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玲宣
沉寂已久的李宁股价迎来大幅上涨,原因却是有关一则私有化的传闻。由于并未得到证实,翻红的股价也只是应声而起了一下,在消息传出的第二日便有所回落。
私有化消息传出后,市场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3月12日午后,李宁股价一度涨超20%,盘中最高达每股24.55港元,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截至当天收盘,涨幅8.07%,报每股22.1港元。受关联影响,特步国际、安踏等国民运动品牌的股价均较前一交易日有不同程度涨幅。
不过,在李宁于收盘后给出的解释中,并未提及私有化相关内容。在这份自愿性公告里,李宁仅表示,公司董事会注意到股价不寻常变动,经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并不知悉变动原因,或有任何须予以披露的内幕消息。
公告一出,市场也就此冷静下来。一时间关于李宁私有化的可行性分析,为这家企业贡献了第二波“流量”。
而即便是在私有化传闻之下,3月12日盘中最高点24.55港元的股价,也较此前巅峰时刻相距甚远。
李宁在短时间内,仍难回运动之王的宝座。
扶不起的股价
今年6月,李宁将迎来上市的二十周年。作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李宁也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8年,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以“悟道”和“中国李宁”走上世界舞台,秀场同款秒断货。次年2月12日,李宁再次来到纽约时装周,以“行”为主题完成走秀,其股价也继续走在逐年增长的向好路上。
借力“国潮”,李宁在2021年9月迎来股价最高点,每股107.28港元。也是在这一年,李宁实现了全年营收225.7亿元,首次突破两百亿,同比增长56.13%,这一增长幅度为近年之最。
与此同时,其各项财务表现也均超市场预期,称之为港股上市后最好的一份成绩单也不为过。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4%,达40.11亿元;毛利率53.0%,同比增长3.9%。
可即便如此,在前两个交易日均取得超10%的涨幅后,披露2021年度业绩的当天,李宁股价仍然收跌,跌幅达5.24%,报60.6港元。
股价与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走势并不一致,但是反映了大致的市场情绪。
过往报道显示,2021年9月9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小组赛E组比赛7在西安开赛,其中,浙江队的陈雨菲对战福建队的韩悦。
在这场比赛中,陈雨菲右脚大脚趾被运动鞋划伤,而她穿的正是李宁年内推出的新款女子羽毛球专业比赛鞋,官方售价1099元。
事发之后,李宁虽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但事件引发的关注难以平息。品质与价格不符的疑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其“国潮”定位彷徨。
2022年10月,李宁再次“翻车”。其发布的新款冬装,因设计及颜色等,被指像二战时期日军军服,国民品牌形象瞬间坍塌。
反映在股市上,当日股价暴跌至50.15港元,跌幅超13%,距离截至当日的年内最低点48.066港元十分接近。相比较于2021年9月的历史高点,已经腰斩。
业绩方面,李宁2022年收入258.03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2%,达40.64亿元;毛利率48.4%,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年收入再次创下新高,但各项数据的同比增幅已经明显回落,各项数据不及市场预期。
业绩发布后,李宁股价再次迎来暴跌。盘中最大跌幅超11%,股价56.75港元,市值跌破1500亿港元。
股价起起伏伏,流年不利的李宁也还在试图找到新的突破点,却不幸凭借“囤地买楼”触碰到了更多投资者的雷区。
2023年12月10日,李宁公告拟斥资22.08亿元收购一栋物业资产,并将物业的一部分用作李宁在香港的总部,从而发掘香港业务的潜力及拓展国际业务。
香港楼市与李宁股价同样不断下跌,22.08亿港元的价格是市场机会,但对李宁来说并非一笔小数目。
瑞银报告指出,基于是次就非核心业务作开支,预料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公告次日,李宁开盘暴跌11.1%,截止收盘跌14.29%,报18.30港元,股价一度创年内新低。而自3月份发布年度业绩以来,李宁股价已跌近八成,总市值降至480亿港元,较年初仅剩三分之一。
伴随股价的持续向下,李宁也迎来了回购最为频繁的一年。
去年9月起,李宁用于回购的支出已经超3亿元,于股票交易市场上的反应却是平平。宣布香港买楼事项后,李宁随后也宣布了3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将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这是李宁上市以来最大规模一次回购安排。
为了拯救被低估的股价,“私有化”或许也是办法之一。
3月12日,有市场消息称,李宁正考虑将其同名运动服装公司私有化。李宁考虑由一个财团收购李宁公司,TPG、PAG和高瓴资本等多家全球和地区性私募股权公司已或邀加入投资。
李宁认为,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股价被低估,可能会较当前股价大幅溢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不过,私有化的讨论尚处于早期阶段,尚未敲定细节。
私有化阵营
一般而言,港股私有化退市主要由大股东以一定价格回购二级市场股票来进行,回购完成后宣布退市。
从出发点来看,无外乎股价低迷,流动性差、变现或再融资能力不足,公司内部重组三方面原因。私有化退市后,也可以等到市场环境更好,能够赢得更高估值时,再重新上市。也因此,会有港股公司私有化后,选择登陆A股市场。
于李宁而言,私有化之后,也能省去市值管理的相关工作,投入更多资源在其看中的“国际化市场”,或是其他利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不再需要担心股价的忽上忽下。
此外,港股市场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并不乐观。
曾有机构指出,如果2023年底恒生指数收盘低于19781.41点,这将是自1974年以来港股首次出现连续四年下跌的记录。
事实上,刚刚结束的2023年,由于受多项因素影响,大市在年内余下时间呈下跌趋势。伴随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恒生指数全年累跌2734点或13.82%,跑输全球主要股市之余,也证实连续第四年下跌。
恒生指数(恒指)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国指)分别录得13.8%及14.0%跌幅,恒生科技指数(科指)下跌8.8%。恒生A股行业龙头指数及恒生A股通300指数分别下跌6.0%及11.6%。
数据上来看,年内涨幅居前的公司,主要涉及教育、科技、能源和制造业等行业,而李宁、中国中免、美团、万科企业等公司的跌幅居前,主要为零售、房地产、生物科技和互联网等行业。
面对不振的二级市场,不少港股上市公司选择进行回购。
截至2023年12月23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港股市场有超过200家公司实施了回购,回购数量超过了85.24亿股,回购金额高达约1206亿港元,是前五年年度平均水平的3.9倍。
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也有部分企业选择了另一条路,将公司直接退市。
中泰国际在一份2020年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据香港联交所披露信息及公开媒体的数据统计,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私有化公告的港股上市企业分别有3家、10家及6家,港股私有化明显升温。通过总结2006年至今的部分私有化案例发现近年港股私有化主要集中在消费、香港房地产、能源等行业。
匹克体育于2016年11月成功退市,物美商业于2016年1月退市,新世界百货则因小股东否决未能成功。2023年,达利食品因股价低迷,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集资能力有限等原因选择退市,私有化价格为3.75港元/股,资金需求57亿港元。
在此次李宁私有化的相关传闻中,有消息人士称,李宁本人认为公司的市值被低估。私有化每股的收购价格将大幅度高于当前的股价。
若以3月12日的收盘价格22.1港元/股计算,李宁私有化的资金需求将超千亿。这可能也是TPG、PAG、高瓴资本等出现的原因。而上述几家的丰富的专业经验,也将有利于顺利推进李宁的私有化事项。
不过,据李宁公司最新回应,该公司称没有需要披露的内幕信息,也没有直接答复关于私有化的相关事宜。李宁私有化是否成行,还有待观察。
目前来看李宁的这次私有化风波更像是大型网络谣言传播现场,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该公告,李宁公司董事会并未否认私有化的可能性。
作为“国潮一哥”,李宁在资本市场上仍扮演着鞋服股风向标的角色。若李宁走上私有化之路,阻力与难度都不小。
Jordan中国首家旗舰店——Jordan World of Flight将于3月23日亮相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这也是亚洲地区第三家Jordan World of Flight。
关键词:JordanJordan World of Flight 2024年03月14日
在核心商圈的超级门店,本身就是最大的广告牌展示。运动品牌接棒奢侈品品牌的超级门店,运动的生活方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阿迪达斯2023年全球营收214.27亿欧元,营业利润2.68亿欧元,净亏损5800万欧元,是1992年以来首次亏损;大中华区业绩连续3个季度增长...
361º集团2023年收益达人民币84亿元,同比增长21.0%,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9.6亿元,同比增长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