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在记忆中寻找转型答案

感性城市SCity   2024-06-03 10:24

核心提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时间,但要离开巨人的肩膀与他并肩又是另一种挑战。

撰文/显微镜

编辑/ Rebecca Zoff 73

即便走到今天,我们仍觉得论及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特区、乃至在商业市场里,它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为什么呢?

或许因为离香港太近,或许因为离珠三角二三线城市太近,近到自我身份在变化中逐渐失焦,最终彻底变成了打工人文化的城市代表。

或许,这样的表述多少有点片面,特别是如今大湾区的格局下,深圳是否存在更多的可能和转折,今天我想来聊聊深圳自己的商业肌底。

聊商业,未必一定要直接看商业本身,我们可以看看商业的影子、聚集地、生活方式、时代记忆,以及阶段性的印记。

01

城中村是深二代的前世今生

工业区才是深圳人的集体记忆

来了深圳才知道,“来了就是深圳人”其实也分两种:开放前后来了的深圳人,和小渔村年代成长起来的深二代们。

对于这两个人群来说,深圳和深圳这些年的变迁都是完全不同的叙事,而这两种不同的叙事背后,则造就了深圳商业又生动又无趣,又精确又潦草,又丰富又单一的色彩。

/十亩地

或许是个很好的剖面,理解深圳商业形态,和造成这种局面的叙事。

十亩地位于福田泰然工业区,最初是深圳皇冠电子产业基地,后来工厂变球场,从千禧年后开始陆续变成开放的豪车展览地,2015年启动了夜生活餐酒氛围,孵化了野翠山、813、禄婶鸡煲、同仁四季等。

发家故事不赘述,我们从一个“很深圳“的细节来切入:

在十亩地走到深处的动线上,有个24小时拥有上千平外摆的茶饮店——813 芭依珊 BAESAn,已经开进了第8个年头,至今依然聚集着形形色色的深圳男女,人物画像涵盖了上岛咖啡、奈雪星巴克,以及蜜雪冰城的“公约数”客群。

是的,在一个超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可以呈现出如此包容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这就是深圳特别的地方。

这或许也是造就了外人眼中,深圳有点土、有些直男和潦草的消费审美印象。

深圳,浓缩一二三四线的消费氛围、吸纳了整个珠三角和中部流动人口的生活习惯、和对一线城市向往的共创甚至带那么点裹挟的结果。

东北人、潮汕人、湖南人…组成了最多的深圳人,而所谓的深圳土著多少是带着渔村记忆的客家、或者潮汕城中村人家,而现代主流的深圳内核是工厂文化,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集体造城文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深圳都是自强的代名词。

整个城市都带着那么一点强人文化的色彩,随处可见类似于前苏联催人奋斗的路边雕塑,加上超高层建筑,都在张扬地表达着自己。

而作为特区,深圳又是无限包容的,不同于个性鲜明的其他几个一线城市,它让一些适应不了北上广生活方式的外地人,以最短的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先进城市的接纳。

这带来好的一面,是令大家愿意留在了这里添砖加瓦。

隐而不发的一面,是过于迅速地融入,造成了缺少充分沟通导致的脆弱关系:我的家乡还是我的家乡,深圳只是我挣钱的大工厂。

所以,看回到十亩地813的场景,三三两两半夜喝着奶茶配个炸鸡,打扑克、聊天、吃鸡或者谈生意,这种老广夜奶茶的氛围即使在珠江新城也未必还能找到的生活方式,却能够摆在深圳的市中心近十年也不需要改变,变化的可能只有更新鲜的面孔和保持时尚的穿着。

一边是在深圳飞奔,一边是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杂糅。扁平而高效的城市风格利于生产力的产出,却不利于滋生精神的滋养,但生在其中的人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内容和设施本身依然是服务于生活在其中的人。

但经过这几年的时代波动,人们对缓增速的不习惯、对后疫情的不稳情绪,都在打破这种平衡。

从前,深圳的劳动市场和消费市场都是直接的,多少劳动换来多少回报,有多少钱就体验多少钱的消费。按需消费的节奏,很理性很有规则,但突然当我们发现不是努力就能成功,不是打拼就能当“深圳人”的时候,落差感是需要精神价值去支撑的。

过分强调工具的价值,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耗。

深圳商业有些乏味的背后,不是消费者只顾着搞钱,只是躺平了也不知道追求点什么。

泰然工业区的企业们慢慢都搬走了,沙头街道车公庙也在逐步进行新一轮更新改造,也贴合着深圳城市转型的小缩影:工厂时代的野蛮生长搭配高效直接的服务,在社会身份不再强劲的时候,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身份匹配的金钱价值外的标准。

02

蛇口

是旧日船票

也可能是精神沃土

从商业发展,或者说商业地产的发展角度来看,蛇口在过去十年的地产高速期中,是被逐步抛弃的角色。

当节奏被迫慢下来,回头才发现,蛇口不只是旧日船票,也藏着深圳最蓬勃的生机。

这里总让人想起改革开放第一枪,其实这里某种程度上,也是转型中的深圳商业第一枪。

在华侨城创意园之后,深圳第二个园区改造项目G&G创意社区出现了。

这里有深圳人工厂记忆外的生活,有扎根后自然生长的精神追求和深二代们的童年快乐。

这些人继续着深圳传奇的建设和南山记忆的辉煌,也在日常消费和生活方式中,践行着深圳集体文化沉淀后的个性。

/ G&G创意社区

G&G意思是"Green&Glass",代表着草、绿色和环保,因为项目前身是80年代初期的南星玻璃厂。

G&G的起心动念,源于创始人十多年前的一次巴黎之行。在东京宫,主理人看到了一个“对年轻人open“的地方,既有各类艺术策展的精神内容,又兼具了小吃和米其林餐厅的混搭体验,“在那里有一种不分年龄,不分财富,就只有热爱生活和艺术的生鲜热辣的感觉。”

*G&G创意社区游牧芒草节

@图源小红书GnG风火创意社区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如今咖啡青年返乡创业的逻辑。不在乎当时的深圳是小地方或者大城市,不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淘金,是看过世界回到家乡的深情耕种,所以呈现出来才又时代又深圳。

项目走过了接近十年的岁月,但你依旧能感觉到一股生命力。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得益于归乡创业的动机,是扎根土壤的文化建设,正如项目入口的slogan:正在构建人和生活的关系,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激发器,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这里发生。

或许辉煌需要时机,但一个城市有这些人和内容存在,就有自己的独特生命力会不断繁殖,和时代和新的人碰撞。

/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SWCAC,曾一度被“孤独星球”评选为深圳首选文化目的地,但似乎依然为能拯救深圳没有文化标签的世人刻板印象。

归根结底,可能是有个问题没想清楚,蛇口海上世界的核心是海上港口,还是拥抱世界?

海上世界,这样的时代产物,是深圳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自然也蕴藏着基因和力量。当很多初代深圳人去了其他城市后回到深圳蛇口时,总会听到类似地感叹:以前我在蛇口呆过,这里老街还是没怎么变,但感觉这几年深圳越来越不深圳了。

这种感叹背后,是时代巨轮向前,人的生活也move on了,不可能总是卷,总是奋进,慢下来关注和关心生活,是蛇口的先机。

另一边,从蛇口市场你可以感受到,北京三里源菜市场的味道。在这里,海鲜和食材应有尽有,毕竟蛇口也是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所在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勇敢的人先享受时间”。在蛇口的现实叙事里,是勇敢的人先富起来,富起来的人先享受世界。

所以关于更现代感的生活方式,我们在蛇口也会看得更清晰更早一些,曾经象征着先锋精神的蛇口人,变成了先摸索着享受生活的新先锋。

这些年,SWCAC的里巢美术馆、桥下美术馆各种艺术展和演出持续奉上,深圳本土品牌“山池咖啡”旗舰生活方式空间迎风而起,还有面朝大海的FOATIE Coffee,新鲜出炉的法餐三生Affinite…

在海上艺术中心迎来一批生活方式的内容背后,既有海的自由风度,有非消费的艺术意识形态,最重要的,还是有海上世界老大哥,脏活累活,不挑食的迎来送往。

这样看,或许海上世界们的重点既不再是海上,也不曾是世界,而是看过世界的深圳人,家门口的日常快乐。

03

罗湖

尝试着各种改变

是为了保持不变

罗湖一直和香港和口岸经济息息相关,内地最早的麦当劳和711、首家沃尔玛和外资百货西武、香港人创立的最著名的深圳老牌粤菜丹桂轩、还有充满时代感的成衣定制大昌洋服…这里有着深圳最早的繁华记忆。

东门老市场、水贝珠宝产业、罗湖万象城都是罗湖板块不可或缺的记忆和重要组成,这些内容背后充斥着东门早期的商贸文化、特区的工业繁荣,以及罗湖作为最繁华的客流陆地口岸影响下,成为最早一批华侨、港人“后花园”的延伸。

但今天,我更想尝试把角度,挪到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消费转型观察中,聊聊一个很罗湖但又不再那么罗湖的改造更新项目:金啤坊。

/金啤坊

1990年7月,罗湖投产了金威啤酒。这是伴随深圳高歌时代的珠三角啤酒龙头企业,巅峰时期占据了深圳啤酒市场的80%以上。

随着历史舞台的转移,2019年金威啤酒厂则成为了深圳城市再生项目,同时也是广东粤海天河城+街区更新一次商圈活化尝试。

虽然整体商圈的构建和活化还没有完全呈现,但是可以看到深圳本地的商业,对整个项目还是支持或者说愿意共建的。

深港城市双年展,首次加入了城市焕新的单元主场;本地的咖啡品牌KUDDO依托于啤酒厂水处理站原构造,展露出品牌独有的水泥牛油果配色;火遍全国的跳海每周都有不同的社群活动;倡导低碳循环的老爷精酿践行现场酿造体验和工作坊沙龙;还有深圳的第300家星巴克…

在这里,社群和艺术都是为了新的一轮身份重建,或许这才是整个项目最有意义的地方,本地人和本地品牌,对本地的,与时俱进。

而最美妙的句号源自最后一环,原来的金威啤酒厂虽然无法再延续时代的辉煌,但也没有消失,而是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

从野蛮时代的高歌猛进到现在,从珠三角移民到大湾区号召,商业和内容的供应,以及与人的关系,都是重新的身份定位和组合,不只是涌入和打乱,也有协作和秩序。

后记

从车公庙到蛇口,再到罗湖东门,这是一段倒叙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递进理解深圳的过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时间,但要离开巨人的肩膀、与他并肩,又是另一种挑战。

深圳,可能是一线城市中语境里最为特殊的一个,世面见得早,但依葫芦画瓢还是行不通;与其他内陆城市关系太紧密,人来人往融入得足够快,又因为太匆忙忘了先树立身份定好规矩。

不过大湾区的成形,某种意义上来说,给了这座城市一次“明确”身份的契机。

让他拥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标签,不是拆二代小渔村,不是第二个“湖南省会”,而开始拥有独属于他自己的印记:

在包容中演进,在突破中立新。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