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梁贝卡
一个事物能长久走下去,靠感性、也靠理性。
“2024会是‘非标’商业大爆发的一年”,这样的看法从去年就开始了。他们用一种灵活和创新的特质,创造一个又一个“爆款”,风口之下,也免不了会被拿着放大镜来打量。
事实上,并不是“非标”这个标签,从小众走到大众,而是人们的求新若渴,寻找不同,成为显性需求。
这两个字,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沟通话术,非黑即白前提下的“标准”定义。
所以,我们反而希望,尽可能规避“非标”二字带来的以偏概全。
面对这个其实早就不“新”的概念,早就到了需要沉淀、复盘、反思的时候了。今天我们想花点时间,分享七个有关这一话题、常常听到的问号,一方面是想破除迷思,更多的则是希望引发新的思考。
01
如何看待“非标”?
首先,“非标”是“标准”之外的一个相对概念。
那么,“标准”是什么?是为了快速响应、缩短产品试验以及应用现场实施时间、加快产品上市速度而诞生的,是统一的“公式”、“流水线”,适用范围也是特定的,最好是白纸上的0-1,前提条件少、限制少。
标准“公式”非万能。面对非一般情况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非标”,实际上应该归类于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思路。
最琢磨不透的“非一般”,是人的需求,从普遍性转为个性。人群正在分化、分解,以前你以为的同类,可能根本就是不同消费水平、兴趣爱好或生活方式的异类。
在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购物中心,解决的是普遍的0-1问题,满足的是“有或无”,而不是“有多少种选择”。
但当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一大半后,满足温饱的年代过了。快餐之外,人们需要点不一样的:从追求长得好看,甚至还到了追求长得惊奇。
新的商业地产周期下,操盘手正在经历从外部资源导向,到练产品内功的过渡,填补这些多变的、百花齐放的“隐形需求”空缺。首店、公园式、社交场、年轻力……这些热词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对“需求升级”的提醒。
“非标”商业,成了当代消费者追求身份,追求自我个性的一种象征、一种表达。
02
“非标”的出现,到底淘汰了谁?
对于消费者和品牌来说,“非标”的出现,并没有挤兑谁、淘汰谁,只是提出的选择多了。在我们看来,正正是因为有“标准以外的”选手出现,才让赛道变宽了。
过去的头部玩家,手握土地资源和连锁开发的资本,可以规模化建设、绑架式地进行品牌招商。但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垄断者的话语权大大降低了,可持续的运营能力才是“掳获”品牌的根本。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急扩张的品牌来说,他们的决策自由度更高了。他们摆脱用客单价、档次来定位的单一性,更在意的是一个经营载体的陪伴价值:为了导向稳定"盈利赚钱"这一目的,这个地方未来提升空间有多大、能给品牌带来什么、会如何做推广、能帮助品牌如何控制风险、项目上运营团队的着眼点、专业性和控场经验如何... ...
开辟一条新赛道,比在老路上挤压更高效。
高速发展的前10年和20年,一定也有人会想静下心来做一些细节产品、留住一丝匠人气质,但往往会被市场、被消费者推着向前奔跑。标准化是那个时候的“捷径”。
慢下来的当下,我们需要可以成就好作品的平台。各路操盘手的技能点被细分开来,尽管起跑线各有先后,但所占的赛道不一样,正好可以各展所长。
03
“非标”商业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对于商业来说,新概念越火,就越多人质疑它是否是一门能赚钱的生意。“剧本”很精彩了,那“账本”也好看吗?
这个问题是可以被正面回应的。赚不赚钱,是看和谁对比,比如和公园配套设施用房、一蹶不振的老商场、不连地铁的地下空间等等一类的不良资产“硬骨头”相比。
基于物业或指标上,先天条件极限的前提,且不论“多赚多少”,先把“死马”医成“活马”,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尤其是盘活的初期,资产价值的评估,更应该被宽容一点、折让一点地对待。
除了场子能“赚钱”,还应该让和场子共同经营的品牌,也能赚到钱、或是溢价。就像成都源野REGULAR,对于品牌来说,即便是用快闪的方式进驻,他们也有被赋予更高价值、被标签的机会;还有阿那亚,那些早年间买房的业主,在北方地产市场普跌的行情下,依旧能坐收着高回报的租金或是民宿运营回报。
另一方面,如果轮租金,坦白说,谁都知道奢侈品、国际连锁品牌可以负担高租金。但动则每平米几万的装补,试问有几个运营商能有本事掏出来,这些可都是不可忽视的重投入。
最后,从占大头的建造成本角度看。“好看”固然重要的,要有“镜头感”,毕竟不能忽略传播的重要性。但这里的“好看”,并不是指一味靠花大价钱,用昂贵的材料,换来精致感。大费周章地用假大理石、假绿植,伪装不成效果图,反而还失掉了质感。“有遗憾的真实”比“完美的虚假”更能得到消费者的尊重。
重内容,而非重形式,反而是那些新商业在控制成本、孤注一掷时的“没办法”。
这未尝不是“把力气花在刀刃上”的一门好生意。
04
为什么“非标”总是指向小体量?
这个问题,除了和目前国内存量市场更为庞大有关外,也和实际操盘的难易度息息相关。
“船大难调头”。小体量物业往往是数家店的组合,或者把单个店做大,这样的运营思路,考量的更多是如何做好一类主题、一类业态、一圈人的生意。但体量放大之后,需要纳入考量的业态和品牌,都会几何级上升。
其次,还需要考虑到“试错压力”。对比起大型物业,小体量街区的确可以规避一系列诸如筹备时间长、后勤团队人员庞杂、甚至细致到空调系统配置等,一系列和成本密切相关的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国内对应的品牌内容数量有限。往往翻来覆去,某个主题风格方向,全国就这么几十上百个品牌,对于超过一两万方,体量稍大的主题来说,光是填满就很难。
见效快、负担轻,受经济环境冲击较小。不管是一个场还是一家店,都有机会成为“非标”的主导者。
05
“非标”会有标准玩家吗?
当然有,下面聊几个“非标”代表早就已经成为了“标准”:
①阿那亚——用“非标”方式来“救场”
可以说是处在房地产野蛮生长周期后的时代,摆脱过去的传统以地段为王的逻辑(不再是资源占用,在核心地段圈地卖刚需),站在回应压货房子怎么卖的问题。
它论证一条新的出路:从度假盘到社区盘,把商业内容变成一种服务,服务销售、服务住户。
②太古地产——不被框在“非标”,实际却最会玩“非标”,并且水准最高。
发挥“原创性”创造,确立了优质地产发展商的地位,带头创新“搞大事”,把一个个全新的概念付诸实行。
成都太古里:里程碑式的商业地产案例,堪称重奢场里“非标”之冠。用结合川西建筑风格的“当代街巷”,填满重奢高奢潮奢品牌,让过去与当代,让本地和国际相互碰撞演绎。
·香港太古广场:35年前就有的“多首层”建筑布局,通过分别对接地铁站、公交站台、私家车落客区实现多个楼层的分流...太古广场尽可能创造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多首层”来吸纳顾客。几个楼层对应客群类型的不同,创造了购物中心“越往楼上走租金越贵”的奇迹。
·上海前滩太古里:在口罩事件之前,就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超前提出了WELL的概念,还颠覆了mall和街区“一刀切”的传统理念,引领了“盒街同体”的建筑形式。
06
讨论“非标”时,为什么总要提到“公共性”?
先人,再社区,后商业,用公共性来造一个场。
公共性的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和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也是息息相关。公共空间数量用千人指标、服务半径一算,看似足够,但真实落地后,却总被诟病“不实用”。
比如,超大面积的“自闭”式公园,城市绿地成为了摆设,多了的一圈围栏,拒绝了匆匆行走的城客,反倒成了人们绕路走的障碍。
再比如,图书馆、书店,比如日常化的话剧表演场所,这些号称“公共”的空间,在短暂的爆火之后,由于内里缺乏实质的公共活动和生活,最终往往流于摆设。一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假景、造出来的烟火气,早就不被待见了。
基础民生设施的不完善,公共性的责任就落到商业综合体身上了。那些意识到这一点的新商业,懂得借力打力。不是因为他们要刻意“卷”谁,仅仅是因为这就是现代人的需求共性。
香港中环街市,虽说它的出圈是赋予了更多好玩的元素给一个开放式的街市,但在意把城市功能的主动融入,才是它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创造了一个“城市通廊”,中环街市让城市公民们在日常通勤过程穿梭其中,让消费者更容易触达。加上高频的市民活动,商业消费和文化消费同事渗入城市功能里。
摒弃传统的“上帝”视角,转而成为消费者体验的倾听者和设计者。那些体现共享精神的公共空间、过渡空间,传达“可以不消费”的态度,给品牌和消费者更多自由展示的机会。
场景与运营需要相辅相成。围绕人群真实可行的生活,想起床公共场所要承担的社会意义,才如灵魂入体,画龙点睛。
07
“非标”可以复制吗?
或者说,值得被复制的是什么?
曾经,购物中心复制的核心是品牌组合和运营标准,而“非标”商业复制的核心,其实是内容策划和社群运营的能力。
换个角度,传统购物中心输出的是一家招商和运营公司。“非标”商业更加侧重输出的是策划团队。两者理念不同,抓手不同,在面对同一个项目时最终呈现的结果也会不同。
当“非标”的概念,落入传统项目,可以成为了商业进化的重生动力。“微空间”破界就是一种“非标”的体现。圈出一片独立的区域,完整统一的气氛。比如成都东郊记忆东山Re°est,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就可以说是用2万方让17万方起死回生的一个成功范本。
深圳南头的西集、南京景枫中心下沉广场的“再地”,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让老项目重新奔向年轻。
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也就没有可能出现完全复制的购物中心。每一个大mall其实都可以成为“非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一店一策”,复制中非标,要求每一个店要形成自身的在地创建。
社群运营也是我们经常聊的话题。小型非标商业往往不追求快速的营销效果,而是更注重长期的品牌建设和顾客关系维护。
这也适用于项目的招商,把重点放在了针对特定主题、特定社群的策划和营销,还有对在地文化的发掘、与一类主理人的维系,形成“圈层”,老品牌带新品牌。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现在对“非标”商业的无从定义,大概只是因为走得太快,而来不及逐个归类。但也正正是本身模糊的属性、暧昧的形态、多重的功能叠加,造就了这些“异类”们的迷人之处。
“定义”本身,其实并不重要。
第一季度,品牌们共开出82家全国首店,与2023年同期相比多开29家,TOP3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南京。从大类看,穿和吃仍是热门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