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不被情绪左右的微小旧改

感性城市SCity   2024-06-24 18:41

核心提示:不再围绕坪效,而关注未来人的生活质量。时间不停就会有新旧交替,身处其中的我们,相信洗牌是为了重新开局,没想好也可以慢慢看,慢慢选。

撰文/ 显微镜

编辑/ Zoff 73

作为我们的主要读者,很多人都会说,我从不看抖音。但,不是我们身边的更多人,甚至被窝里的我们自己,却依然支撑着抖音强大的内容和生活服务数据。

这或许是一场所谓“不严肃的胜利”,是不是绝对的奶头乐不在这里探讨,因为本质上,去对比哪个电商和社群APP更高级,本身就是一种略带知识分子的拧巴,而这种“拧巴感”,随着高速成长的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差距拉大,也逐步蔓延到了大部分商业内容的创造中。

本来,商业地产和消费内容都是古老的行业,不存在深刻,只存在需要。但随着进步,有了文化,人就容易陷入“享受推敲”的陷阱,他们觉得推敲的过程,是筛选,是掀开面纱,仿佛这样接近的才是真实,才是志同道合。

但是,一切选择的胜利都是情绪而不完全是真实,情绪有时候很珍贵,大部分也很廉价。

如何看到具体、真实、人的需求,而非抽象的集体情绪,成了这些年慢慢被关注的角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些不被情绪左右的微小项目,有着眼于老社区的服务共创,也有脱下长衫的设计试探,成功与否有待关注,但敢于跳出舒适圈探索另一条路,还是值得肯定的。

01

服装的对手可能是医美

新项目的灵感可能在家里

今年很多市场消费降级的体感明显,人少了,价格低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出去玩和Do脸,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新的项目挤掉了旧的生活习惯空间,服装零售萧条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收入预期,而是价值导向的重新分配,脸和身体远比衣装更重要,“人靠衣装”变成了“脸好看穿什么都好看”…

从外部转为关注自我,家不再是组成单位,而更多的是私密自我范畴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出。我们看到家居家具、小家电、香氛装饰、家居服等等内容和需求不降反升,这更加说明并不完全是消费的降级,更多是消费的转移。

那么作为,外人,商业和品牌如何去感知消费者的需求呢,或许灵感来自家里。

十年间,迅速起飞的社区精品咖啡是区别于星巴克办公第三空间的社区配套,是只有收发室没有大堂会客厅的基础小家外挂配置。仔细想想,那些我们艳羡的家,是不是有香气扑鼻的咖啡厅和开放吧台,是不是很多窗户,朝向城市和山林,是不是有大阳台或者小花园,宠物可以奔跑,主人可以烧烤…如果家的范畴能供应,当然好,但如果没有,我希望在附近都能得到。

太精致了,我还得换一身衣服尊重社交,但如果从距离和商圈去判断需求,是为了贴近人群,那何不,从消费体验到交友外貌,都全方位贴近。

图片

图片

/深圳 d101 site

这个位于深圳西丽设计公社的复合空间不到一千平米,涵盖了咖啡餐酒、户外骑行、服装植物等内容和生活方式表达,虽然复合店很多,但这个案例值得聊的点在于无限贴近深圳的节奏。

空间所在的设计公社,分为AB区,旁边就是万科云城,周边聚集了大疆等总部基地,人才公寓和基础配套已经逐步完善,再往外延伸体育公园和西丽大学城。

这样一个相对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区域里,我们会发现,总是被嘲笑没有生活和文化积淀的深圳,其实也随着这一批新深圳人的扎根有了很多生活方式追求和期待变化。

在已经聚集了丰富的咖啡、餐酒、购物商店等基础生活供应之后,d101 site的诞生,很好地补齐了这里上班族和公寓人群“家”感的缺失,家是归属感,是主人翁色彩,也是个性表达和生活节奏的重要聚点。

主力店是甲骨文自营的,作为根治深圳先锋生活方式的Akimo从早期蛇口扎根汲取的养分,到如今西丽设计公社重开,是理解了新深圳人的升级表达:空间采用全开放的感觉,数字大屏,咖啡、烘焙、餐酒各个分区的小吧台,加上展陈、公共座位区以及大量的开放公区,从骑行活动,到烘焙体验,到办公漫谈…

所做的事,都是首先让所在区域最近的人感觉到熟悉和重复,生活的确定性,和主人翁个性的契合,也就是小公寓和办公间里没有的“家感”。

02

“自然”热的背后

逃离的不是时代和城市

而是固有的交换模式

往回看10年到现在,“自然热”已达到了顶峰。

内容输出,从电影《小森林》日本出品韩国翻拍,到《向往的生活》从韩国火了,国内齐刷刷各种慢综艺的诞生;售卖产品,从李子柒的故事,到全网平台,但凡是农产品沾边,都要一个朴素人设田园牧歌式给你演示一遍;旅游体验,从近郊山林的生态民俗,到周末农家乐花钱干农活“夏天插秧”“冬天摘草莓”,再到花式露营和儿童游学…

这一切消费现象的背后,都是一种希望借助外力规则的暂时逃离,然后面对自己。

在连轴转的高速期,我们都差点忘了,通过打工劳动赚钱,然后消费,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规则。往更早以前追求,从拼体力到拼脑力的历程,或许带给了更多的人机会和社会成长周期,但也在发展中极度地压缩了个人的成长思维和生存思考。

我们之所以越来越追捧自然,一方面是身体卷不动和卷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精神上抗拒因为效率追求而改变的生活习惯,以及被城市发展所固化的交换模式。

自然的追求里,藏着人们“自给自足”的愿望。

交换是经济学解释社会驱动的本质,是提升效率推动发展的利器。但,当我们进入到“不可阻挡的抛物线”下行周期,落到具体的人身上的投入产出越来越不平衡,失落的情绪甚至会让某些个人会产生“如果不交换是不是就可以不创造”的奇妙假设。

当然,局部的信息可能不代表全部,但牺牲一定的效率去换取之前错过的精神和故事延续依据,或许是这个时代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图片

/厦门 退化公园DVLN PaRK

位于厦门祥和广场6F的退化公园,是一个被操盘手笑称为“抬高了22.8m的公园小马路”。

项目内容主要基于露台的改造和搭建,其实前身是退化建筑于2017年在杏林湾27F的一栋住宅房里的概念落地,从一个90㎡的公共服务理念的微观探索,到如今5000㎡的真实应用。

原场地露台的保护恰到好处,有一点类似于之前讲过的成都玉林元通欣苑的社区旧改,不过分精致和修饰,平衡居民和外来者体验感很重要,互为表演者和观众也很重要。

这里并不算传统的住宅楼顶,更像是底商的屋顶,以及住宅塔楼的小区院。

公园里设置了一个完整的穹顶空间,会每周持续进行“公园自由市场”的集市活动,仿佛旧时光里街坊四邻周末赶集和探索的日子,没有强主题IP和过分的网红绑定,更突出了归属感和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展出,当然有成本,当然也有交易,但提供内容的人何尝不是把内容和交流作为一种周末的休息方式。

没有开发商为了买房而过分打造的假精致,更多是开放的自然呼吸,和“家”感的延伸慢节奏。

这样的方式也吸引了很多前沿概念的品牌,比如上官喆打造的Research买手店、可持续概念的Roofroot杂货铺,源自厦门花鸟市场的HARPERs鲜花美学店、服务于生活方式的香薰仓库Eyescream、保留了闽南戏院传统空间感的春花小酒馆…

区别于市场造势的细水长流,不管是店铺更强调日常性的产品和内容,还是集市希望打造的固定周期性期待,都会让人把感觉出去就要被鼓励消费的抗拒感逐步降低,而转化成一种“亲切地,反复接触的日常感”,像是面对出门迎面打招呼的小区邻居,消费是自然需求的转换。

03

旧改不再围绕坪效

而是未来人的生活质量

这些年的旧改,特别是一线城市,总是围绕“低效空间”和“高效改造”的思路进行。比如工厂仓库这些随着城市变迁,在市区逐步被边缘化的产物,似乎商业化的改造是一种低效空间的再激活,但做到一定程度我们发现,商业的驱动疲软了。

一方面当然有经济阶段性的平稳周期,另一方面,更具备行动参考,那便是整体水平提升后的百花齐放对于供应要求更高了。

激活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建筑设计,也不是产品,是人。而激活人,需要同时考虑肉身和精神。

人来了,不一定产生消费才是高效,这些年层出不穷的项目同样裹挟着川流不息的人,似乎每个螺丝钉都被需要出现在这个城市所有需要的节点,人们的流动速度要求就越来越快,螺丝钉的生活还不够,还要做一颗滚动的螺丝钉。

但总是会看到转弯和停下来的角落,更多的人开始面对,旧改不再是为抽象的集体,而是为具体的个人,个人的世界也许很小,但很生动。

/上海泛太大厦

上海最近有个“小清迈”很亮眼,粗看的设计风格,特别像之前曼谷看到的Galile Oasis社区改造项目。

同样是核心地段的老小区烟火气和文艺气质结合体;同样是摒弃了对外商业感,需要走进深入才豁然开朗的小森林氛围;同样是漫不经心的咖啡厅像一个酒店大堂吧的主持人,传递着“来者都是客”的松弛和包容;同样是往内走的不同小店和经营业态精准筛选着审美和生活方式…

街区门口的夏朵十二篮融合了咖啡烘焙花店的复合内容,隔壁是慵懒气质更浓烈的BARQUE八口餐酒馆,两家店几乎占领了入口的走廊,是曾经大厦路面停车场改造而来。不得不说,尽管一线城市的旧改存在多方面难度,但响应需求的发展,总会曲折地找到方案和惊喜。

作为曾经的上海玩具九厂,泛太大厦藏在延安西路上,就像上海一些曾经的出版社、服装厂一样,被赋予了更有趣的新生命,这种方式很上海,进步的早自然更新的需求也来得早。这类地方通常被改造为联合办公、前厂后店,甚至文艺创作自留地,这本身就是一种上海的生活方式,带着工作时间和社交关系一起的整套Lifestyle。

后记

前几年卷发展,大城市的人都陷入了一种进步焦虑,每个人都在被鼓励跳出舒适圈,除了知识付费赚了一把,真正跳出舒适圈的人,收入和心情又成长了多少呢?再比如现在的创业潮,博主潮,盲目的勇气有时还不如清醒的迷茫。

其实,大部分人类的基因仍然是求安稳和群居为主。所以也就注定了,跳出旧的舒适圈,也只会逐步形成新的舒适圈,一切不过是树人先生的老话“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一条新的路”。

所以,旧城的改造,旧的资产盘活升级,旧的社区活化,时间不停就会有新旧交替。

身处其中的我们,也不必太过纠结是主动还是被动,个人,行业或组织,相信洗牌是为了重新开局,没想好也可以随波逐流慢慢看,慢慢选。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