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消费税改革将至,哪些行业迎来潜在利好?

36氪   2024-07-15 14:02

核心提示:百货公司、大型商超等零售商作为地方最重要的综合消费渠道可能因此迎来景气周期。

作者 | 丁卯

编辑 | 郑怀舟

随着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临近,消费税改革成了财经界的热门话题。

消费税改革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关于本轮消费税改革的谋划早在2019年就有端倪。在国发〔2019〕21号文件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到过“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等消费税改革的细节。

但是由于消费税牵扯各方利益复杂,所以改革之路非常艰难。2019至今的五年时间里,尽管市场传闻不断,但却没有实质性的举措落地。典型如消费税虽然连续三年纳入人大预备审议项目,但却均未列入立法计划。

进入2024年后,在全国人大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年财税改革的重点就是消费税改革,随后的对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又再次指出要“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结合最近政策端的不断吹风,市场普遍认为,当下消费税试点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而且将成为本届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舆论的发酵下,近期二级市场也有所反应,免税、零售等板块均在利好之下迎来短期波动。那么,消费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消费税改革?改革的方向在哪?对哪些行业有潜在利好?

/01/

消费税是什么?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特点:“价内税”、“间接税”、“中央税”和“个别税”。

“价内税”是指消费税作为消费品价格的一部分存在,具有一定隐蔽性。意味着消费者对税负没有直观感受,敏感性不高,导致消费税对购买者行为选择和消费决策影响不大,主要的功能在于引导消费。

“间接税”是指消费税的最终承担者虽然是消费者,但目前在征税效率等考虑下征收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由生产企业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代为缴纳,税负隐含在终端价格中。在这种特征下,从税源地看,我国消费税收入主要集中在烟、酒、油、汽车的生产地, 2022年我国消费税收入占比前十的省份为广东(9.2%)、上海(7.5%)、山东(6.8%)、云南(5.7%)、江苏(5.6%)、湖北(4.6%)、湖南(4.5%)、四川(3.7%)、贵州(3.5%)、辽宁(3.5%),合计超过54%。

各省消费税收入占比分布 数据来源:西部证券,36氪整理

“中央税”顾名思义就是消费税与关税一样,税收收入全部归属于中央政府所有。

不同税种央地分配比例 数据来源:36氪整理

与此同时,与所得税、增值税不同,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只针对特定消费行为来征收,税基相对较窄,主要税目为15个,涉及四类商品:(1)烟、酒、鞭炮等特许经营消费品;(2)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具等非必需的奢侈品;(3)成品油、地板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消耗品;(4)小汽车、摩托车等其他高耗能消费品。根据《中国税务年鉴2023》的数据,2023年烟草消费税占比约为51%,其次为油占比35.6%、车6.9%和酒4.6%,四大类合计占比超过98%,是消费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消费税税目分布 数据来源:西部证券,36氪整理

消费税收入主要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税负年鉴2023》,方正证券,36氪整理

目前,消费税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税收来源,且是四大税种中唯一一个中央独享的税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税收收入为18.1万亿,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6.9万亿、4.1万亿、1.6万亿和1.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分别是38.3%、22.7%、8.9%和8.2%。

从计税方法上看,我国现行消费税主要实行三种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分别是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以及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的复合计税。

具体而言,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不含税的销售额,也称应税销售额或应税销售收入,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以雪茄为例,其比例税率为25%,消费税额就是按照雪茄的销售收入乘以25%的税率计算。

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比如甲类啤酒,其定额税率为250元/吨,假设销售量为100吨,那么就是按照100*250来计算消费税额。

复合计税办法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从量部分为销售量、从价部分为销售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典型的比如白酒,当下的税率为20%的比例税率+0.5元/500ml的定额税率,假设销售1L白酒,单价1000元/L,那么消费税额就是按1000*20%+0.5*2计算。

/02/

为什么要进行消费税改革?

我们认为,本轮消费税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配、扩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以化解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下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在1998年我国实施房地产制度改革后,作为政府性基金归地方所有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得以大幅增长,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的收入占比始终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50%左右,部分省份甚至出现了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情况。

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 数据来源:西部证券,36氪整理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国内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尤其是2022年后,随着需求的下滑,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新屋开工面积均维持下行态势,导致土地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下行,202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相较2021年就下降了33%,土地相关税收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了17%,极大缩减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加剧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根据西部证券的统计,考虑债务收入、调入资金后,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合计为33.43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1.66%;但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与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合计为18.35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0.07%,仍不及2021年的九成水平。这意味着地产景气度下行后,地方可自主支配的财力显著受限。

地方政府可自主支配的财力 数据来源:西部证券,36氪整理

这种背景下,消费税改革后,通过“后移”和“下放”,相当于直接对地方政府形成了税收转移,而且也会从绝对规模上扩大税收基础,对地方政府进行财力补充。地方政府财力的改善不仅能对冲当下土地市场萎缩后的财政风险,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属性,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除了补充地方政府财力外,消费税改革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地方政府当前“重生产”、“轻消费”的现象,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释放内需潜力。

由于我国现行的消费税税收制度倚重生产环节,多数税收来自企业,且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导致了部分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消费”的问题,致使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更加聚焦生产建设,而轻视了“扩充消费”和“公共服务”。

此次消费税改革,通过“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转变,在收入利益共享驱动下,为了扩充税收来源,地方政府的响应积极性将会有所提升,推动地方政府有更大的动力去促进本地消费、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来自消费环节的税收收入。

这不仅可以使地方政府的天平从“生产”向“消费”和“公共服务”边际倾斜,而且也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形成消费、投资正向循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汽车消费税为例,如果将汽车消费税收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一方面,为了保持本地汽车保有量,地方政府就会有动力去鼓励当地的汽车消费;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汽车消费,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改善基建设施以及优化用车环境等来增加用车体验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03/

消费税改革,改的是什么?

2019年以来,本轮消费税改革的细则就一直在谋划和准备中,在国发〔2019〕21号文明确提出“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后,2024年初财政预算草案中再次明确“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结合2019年以来的重要文件及重要会议表述,市场对目前对消费税改革方向的预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2)消费税收入下划地方;(3)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

消费税改革相关表述梳理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36氪整理

(1)征税环节后移,就是过去消费税的缴纳以生产和代加工环节为主,改革后将会后移到批发和零售环节缴税。

例如,以前茅台在出厂时就由茅台集团代为缴纳了消费税,然后按照含税价格设定出厂价后进入批发零售环节;改革后,茅台出厂不再缴纳消费税,即按照不含税价出厂进入批发零售环节,在销售时再按照市场的批发价或者零售价作为税基计算消费税额,由售卖地经销商代为缴纳。

征税环节后移主要会产生三个影响,第一,相比生产而言消费更具分散性,意味着消费税的税源也将扩散到全国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差异。仍以茅台为例,在现行消费税下,税收主要是在生产地贵州产生,而改革后就会变成哪里消费茅台哪里就会产生消费税税收;第二,由于“价内税”的特征,征收环节后移后,相当于税基从出厂价变成了批发或零售价,在不调降税率的基础上,实质上就等于变相提高了商品的终端价格;第三,消费的分散性也会提升改革后消费税的征收难度和监管难度,但2020年我国已经在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比较成熟的品目中试点实施,目前已经运行了4年多,相关经验积累较为丰富,根据银河证券的观点,现行15个税目中已经有12个具备后移基础,仅一次性筷子、电池、涂料暂不具备后移条件。

具备后移条件的消费税税目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36氪整理

(2)下划地方,是指现行消费税制度下,税收收入全部由中央所有,改革后,中央将会下放部分收入给地方政府,相当于税收的转移支付。以烟草为例,在现行消费税制度下,玉溪在出厂时由红塔集团向云南地方政府缴纳消费税,云南地方政府再将消费税收入全部缴纳给中央政府;改革后,将变成消费者消费玉溪后,消费地经销商向当地政府缴纳消费税,当地政府再把部分消费税收入上交中央政府。

目前市场对分配环节改革的预期较为明确,主要是一方面,在现存税种中可供调整的空间较小,比如增值税地央分配是五五开,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四六开,相比而言消费税作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小税种,且100%归中央所有,具备较大的调整空间;另一方面,下划地方后才能起到扩充地方政府财力、重塑地方政府定位、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的作用。

从进度上看,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前期将会把存量部分核定基数上交中央,增量部分归属地方,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提升央地间的分成比例。至于消费税下划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多少增量收入,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假设烟、酒和其他分类的消费税,中央和地方各分成50%;成品油分配给地方20%;小汽车消费税的地方分成比例为100%。在以上分配比例的假设基础上,采用 2023 年的基数测算,预计地方增加税收超 7000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收入约6个百分点。

消费税分成方案测算 数据来源:光大证券,36氪整理

(3)扩大征税范围及调整税率,首先要明确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扩充,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扩充税收收入,其主要目的在于适应经济变化,确保税制公平合理,响应国家的消费导向政策。在此基础上,目前市场预期的方向有两个:一是,细化现有税目,比如对高档化妆品、鞭炮、烟火等现有单一税目进行细分,区分入门级和平价消费产品,对其设定较低的税率,而对于高消费、高污染产品,则维持或提升税率;二是,新增服务类高消费项目,例如会所、高端俱乐部、豪华邮轮、私人飞机等新型高端消费领域,以体现税收政策对消费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总体来看,税率调整和范围扩充都属于非常直接的调节手段,市场的感受也会更加明显,为了避免被动“消费升级”的出现,以及考虑到当前我国减税降费的大趋势,因此,我们预期本轮消费税改革早期调升税率和大幅扩充征税范围的概率并不大。

/04/

利好哪些行业?

如前文所述,目前市场预期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征税环节后移、扩充征税范围和分配向地方政府倾斜。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认为,以中免为代表的免税商、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以王府井等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和以税友股份等为代表的财税数字化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利好。

首先,免税商的逻辑。

本次消费税改革的重要预期方向是征税环节后移和扩充奢侈品等商品的征税范围,从扩充征税范围的角度看,奢侈品和高端服务征税范围的扩充,意味着增加了有税渠道下该类商品服务的实际税负,由于消费税价内税的特征,最终转换为商品和服务终端售价的提升;从征收环节后移角度看,相同税率下征税环节向批发或零售端的后移,相当于应税金额的增加,在从价定率下可能也会导致有税渠道下终端价格的提升。

因此,无论是哪个预期的方向,其实都会变相提升有税渠道下的终端价格,这种背景下,预计免税渠道的同种商品性价比会有明显的边际提升,进一步加大免税渠道的价格竞争力,带动免税渠道销量增长,提振免税商的业绩表现。

其次,高端白酒的逻辑。

如前文所述,消费税征收后移,会带动终端售价的提升,价格的调整对不同品牌力和渠道掌控力的酒企边际影响不同。对于高端白酒企业,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偏低且这些企业对上下游具备强议价权,可以在维持出厂价稳定下实现增量税负的转嫁,维持利润空间,同时受益批价和终端价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提升高端白酒的市场竞争力和集中度 。而对于低端白酒企业,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且企业本身话语权偏弱,终端价格的提升预期可能会反向促使这些企业调降出厂价以维持价格稳定,以保证既有的市场份额不被侵蚀,最终会降低盈利预期。

第三,零售商的逻辑。

消费税改革的目的除了直接扩充地方政府财力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消费引导,转变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消费”的思路。征收环节的后移将影响产地与消费地的税收分配,促进地方政府重新审视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可能会推出更多的配套政策鼓励本地消费,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来促进消费,以期通过消费量的增长来带动税收收入提升。而百货公司、大型商超等零售商作为地方最重要的综合消费渠道可能因此迎来景气周期。

最后,财税数字化提供商的逻辑。

相比于生产环节的征收,改革后消费税的征收下移到流通环节,考虑到流通环节的分散性特点,必然需要加强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而数字化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手段。税务机关数字化能力要求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提振财税数字化供应商的业绩表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36氪,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