万重山景区、册亨布依博物馆、册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旅游停车场2处。新建或改扩建旅游厕所5座以上。全县达到四星级酒店1家以上,乙级旅游村寨达到5个以上,新增评定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5家,实现经营性住宿单位床位数年均增长5%以上。

(三)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体育+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初步建立具有册亨山地特色的体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体育+”“+体育”融合取得新突破,成功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体育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25年,全县体育旅游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6%,山地体育旅游示范效应初显,力争成功创建1个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优秀民族民间体育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打造多条“山地体育游”精品线路。

(四)人才培育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导游人员、景区讲解员超过20人;力争“引进”50名文旅人才、“外培”50名文旅人才、“内培”50名文旅人才、“双带动”50名文旅人才;力争获评“青年文明号”1个以上;全县建立文化和旅游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以上。

第四章  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努力实现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做优、做大、做强。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文化旅游企业,努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催生一批生龙活虎的文化旅游中小微企业及市场主体,形成文化旅游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全县新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80家以上,力争全县规模(限额)以上文化旅游企业达3家以上。大力提升全县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

一、加快推进本土旅游企业“个转企,企转规”工程

推动更多经营主体进入旅游市场、发展旅游业,鼓励、支持涉旅小微企业做精做特、做优做新。充分发挥全县国有旅游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打造县文体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篱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百圃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龙头”文旅企业,全面激发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和鼓励涉旅个体经营户申请登记为企业。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销售额)与上规上限标准差距在20%以内的旅游企业,推动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涉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为规上(限上)企业。充分用好“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台和文旅系统微信、微博、小红书、门户网站等,加强全域旅游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和自媒体矩阵建设,实现旅游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力争个转企20个以上,企转规2个以上。

二、推进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剥离、企业化运营的模式,推进我县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建立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景区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推动效益不好、持续亏损的国有企业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到2025年,基本完成我县A级以上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改革。

三、大力引进国内优强旅游企业

积极搭建省州各级文化体育旅游交流展示平台,通过持续举办高台舞狮、打糠包、马拉松、垂钓盘江、布依文化年、布依喊山节等赛事活动,找准较强旅游市场主体,引进涉旅优强企业,做好“贵人服务”。优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重要引领带动作用,聚焦品牌酒店、特色民宿、主题公园、旅行社、文化演艺、旅游装备和商品制造、旅游新业态等领域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精准实施招商策略。建立健全项目落地推进机制,积极引进涉旅优强企业。到2025年,争取引进涉旅企业5家以上。

四、推动旅游市场主体集群发展

积极推进我县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创建工作,围绕重点旅游景区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积极推进万重山4A旅游景区创建,有序推进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册亨中华布依博物馆、坛坪村、平寨古榕树社区等3A级旅游景区创建申报。积极申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培育产业集群,带动旅游市场主体成长壮大。推进客流量较大的旅游景区配套建设夜间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多种旅游业态,拓宽盈利渠道。到2025年,全县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区3家以上,新增4A级旅游景区1家,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

五、引导旅游市场主体差异化发展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支持旅游市场主体差异化发展,注重文化演艺,娱乐、休闲旅游度假、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特色化发展,让旅客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推进旅游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丰富旅游产品、调整产业结构,顺应供给侧改革需求,满足游客主题化、定制化、深度化、自主化旅游需要,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形成旅游市场发展新动能,提升旅游市场主体综合经济效益。到2025年,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旅游市场主体1家以上,新增特色化旅游市场主体2家以上。

六、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做大做强

发挥县旅游协会旅游引导作用,组建旅游行业联盟,推动建立行业设施标准化、行业服务标准化。积极发挥旅游联盟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优势,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第二节 实施旅游业态升级行动

大力实施旅游业态升级,发展特色旅游。实施全省“200景区”扩容提质计划,做实“三增一降”;积极推进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国字号”旅游品牌创建;围绕“养眼、养身、养心”三要素,全面开发、精心打造一批旅游景区(点)、度假区,形成“康养旅游”度假胜地,让万重山风景、南北盘江风光养眼;让陂鼐古寨、福尧福寨和板万布依古寨等田园山水和民族村寨养生;让布依山歌、布依族刺绣、布依族戏曲、布依族舞蹈(转场舞、竹鼓舞)、布依族糠包节活动等布依民族文化养心。到2025年,力争成功创建1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

一、推进旅游度假区创建

根据全省旅游“1+5个100工程”部署,对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要求,结合生态、气候、山地、森林、乡村、温泉等优质资源,全力开发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在旅游度假产品打造上实现零突破。以“绿色”“健康”为理念,依托万重山良好的山地自然生态资源,发挥万重山“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品牌优势,以山地运动、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强化多元山地度假设施建设,依托万重山星空帐篷酒店、露营基地、睡眠盒子等现有度假设施,建成枫香温泉度假酒店,提升周边村寨乡村度假功能布局,优化露营度假旅游环境,完善景区游览体系建设,景区大门至滑草场间索道体系建设,增加体验娱乐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星级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旅游标识等),优化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打造城区周边休闲度假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创建成功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以上。

二、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

积极推进平寨古榕树社区、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布依博物馆、坛坪村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完善功能布局;按照生态停车场规范要求建设分散式停车场,划定停车分区,设置停车标识;在景区范围内新建A级旅游厕所,并积极申请省文旅部门颁布A级旅游厕所挂牌;实现5G网络旅游景区核心区全覆盖;完善景区标识导览体系,完善景区交通路网体系,完善内部交通与路线组织,丰富景区体验产品与业态等。完善提升万重山景区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卫生、旅游安全、旅游购物、景区综合管理、邮电服务、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内容,增加旅游新业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力争通过4A级景区创建现场验收及复核。到2025年,力争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1个以上。

三、推进康养度假项目建设

发挥生态、气候、温泉、森林等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康养产业、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康养+旅游、康养+体育、康养+农业融合项目,做大做强后疫情时代健康养生养老旅游。

(一)温泉康养度假项目。利用万重山、板其、森林、气候、温泉等资源,建设以温泉度假为核心,形成集休闲、养生、娱乐、餐饮、度假为一体的万重山温泉养生谷项目、板其温泉康养度假小镇建设项目,助力“温泉省”建设。

(二)森林康养度假项目。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养生、康复和辅助治疗功能,结合市场需求,挖掘中医药保健养生,打造休闲旅居型、休养康复型、健康养老型、医养结合型、自然教育体验型森林康养度假产品。一是结合国储林项目与易地搬迁村寨开发“康养+体育+度假”项目。二是依托福尧福寨景区,“杉海秧坝·自然氧吧”“山川布依之乡、森林氧吧小镇”称号,围绕“福”文化,打造健康养老型度假项目。以灵芝、红托竹荪、木耳、羊肚菌等林下菌药产业种植为重点,开发药膳滋补养生食品、绿色有机健康食品。将气候、生态、药膳、休闲等相结合,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膳食、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推进秧坝福尧福寨“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

(三)医养保健度假项目。一是发挥岩架温暖宜冬气候优势,引入医药协会、医疗企业,完善岩架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高端护理、康复疗养服务,打造冬季医养度假项目。二是依托双江镇“百里药谷”,加强与省内外传统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提升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药浴、熏蒸等理疗康养服务,支持康忠兰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海福祥养老护理院等发展,适时组织开展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推广针灸、推拿、磁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推动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

四、促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一)“养旅”融合,推进康养册亨建设

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融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发挥册亨“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贵州省森林城市”的气候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养眼、养身、养心”三要素,推动形成集“林养、泉养、酒养、药养”四“养”相结合的文旅康养小镇,打造生态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田园养生、膳食养生等养生产品,发展以健康养生、健康旅游、健康食药产业相结合的生态养生产业体系。

支持“温泉+”多产业融合,有效推进“温泉+民族文化体验”“温泉+户外运动”“温泉+农业”等融合发展,完善温泉住宿、接待、餐饮、康体、疗休养、民族节庆等消费链条;发展温泉纪念品、衍生产品(护肤品、矿泉水)等温泉文创产品,丰富温泉餐饮,重点支持温泉小镇周边发展中草药、菌药种植。

推动“酒旅+康养”融合发展,册亨作为“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优质的水资源为酿造优质灵芝酒提供基础,重点发展贵州省册亨县布依酒业有限公司灵芝酒厂的灵芝保健酒,结合“贵州省十大民间酒文化遗产名酒”布依神酒、布依医药,推动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食药产业发展。 

(二)“农旅”融合,全面带动乡村振兴

1.高质量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一是以“中国油茶名县”称号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林农参与”机制,因地制宜实施“油茶+”多种模式,加快推进弼佑、秧坝等油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大力打造油茶全产业链,推进“原始密码”“炊师傅”“布依天香”等系列油茶产品走向森林认证和“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轨道。二是借力糯米蕉气候品质“特优”认证,加快推进岩架、高洛等糯米蕉产业基地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农业院校联合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建设。三是以“全国林下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为引领,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启动实施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双江百里药谷产业带、秧坝林下食用菌基地等一批绿色生态科创教育产业园与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包装推出“一粒米”“一瓶油”“一坝菜”“一棵树”“一串蕉”“一块布”“一片菌”等一批农特产品。四是利用大田河、庆坪河等沿河自然风光及农业特色资源,打造田园经济和农旅观光一体化项目。

2.农旅融合发展“六园一库”。构建茶旅、果旅、药旅、菜旅、畜旅等一体化体系。重点抓好岩架香蕉产业基地、西南油茶科旅、秧坝菌药基地等项目建设和提升,力争打造岩架香蕉、弼佑油茶、秧坝菌药“六园一库”示范项目;促进健康、绿色、安全农旅产品的生产。按照“供给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特色化”“物流便捷化”“交易精准化”优质农产品要求生产销售。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物流中心、册亨县农产品加工小区,构建册亨农产品配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企业在重点城市建立专卖店,支持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初加工等设施,建成12个乡镇(街道)电商服务点,完善到村电商网点建设,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作用。

(三)“水体旅”融合,示范推进山地旅游

1.编制山地体育旅游专项规划。梳理整合县域山地旅游资源,编制册亨县山地体育旅游专项规划,推动全县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提供规划支撑。

2.建成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以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黔西南州构建“户外运动+康养度假”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为契机,推进万重山景区、岩架镇、陂鼐古寨景区、板万布依古寨景区创建“贵州省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贵州省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形成集山地户外运动、公路汽车、公路摩托车、山地越野、山地骑行、溶洞探险、户外拓展、水上运动、户外露营于一体的旅游体育融合示范项目;充分利用南北盘江水资源优势,打造湿地公园旅游、水上运动、休闲观光等体育旅游项目;重点依托南北盘江、大田河、者楼河、秧坝河、者告河等河道水资源,发展水利体育旅游。

3.培育山地体育旅游品牌赛事。引进或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龙头企业;着力宣传推广,实施“互联网+赛事”,培育1—2项册亨IP品牌赛事,打造2—3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办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南北盘江流域野钓大赛、陂鼐徒步大赛、蕉林马拉松;力争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山地英雄会汽车拉力赛”;实施“互联网+旅游精品线路”行动,利用“册亨县旅游线路推荐会”机遇,通过“一码游贵州”旅游平台广泛宣传推介,推出系列山地旅游精品线路。

4.开发山地体育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山地运动旅游产品。依托全县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垂直高差,结合山地、江湖、溶洞、森林等地形地貌资源,以“山地英雄会”为载体,开展休闲徒步、休闲露营、登山、攀岩、垂钓、马拉松、汽车越野、汽车拉力、山地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做精小众极限运动,做优大众体育运动,并联动县体育馆、县全民健身中心,加强文化旅游与全民健身联动;在南北盘江不同江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启动实施水上娱乐运动项目,开发岩架冬季水上运动产品,完善业态配置,助力“山地公园省”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山地露营旅游产品。力争引入国际房车露营协会五星标准,打造全省休闲露营集合地。积极推进“露营+乡村旅游”“露营+旅游景区”“露营+旅游小镇”“露营+休闲娱乐”等融合发展。加强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汽车露营基地等基地建设和提升,完善全县自驾车休闲旅游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册亨布依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建立民族体育博物馆,积极开发布依转场舞等民族文化体育表演项目,扶持和推广转场舞、糠包舞、武术、摔跤、高台舞狮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促进册亨布依民族体育旅游发展。

(四)“文旅研”融合,引导发展研学旅游

  1. 文化研学。依托册亨的布依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册亨“中华布依第一县”“布依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基地”品牌,开发布依文化研学、生态自然研学产品。建设岩架港、高洛香蕉大数据产业园教育研学营地、板万布依古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者楼河生态长廊“绿玉带”、布依锦绣苑非遗一条街等一批研学、科普教育基地。积极推动册亨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串联冗渡镇坛坪红军桥、红军陈列馆、坡妹镇红军烈士陵园、庆坪会师地等分散红色遗迹,深挖册亨革命人物、战争旧址、重大事件等,开发出重走长征路、品尝红军餐及讲好红军故事等为体系的红色文化研学游,通过对红军桥、红军路、“红军村”进行保护修缮、串联整合、建设“中央红军册亨陈列馆”,打造“最美红军线路”,设计“中小学生研学游”“党性教育红色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坡妹红军烈士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2.非遗研学。坚持“非遗+”创新性发展,整合《布依戏》《蓝靛制作工艺》《布依三味草编》《布依服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转场舞》《高台舞狮》《布依族刺绣》《布依棍术》等国家级、省级非遗文化,以县非遗传习馆、中华布依锦绣坊、中华布依博物馆、“布依之锦”锦绣园为载体,推动集展览展示、加工、售卖、平台推广为一体的非遗小镇建设,构建“非遗+博物馆”“非遗+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非遗+展览”“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康养”产业体系;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推进以册亨民族中学为代表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园开展系列非遗研学课程,持续举办“非遗大课间”等活动;引导、支持非遗传承人、企业创新开发文创产品,推进非遗文化进景区、进民宿开展系列展示,定期举办“绣娘大赛”“匠人匠心”传统手工艺大赛等赛事,助力册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3.农旅研学。一是打造“农业+科普”。围绕休闲农业园、采摘园、农耕体验园等项目,发展农业科普旅游产品。二是打造“农贸+研学”。挖掘册亨农贸文化、赶集文化,推动县域文旅农贸融合,通过旅游业态、研学实践来促进农贸市场经济与文化传承融合,推进农贸全产业链发展。

(五)“文旅”融合,发展夜间消费经济

发挥文化旅游“一业兴百业”的作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商业街、步行街吸引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驻,促进抱团发展。以纳福街道、高洛街道、者楼街道为主要区域,以纳福商业步行街,财富广场,新锦城商业街、布依锦绣苑等商业综合体为载体,推动传统商业向“夜间购物、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建设“夜间集市”“夜间美食街”“深夜食堂”,丰富包括夜间文化演绎、夜间沉浸娱乐、夜间餐饮、夜间购物在内的夜间消费产品,打造“布依第一街”“特色步行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一批特色商业文化街区,将居住生活、本地消费、旅游消费相结合,打造一处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地,积极推进纳入“省商务厅关于开展促进夜间经济奖补项目”名单。

五、促进旅游业态消费升级

(一)推进“黔礼”特色旅游商品。一是建设旅游购物平台。册亨县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物流中心线上网购、“一码游贵州”电商平台,通过“百圃源”等公共品牌宣传推介册亨的农特优产品,打造册亨农产品品牌。二是引导“老字号”在旅游景区开设旗舰店、专卖店,结合景区特点开发富含文化特色、匠心技艺的旅游产品。三是壮大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做强油茶、红糖、糯米蕉、冗渡特色小米辣、五色花糯米饭、矛香猪、高峰优质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优产品。发展“中国布依族刺绣艺术之乡”优势,做大做强以“手绣”为引领的旅游商品体系,完善布依刺绣、织布、饰品、扎染、民族服饰等优势旅游商品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农特产品、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四是推动全县旅游商品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景区、进酒店、进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八进”工作。

(二)培育“生态黔菜”品牌。深度开发布依族特色文化餐饮,培育册亨布依“黔菜”文化品牌。一是支持榕·康养中心、国际大酒店、布依添福酒楼、滋味轩、善良的菜(玉季妈妈互助餐厅)等餐饮企业开发布依特色菜品,培育“黔菜”餐饮名店,支持品牌连锁经营。二是依托“册亨县布依美食文化协会”,打造布依特色饮食文化,在各景点和餐饮店大力推广万重山烤全羊、林芝鸡、酸汤牛肉、油茶菜系列,矛香猪全猪宴、丫他狗肉、岩架酸笋鱼、弼佑牛干巴、弼佑盐水面、褡裢粑、五色花糯米饭、秧坝黑木耳等特色食品。三是加大食用菌等食药研发力度,支持润山泉等饮品企业发展壮大,开发、生产适合康养保健的糯米蕉、精品水果等系列饮品饮料。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餐饮服务标准,以市场化方式推介优质特色饮食,提升旅游餐饮服务能力。

(三)构建多样旅游住宿体系。一是加快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空间布局、档次结构和功能结构,通过对全县范围内土地资源及生态资源普查及建设适宜性评价,以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寨、交通枢纽等区域为重点,积极引进匠庐、朴语山居等省内知名民宿品牌,引进微宿VESSEL、格拉丹帐篷营地等营地品牌进驻册亨,提升完善全县住宿产品,加快推进中高端酒店、主题酒店、主题民宿等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二是推动以秧庆村、板万村为核心的民宿重点村打造,形成以民宿业态为特色产业,以民宿品牌为核心吸引,以民宿体验为主要消费方式的民宿村落。三是采取政策扶持、集中培训等形式,通过“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民宿的舒适性、体验性,推动乡村客栈提质发展。四是积极争取“贵州旅游协会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分会”“贵州旅游协会房车露营与自驾越野分会”年会在册亨举办,借力引入协会会员单位民宿品牌、房车品牌。

第三节 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一、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优化景区服务质量。强化旅游景区监测和系统管理,加强国家A级旅游景区实时客流量、拥挤程度监控,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建立旅游景区身份证、二维码等信息出入制度,有效疏导客流。持续推进景区及游客集散地游览环境、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充分共享通信基站,建立景区智慧监控,实现景区安全红线范围内火灾、烟情、车辆流量、人员流量、人员入侵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预警和自动通报处置,提升景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智慧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到2025年,完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新建或改扩建游客服务中心2个以上、停车场3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册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册亨布依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新建或改扩建册亨万重山景区、册亨布依博物馆、册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旅游景区停车场3处。

(二)提升旅游住宿品质。加快推动酒店、民宿、客栈等各类住宿产品品牌化发展,引进品牌酒店集团入驻册亨,支持涉旅百强优强企业在册亨建设高端住宿项目。着力建设四星级酒店,扶持民宿、客栈等业态发展,实现经营性住宿单位床位数年均增长5%以上。到2025年,全县达到四星级酒店1家以上、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达到5家以上。

(三)优化旅游交通环境。提升旅游景区连接公路等级,打造贵州特色旅游公路,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旅游旺季景区“进不去、出不来”的问题。不断完善全域旅游高速公路网。优化景区内部道路和停车场,加强景区内部交通建设。支持开通中心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和观光巴士,提升全域通达能力。加大对景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提升游客出行的便利度和体验感。到2025年,力争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50%。

(四)规范景区(旅游集散地)标识标牌。按照《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和“统一规范、科学严谨”要求,加强以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导览图为重点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旅游引导标识。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有中英文的标识标牌,确保中英文对照说明准确、科学。到2025年,力争全县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标识标牌设置统一规范。

(五)健全旅游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推动全县重点涉旅场所无线网络和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星级以上饭店WiFi有效覆盖。按照“能用、好用、管用”的要求,全面免费开放景区杆塔、所属建筑物、公共服务场所等公共资源,快速部署5G网络,同时在对老景区改造升级及新景区打造时,将5G基站建设纳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推动5G网络在A级旅游景区实现核心区覆盖。到2025年,力争所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5G网络核心区覆盖。

(六)深入推进旅游厕所达标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加强督促指导,实施旅游厕所三年达标行动,强化旅游厕所由“建”向“管”转变。全县旅游厕所共计56座,逐步实现一般厕所有水无异味,积极创建A级厕所。到2025年,力争全县新建或改扩建旅游厕所5座以上。

二、强化旅游市场治理能力建设

(一)优化综合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省旅游产业化专项组工作机制作用,利用“1+3+N”旅游市场相关部门综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常态化开展暗访评估,加强对各类在线旅游经营者、互联网平台等的日常监测,及时处置监测发现的各类问题。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问题、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在文化广电旅游行业开展三年专项整治,积极找出并解决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监管盲区,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各部门监管责任,全面贯彻齐抓共管和失责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县文化广电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册亨县文化广电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综合执法工作。实施涉旅舆情和投诉处理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进一步拓展和畅通涉旅案件受理、转办、移交渠道,实现旅游投诉联合处置常态化,对欺客宰客行为强化联动执法,切实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严查线上线下旅行社企业、导游、网络平台、手机APP等虚假宣传、低价揽客、买团卖团等违法行为,对实施或参与上述违法行为的实施人、幕后操控人、企业出资人、法定代表人等依法实施最严厉的整治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斩断“不合理低价游”“零负团费”的黑色产业链。严厉打击旅行社、导游强迫、诱导游客购物消费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从严查处旅行社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导游劳动报酬、导游服务费用和让导游“买团”、垫付团款等费用的违法行为。

(三)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依托“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全面推广旅游电子合同,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暗访机制和旅游服务质量重大事故约谈制度。建立旅游业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人员予以奖励。

(四)持续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组织媒体、业内专家、旅游志愿者、游客及其他相关人员,以游客全过程体验为视角,对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交通、购物、导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精准查找旅游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分反馈,把广大游客变成贵州满意旅游的监督员、传播者。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地区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牢牢守住旅游安全底线。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旅游市场监管,实施涉旅舆情和投诉处理联合执法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明察暗访,重拳惩治旅游乱象,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投诉率。

三、强化文明旅游工作

(一)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围绕“食之放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目标,持续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着力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推动公益性文化场馆和重要旅游中转站、集散地和窗口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出文明引导、免费开放、志愿服务、公益广告、优惠举措等文化旅游便民服务,彰显人文关怀,营造文明旅游氛围。

(二)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申报。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持续推进“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行动。开展文明旅游示范点创建,加大对旅游品牌等级复核,加强对旅游服务场所的督导检查。实施系列山地特色旅游标准。到2025年,力争获评“青年文明号”1个。

四、强化旅游安全应急保障

(一)推动旅游安全生产整治常态化。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定期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星级饭店、旅游民宿等旅游重点场所,开展安全生产、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督查检查。全面建立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实现安全问题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复查验收全过程管理,健全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突出“网红新兴游乐设施设备”、索道等高危险性旅游活动项目安全监管,建立长效、常态化的综合监管机制,防止安全整治出现“灰色地带”产生安全隐患。

(二)强化旅游安全宣传和预警。加强旅游安全宣传,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一码游贵州”等新媒体平台,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游民宿等重点旅游场所的宣传资源等渠道,多途径、高频率强化旅游安全宣传。在旅游行业开展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强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预警提示工作,完善文化旅游、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信息互通互享机制,及时有效发布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

(三)强化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旅游行业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基本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构建责任清单化、管理网格化、排查标准化、手段信息化、机构实体化、治理社会化的旅游应急管理新格局。每年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不少于2次;深化旅保合作机制,逐步为游客提供搜救、医疗、安保、法律援助、保险等服务,探索建立旅游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五、强化旅游人才培养保障

(一)支持册亨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好涉旅专业,加强与省内外职业学院和旅游人才培育基地合作。“引进”50名文旅人才、“外培”50名文旅人才、“内培”50名文旅人才、“双带动”50名文旅人才,着力引进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创意营销、经营管理、旅游商品设计与开发、英语及其他小语种导游等高级专业人才。到2025年,力争全县建立文化和旅游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

(二)强化旅游行业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旅游服务技能规范化培训。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全县各级相关培训规划,开展县乡两级分层分类培训,全面提高全县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高度重视导游队伍建设,提升讲解和服务技能,开展重点景区导游、讲解员专题培训,提高导游员、讲解员综合素质。每年定期组织旅游行业培训,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服务技能学习交流,培养和储备旅游行业服务人才。探索建立旅游景区讲解员评价定级标准,规范讲解员从业体系,推进讲解员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到2025年,力争完成导游人员、景区讲解员培训超过20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300人次。

六、强化旅游标准化建设

(一)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以黔西南州山地特色旅游标准为指导,推进山地旅游示范城镇、山地特色主题酒店和导游服务等重点领域管理和完善服务标准,推动接待入境游客较为集中的地方按照国际标准和境外游客习惯,完善相应接待规范。推动景区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景区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旅游标准化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发挥质量等级认定引导作用。切实维护标准的权威性,严格按照旅游星级饭店、国家A级旅游景区、A级旅行社、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和复核机制,对不符合管理规范和评定标准的企业,启动降级降等、摘星摘牌机制。2021年起,逐步建立第三方合作机制,委托第三方对各景区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建立覆盖旅游各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

七、强化旅游信用体系建设

(一)完善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制度。用好全国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按照《贵州省文化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共享,构建“一处违法、多地受限、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坚持“应列入尽列入”原则,依法依规将查处的符合列入条件的失信主体列入失信名单,依法实施信用惩戒,进一步增强震慑力。

(二)推广旅游购物退货和游客购物退货旅行社先行垫付公开承诺制度。持续推行《贵州省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购物退货办法》和《贵州省旅游团队游客购物退货旅行社先行垫付公开承诺》。到2025年,实现全县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城镇等游客集散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等先行垫付降低游客投诉,提升游客满意度。

第四节 实施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

一、全面摸底排查,建立项目清单和整改台账

开展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大调研,摸清各部门、乡镇(街道)和企业停工、停业及低效旅游项目情况,并从三类项目中进一步细分出可与不可盘活提升两种性质的项目,分类建立清单。组建专家团队,加强系统指导。督促指导各部门、乡镇(街道)和企业按照分类清单,进一步摸清相关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以市场为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对相关项目进行科学精准的研判,按照“续、转、提、关”的路径,提出每个项目的解决方案,包括资金来源、明确责任主体、责任领导、盘活措施及时限,建立台账,实行办结销号跟踪落实。

二、坚持分类指导,稳妥有序推进盘活工作

分类进行停工可盘活项目。一是对有市场手续全差少量资金的项目,加大基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力度,积极向省、州申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剥离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旅游经营性资产,重新包装策划,增强项目吸引力,引进战略投资,争取金融及社会资本注入等方式进行盘活。二是对有市场少手续可办理缺资金的项目,各项目主要主动作为推动解决手续问题,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指导帮助这类项目加快完善相关手续,合法合规后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进行盘活。三是对有一定市场、手续齐,但规划设计粗糙、投资规模过大、缺资金、短期内难见成效的项目,指导调整优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投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剥离不良及良性资产,以良性资产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战略投资,通过重组、混改、转让等方式进行盘活。到2023年,完成此类项目盘活工作。

稳妥处置停工不可盘活项目。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和评估后,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依法关停及时止损,按程序报批后规定处置。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此类项目的处置工作。

三、集中力量攻坚,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在2021年7月至9月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成立县级联合督促指导组,组建工作专班,督促指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和县国有企业对相关项目逐个进行实地调研和研判,提出盘活提升建议。县级统筹采取基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金政企融资及引进投资者等方式,探索盘活提升路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全县类似项目的盘活提升。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县国有企业明确重点推动停工、停业和低效项目的盘活提升工作。

四、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涉旅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资本投入、整合资源、资产重组、资产置换、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运作。指导涉旅国有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健全公司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探索多元激励方式,建立和规范经营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简化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国有旅游景区改革,构建产权关系明晰、责任主体到位、市场对接充分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国有旅游景区发展成为引领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市场主体。支持县涉旅国有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连锁经营以及跨界融合等方式做大做强。

五、注重建章立制,规范项目监督管理

加强对涉旅项目的全流程监督管理。对还未开工或刚开工的项目,原则上交由市场主体开发建设,没有实现实体化转型的国有平台公司不得参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资源管理办法(试行)》,严格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资源、新发现的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和温泉景点开发利用,加强新开发旅游项目的审批和监管。超过0.5亿元低于1亿元的旅游项目,按程序上报县人民政府统筹审核把关,防止盲目上马旅游项目,盘活提升存量项目投资达到上述规模的,也要参照此规定执行。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县国有企业要依据部门职责,从政策设计、项目审批、日常监管、行业管理等方面完善措施、堵塞漏洞,建立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健全“借用还”机制,防止新产生类似旅游项目。

第五节 提质升级一批乡村旅游项目

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大力支持县乡村振兴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推动乡村与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一是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加快完善大寨村、高峰村、高寨村、弼佑村、落江村、板万村(全国)、板弄村、板用村、秧庆村、坛坪村等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功打造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二是加快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建设。加快高洛、冗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3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建设。推动秧佑村打造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三是启动省级乡村旅游研学旅行基地创建。推进福尧、板万、高峰、庆坪、坛坪、天依社区、威旁、大寨等村寨力争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研学旅行基地”。支持资源禀赋好、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村寨创建A级旅游景区,鼓励板其、弼佑等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按照景区标准改造提升。四是发展主题游线。围绕“一山二寨三布依”的规划理念,策划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坛坪-大寨-陂鼐-万重山-板万”线路的公路项目建设。

二、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一)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住宿。根据《贵州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民宿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册亨县民宿发展规划。整合利用闲置房屋、闲置资产开发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乡村民宿产品。结合《贵州省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贵州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引导民宿规范化、优质化、品质化发展,推动打造“贵州特色民宿”与“长征路上好民宿”省级民宿品牌。以乡村民宿为纽带,拓展农耕研学、手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康养度假、健康体育等综合业态。

(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餐饮。依托册亨各旅游景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实施“乡村旅游餐饮提升计划”,开展乡村旅游餐饮品牌创建工程,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美食地,打造册亨本土特色乡村“黔菜”品牌。将册亨本土乡村旅游餐饮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紧密结合,依托册亨优质独特的“山地、民族、生态、乡村”等旅游资源,形成“餐饮+民宿”“餐饮+观光”“餐饮+文化”“餐饮+体验”的多元层次乡村旅游餐饮体系。同时加强对农家乐的标准引导以及各类乡村旅游餐饮人才的技能培训,完善农家乐配套,丰富农家乐业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册亨乡村旅游餐饮健康持续发展。

(三)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商品。围绕册亨旅游资源、民族文化、产业构架的特点和优势,找准乡村旅游商品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册亨乡村旅游商品文化品牌。通过推进乡村生态农业、精品民宿、特色文创等乡村小微企业品质化发展,加强对本地乡村旅游企业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优化乡村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推动本土企业做优做强。支持乡村依托特色农业优势开展乡村旅游商品研发,促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推动“农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非遗工坊、匠人工坊、文创企业等小微文化企业,大力挖掘能工巧匠,创新发展刺绣、编织、纺织、印染、雕刻等乡村传统工艺品,搭建册亨乡村旅游商品发展平台,打造具有册亨地域标志、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创产品体系。

(四)传承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整合册亨乡村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对乡村民族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好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两者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管理和保护,开展乡村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专项行动。利用册亨独特的乡村民族文化,开展各项民族文化体验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乡村民族文化活化和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以乡村集中连片协同发展为目标,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优先补充基础电力、污水、供水、改厕改厨、环卫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旅游经营点(户)厕所、厨房等达标提升。重点在乡村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集散、旅游停车等设施建设上发力。做好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与规划。着力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乡村旅游重点村与交通枢纽(高铁站、机场、客运站)和核心旅游景区的换乘与接驳。合理选址落位乡村旅游停车场,加速乡村旅游导览标识体系、道路交通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提升乡村游客服务点(中心)、乡村自驾营地、乡村驿站、观景平台,配套建设乡村旅游风景、徒步、骑行等道路系统,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推动5G基站、电子游览地图、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在乡村旅游重点村全覆盖。

四、强化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保护

(一)完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理念。对布依民族民俗风情包括节庆、美食、服饰、生活方式、民歌、舞蹈等进行保护、推广和传承,支持开展各项节庆活动,并给予资金支持和宣传推广。组织专业队伍,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对全县乡村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建立县乡村文化遗产数据库。

(二)加强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推进大寨、冗渡、威旁、板万、乃言、福尧、板用等民族民俗文化村寨的特色民居、古建筑和古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严禁建设与村寨风貌不合的建筑,拆除严重影响村寨的近现代建筑,保护村寨的风貌、个性和文化。制定村寨保护规划,划分村寨保护级别,分层次保护。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整治村寨内部及周围的环境,保护古树名木,增加绿化,改善村寨的卫生条件,增加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污水收集和达标排放、垃圾分类回收处置。

第六节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综合考虑册亨县目前旅游资源情况、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和县域水陆交通格局等要素,构建“一山二寨三布依五组团”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一、丰富“一山”旅游新业态

以“万重山”为核心,打造“一山”旅游新业态。立足万重山森林、气候、地质地貌资源禀赋,积极推进万重山景区提质升级改造。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设备,长期坚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山地滑草场滑道,滑草场至茶园迷宫步道及空中飞人至步步惊心游步道,完成山货集市环境整治、完成停车场智慧进出管理系统设置;完成枫香温泉度假酒店建设、持续推进万重山体育中心建设、启动实施万重山温泉康养谷建设项目、推进星空帐篷酒店改扩建、龙脊岭观光步道及观景台建设项目,力争将万重山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康养度假基地。

二、构建“二寨”旅游新布局

串联陂鼐古寨、板万布依古寨,构建“二寨”旅游新布局。

以文旅融合为根本,以丰富业态为核心,以扩大消费为导向,以提升效益为目标,主动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变化,大力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创新旅游业态、产品供给和经营方式,升级游客的体验感和企业经营模式,推动“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吸睛点、兴奋点、消费点和网红打卡点,推进特色酒店、民宿、客栈建设,建成集“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文创产品加工展示、文化体验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古寨景区。进一步推进陂鼐古寨、板万布依古寨业态升级,陂鼐古寨建成四季采摘园、特色民宿、陈列馆、营盘山健身步道、少数民族户外拓展教育基地及配套设施。板万布依古寨完成民族特色高品质民宿、青年旅社、吊脚楼庭院改造,建设露营基地及树屋,新增休息区、观光区、研学体验区、游客餐饮区配套设施。

三、打造“三布依”旅游新形象

持续挖掘布依文化,完善册亨布依博物馆、布依锦绣苑功能布局,长期坚持《音画布依》常态化展演、巡演,全力打造“三布依”旅游新形象。一是完善册亨布依博物馆功能布局。结合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复核整改实际,建设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游客服务中心休憩区、展销区、公共休息区、咨询投诉处理区等功能布局;完善博物馆休闲区、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旅游商品展销区、游览导览图、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接待基础服务设施。二是完善布依锦绣苑功能布局,打造非遗工坊——锦绣一条街。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儿童娱乐设施、非遗工坊展示、销售区、农特产品体验店、持续策划举办布依文创作品大赛、非遗文创展示活动,积极研发布依元素文创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三是挖掘布依文化,实时更新布依现代歌舞剧《音画布依》剧目。坚持《音画布依》进景区常态化片段式演出,外出省内外进行文化旅游宣传暨招商引资旅游推介,完善布依艺苑舞台灯光、道具、服饰,确保演出顺利进行,更新演出直播机器设备,保证宣传到位。

四、合力形成五组团协同发展

形成红色文化、农商旅文化、康养度假、山地运动、乡村振兴的文化旅游产业协作格局。

1.坡妹-冗渡: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组团。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以冗渡镇坛坪红军桥、红军长征册亨陈列馆、坡妹镇红军烈士陵园、庆坪会师地为重点,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坡妹至冗渡至洛凡“最美红军路”建设,深入“红军故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发展带动岜凡、同心、庆坪、坛坪、大寨等“红军村”全面提档升级,展开乡村度假体验,乡村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推进“长征路上好民宿”省级品牌民宿打造,实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紧密结合,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2.巧马:农商旅文化旅游组团。利用巧马交通优势,打造“物流+特色小镇”,打造商贸文化旅游型小镇;推动“制造+服务”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强化册亨制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形成以木业、制糖、油茶、香蕉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推动平班湖、南盘江水上观光、江岸垂钓、江景度假;推动者告、尾贤、板坝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建设,推进尾贤村千年古榕树保护与开发;完善智慧物流、智慧电商等产销一体产业链建设,推动黔货出山。力争打造成为集物流贸易、商务接待、现代服务、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促进“以产兴城”“产城融合”。

3.纳福-者楼-高洛-丫他-秧坝:布依文化、康养度假组团。充分发挥秧坝“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万重山“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品牌价值,以万重山景区、板万布依古寨景区、福尧福寨景区、平寨古榕树社区、香蕉大数据产业园景区为发展重点,依托山地、森林、温泉、乡村等资源,打造山地度假、温泉度假、森林度假、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巧洞特色村寨、板街、板万农旅体验游,加快推进万重山省级度假区、板万布依古寨研学营地、秧坝福尧森林康养度假小镇、平寨古榕树社区建设。

以册亨布依锦绣坊、册亨布依博物馆、册亨非遗传习馆、布依锦绣苑为布依文化展示体验核心,联动丫他镇板万布依古寨,秧坝镇福尧福寨、板用村,高洛街道高寨村,者楼街道高峰村等布依族聚居村寨,支持乡村“布依之锦”手绣园项目建设,加强布依戏“谷艺”、蓝靛制作工艺、布依服饰、布依转场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示,进一步提升“中华布依第一县”“中国布依戏之乡”文化品牌。

4.岩架-双江: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旅游组团。依托燕子洞至盘江村沿北盘江公路打造山地户外自驾运动带,沿北盘江开发水上皮划艇项目,打造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引入“山地英雄会”赛事IP,打造中国册亨山地英雄会营地大本营,山地体育运动公园,开展“汽车拉力赛”“蕉林越野穿越赛”“野钓系列赛”;串联板弄村、洛凡村、八望村、洛央村等旅游村寨,册亨岩架布依文化风情园、南北盘江流域野钓大赛·册亨站、布依水乡·渔港小镇、云上旅游小镇、北盘江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打造“山地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5.八渡-弼佑-百口: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组团。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重点结合“果蔬茶药林菌”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推进糯米蕉、芒果、百香果、蔬菜、油茶、中药、食用菌等农产品提标、提质;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推动乃言、八渡、八达、落江、弼佑、秧佑、秧项、秧里、弄丁、者岳等一批乡村振兴“十千百”示范工程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第七节 加强区域内外交流合作

一、深耕核心市场

以省内兴义、都匀、贵阳、安顺,广西百色为重点的周边300公里区域客源市场;汕昆高速沿线、望安高速沿线2.5日短途自驾游市场;对口帮扶城市(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旅游市场。一是深化旅游区域合作与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主要客源地城市在市场拓展、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开展四季全天候的营销推广,采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协会”的点对点精准营销。三是推出特殊营销政策,走进对口帮扶城市(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开展旅游推介会,提升打造一批“游客进山”特色旅游景点展示册亨,通过出台优惠、奖励等政策进一步促进册亨县和惠州市惠城区的旅游交流。四是主要侧重于都市周末休闲游憩人群,通过不定期发放数量不等的免费景区门票或景区、酒店、交通免费票,大力度全面撬动核心旅游客源市场。

二、引爆专项市场

(一)打造“全省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扩大生态度假市场。瞄准通航、高铁沿线生活节奏快、亚健康人群聚集城市,册亨周边近程市场休闲度假人群。依托册亨的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温泉资源、文化底蕴,以万重山森林康养基地、秧坝福尧森林康养度假小镇、板其温泉康养度假小镇、板万布依古寨景区为主要突破口,打造森林疗养、温泉养生、民族度假等度假产品。

(二)打造“山地英雄会营地大本营”,拓展自驾露营市场。积极申办“山地英雄会”“贵州旅游协会房车露营与自驾越野分会”年会,加强与协会会员单位,兄弟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借势推介册亨,完善建设一批自驾营地、房车营地、帐篷营地项目,拓展全域自驾露营市场。

(三)打造“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突破山地运动市场。近年来“全民健身”“全民体育”持续高涨,为体育旅游提供大众客源基础,目前我国参加体育运动人数约3.8亿(约占总人口的27%),推动打造一批大众山地运动、水上运动项目,积极与驴友俱乐部、户外运动俱乐部及专业杂志社合作,突破极限运动、青少年拓展、水上运动、户外运动、野外探险等专项市场。

三、精推四季活动赛事

依托布依文化优势,精心谋划、细致布局,以“布依之春”“布依之夏”“布依之秋”“布依之冬”系列四季赛事活动为核心,助力册亨文旅融合、体旅融合业态升级,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促进产业优化提升。

第五章  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县旅游产业化专项组要以树立大旅游观、大生态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发展文化旅游业摆上优先位置,与经济建设任务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强化统筹整合资源、区域协调、城乡一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等形成共建共享新局面,努力把“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把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目标年度考核范围,完成情况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并进行各种组织、沟通和服务,强化对旅游产业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准入、市场监管等宏观调控职能。

第二节 强化用地保障

对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充分考虑文化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对列入州级以上重点项目库的文化旅游项目、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的单位,优先予以用地保障。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倾斜,严格控制文化旅游项目占用基本农田。落实《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建设项目涉及使用林地,在符合用地条件下,依法优先办理使用林地审批审核手续。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保障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支持利用荒地、荒坡、废弃矿山和石漠化土地开发文化旅游项目。

第三节 加强安全能力建设

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和旅游设施、项目、活动的安全监管。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风险评估和督查机制,制定文化安全风险清单,有效化解危害文化安全的风险挑战。

第四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落实文化和旅游行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按要求加快编制《册亨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落实好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二是监督“十四五”期间,新开工建设的文旅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对项目进行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确保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不对环境造成破坏。三是重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万重山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区域。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重点,严格按照保护要求进行项目布置,适度开展生态旅游,配套相应接待、服务设施。严格控制大气、水体、噪声等环境质量,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进行治理达到规范要求。

第五节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

册亨现拥有州级文保5处、县级文保49处。扶持社会力量利用文物资源兴办创意产业、文旅项目以及与文物原有功能相一致的经营性项目。一是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二是对部分遭到破坏的文物有计划地进行科学修复和保护。三是为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保卫、消防组织,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四是加强公益宣传、科普教育,向游客和当地居民传播文物保护观念。

第六节 创新投融资机制

册亨要充分利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落实《册亨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补助市场主体兑现实施办法》发挥好相关金融政策的扶持作用。持续推行“乡村旅游e贷”金融产品,支持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助推册亨乡村休闲度假产品的打造。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门票收入权质押以及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业务。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化旅游企业续贷支持力度。依托县文体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旅游投融资体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

第七节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文旅人才队伍培训、待遇保障政策,夯实旅游技术人才与企业管理经营人才基础,推动文旅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本土文旅从业人员水平。一是推广实施《贵州省导游人员管理实施细则》,督促指导全县旅游行业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工作,规范导游人员从业行为,提升中高级导游员在导游队伍中的比重。二是加快培养“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传承工匠精神,加强册亨“非遗传承人”“优秀民间艺人”等文化人才的创新、管理、经营、服务培训,充实全县文创产品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力度,鼓励青年创业团队、专业技术人员、返乡人员等参与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开发。

原文链接

http://www.gzch.gov.cn/zwgk/zwgk_x/zcwj_5762634/zfwj_5762636/cffwj/202303/t20230330_78813907.html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册亨县人民政府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