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中产:在“平替”商业中找到诗意

场景观察   2024-09-02 14:52

核心提示:40%的中产遭遇滑落,未来几年将面临着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大家好,我是商业地产王老狮。‍

昨天星期六,我见了一位“消失”多年的朋友。

几年前,由于事业和生活的变故,他搬去了城市外围的一个新社区。与过去熟悉的环境相比,这个城乡结合部显得有些冷清,没有大型商场,没有精致的品牌专卖店,甚至连一家像样的咖啡馆都难以找到。

刚搬过去时,他感到极度的不适应,觉得自己从曾经的生活中滑落到了一个陌生而荒凉的世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区的增多,他开始发现周边的环境悄然发生了变化。废弃多年的一个老厂房慢慢热闹了起来,原本寂静的角落逐渐被点亮:一家折扣超市和一个菜市场率先开业,接着在入口处出现了街角咖啡馆和巷子里的花店,还零散地冒出了几家服装店和手工艺品店。上个月,一家湘菜馆也开始营业,为这个小型商业区增添了烟火气息。

他说,现在他在这个城乡结合部开始享受着购物中心的“平替”生活。

/01/

失意的中产

他说“享受”这个词时,脸上洋溢着高兴与沉醉,甚至带着一丝炫耀,仿佛岁月的沧桑已被完全抹去。

看到他这样平和而松弛地聊着天,当年的意气风发仿佛就在昨日。作为同样中年的我,见他能在经历波折后重新找回自我和生活的劲头,不禁心生钦佩。

他感慨道,看到咖啡馆开出来的那一刻,自己作为“失意中产”那颗持续滑落的心仿佛得到了片刻的停驻。

虽然这些店铺的装修风格和出品质量远不及城市购物中心那般耀眼,但这个不到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却给他带来了久违的生活踏实感。

他曾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工程公司老板,手下有20多个员工,但随着生意的挫败,他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如今他是一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曾经,他的生活围绕着公司运营和商业拓展,如今,这些小店铺、菜市场和咖啡馆,成了他新生活的中心。虽然身份从小老板转变为社区的一员,但在这个“平替”商业环境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方向。

他的故事,是现代城市中许多“滑落的中产”共同经历的写照。

在网络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城市商业布局正从传统的中心化向更加多元、灵活的碎片化方向发展。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商业空间,像是无数颗微小却耀眼的星星,正在成为滑落中产阶级寻找新归属感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空间里,他们得以在身份的滑落中重新站稳脚跟,找回生活的意义。

日本在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经济长期停滞,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面临着就业困难、收入停滞,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成为身份向下流动的“下流社会”的主力军。

在三浦展的《下流社会》一书中也提到过,这种重拾生活质感的体验,正是中产阶级滑落后对生活意义的重新发现。

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关于经济、消费、地产、科技和金融几乎所有行业都缺乏好消息。我们有几个朋友经常约着讨论一些业务合作和相互打气。原来吃饭聚餐都几乎闭着眼睛挑馆子,现在约地方都要先问一句有券吗?吃个饭不算酒水,人均消费绝不超过80块,还经常以发现和品尝街边“平替”馆子为乐。

这些“平替”商业空间虽然规模不大,装修也不豪华,但它们通过独特的氛围和个性化的服务,创造了一种贴近生活的温暖感。这种温暖感不仅仅来自于物理空间本身,更来自于它们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连接。

比如我们经常去吃的一家铁锅炖,一进门老板娘就出来热情招呼:“今天还是点老样子吗?”这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人感受到温暖的人情味和归属感。‍‍‍

我想,肯定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空间里,朋友那颗“失意中产”的滑落之心仿佛得到了抚慰。他不再为失去的过去感到惋惜,而是在“熟悉”的新环境中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每次去到老厂房门口的那家咖啡,他不仅仅是在喝咖啡,更是在享受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一种微小但真实的幸福。

这些商业空间通过多样性和深度体验,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到,空间的体验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依赖于视觉,还包括触觉、嗅觉,甚至是听觉和情感的交织。

在这些碎片化的商业空间中,我们的感官被全面调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发内心深处的共鸣。

/02/

流动的身份

在现代社会中,身份的流动性已经成为常态。

比如白天你是办公室上班族,下班你会变身网约车司机,到家你是老公,是儿子,是父亲。周六你是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周日你就是孩子辅导班家长群的群友。每一种身份的变化都从心理上需要重建自我认知和归属感。‍‍‍‍‍‍‍‍‍‍‍‍‍‍‍‍‍‍‍‍‍‍

在身份流动中,最煎熬的或许就是向下的流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难得的不是钱,是自我认知的剧烈调整。

根据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对日本长期经济停滞的观察,可能有高达40%的中产人群会沦为“下流阶层” 。

我的朋友从曾经的小老板,到如今作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男”,身份的转变让他一度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身份滑落,不仅体现在社会地位的变化上,更在心理层面上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Identity and Belonging》一书中探讨了身份与归属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当一个人失去原本熟悉的社会角色时,他往往会感到一种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感。当遭遇阶层滑落,每个人都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寻找新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安慰。

在这个过程中,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小型商业空间,通过其独特的氛围和个性化的服务,为像他这样身份滑落的中产阶级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支撑。它们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更在情感层面上,帮助人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朋友说,老厂房里的那家咖啡馆,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价格不高,他每天下午接孩子之前都会到那里喝上一杯。每当他走进那间小店,点上一杯咖啡,和店主聊聊家常,他都会感到一种难得的放松与安慰。在这里,他不再是一个曾经的“失败者”,而是一个社区的一员,一个被认可和接纳的人。这种简单的互动,让他逐渐摆脱了对身份滑落的焦虑,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同样,那家巷子里的折扣超市和花店,也成为了他和家庭连接的重要纽带。他常常全家一起去逛超市,带着孩子们去那里挑选花束,或者在节日的时候,为妻子精心挑选一束她喜欢的花。这些小小的仪式,虽然平凡,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注入了温馨和意义。在花店里,他不仅找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角色,更通过这些日常的互动,重建了对家庭的归属感。

虽然失去了明晃晃的购物中心,但是最珍贵的情感却丝毫不减。这些“平替”商业空间的灵活性和亲和力,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人们在身份转换中的不同需求。无论是咖啡馆、花店,还是折扣超市,它们都通过独特的服务和氛围,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体验和多元的归属感。在这些空间里,人们不仅仅是消费商品,更是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共鸣。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指出,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场所,更是情感、记忆和想象的容器。这些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正是通过其独特的空间设计和文化氛围,承载了人们在身份滑落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在这里,消费者不仅仅是顾客,更是一个个正在重新寻找自己身份和归属感的个体。

/03/

平替的商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所谓的“低欲望时代”。

在这个时代,曾经追求的奢华、浮华和过度消费,正在被一种更加理性、内敛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品质、内心的宁静以及情感的满足,而不再一味追求物质的丰盈。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平替”商业空间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平替”,即“平价替代品”,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人们不再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去追求名牌和豪华体验,而是通过选择那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满足。这种观念的转变,尤其在滑落的中产阶级中得到了广泛的共鸣。

我的朋友便是这种转变的典型代表。面对事业的挫折和身份的滑落,他在最初的迷茫和不安之后,逐渐接受了这种“平替”生活方式。过去,他或许会追求高档的餐厅、奢华的度假体验和名牌产品,但如今,他更愿意在社区的湘菜馆里,点几道家常菜,享受与家人共度的平静时光。那家湘菜馆,没有豪华的装修,但那是家乡的味道,通过美味的菜肴和朴实的服务,满足了他和家人对饮食和情感的需求。

在这个低欲望时代,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正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和产品,成功地吸引了那些对生活有着理性期望的消费者。

朋友常常带着孩子们去社区的折扣超市,虽然这家超市不如市中心的连锁商场那般精致,但它的商品价格合理,种类齐全,而且更接近家庭的日常需求。不再为追求奢华而感到压力,现在的他更加专注于如何让家人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

在社区的菜市场,他结识了许多本地的小贩,他们出售的蔬菜和水果都带有泥土的气息,带着最初的天然味道。每当他与这些小贩聊起当天的收成,或是听他们讲述田间地头的故事,他都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和归属感。这些细小而温暖的互动,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他对“平替”生活方式产生了深深的认同。

在低欲望时代,无论你深处何地,生长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碎片化商业空间不仅通过经济实惠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还通过打造一种贴近生活的氛围,满足了人们对情感连接和心理满足的需求。

它们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当下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渴望——

从繁忙、内耗和挣扎,回归简单、真实和温暖。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强调,真正的生活诗意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空间中。这些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正是通过其朴实无华的外表和真诚的服务,成为了现代城市生活中最具诗意的角落。在这里,消费者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被看作一个个有情感、有故事的个体。这种温暖和人情味,使得“平替”商业空间成为了人们在低欲望时代中,找到生活归属和心理安慰的重要场所。

正是在这些小空间中,人们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重新定义了幸福的标准。

/04/

非标的碎片‍

曾经,城市核心商圈是一个城市幸福的标尺,但如今随着城市化显著放缓,核心商圈乃至区域级商圈的日益饱和。互联网与城市更新的双重加持,城市商业空间去中心化的趋势越演愈烈,已呈现碎片化态势。‍‍‍‍‍‍‍‍‍‍‍‍‍‍‍‍‍‍‍‍‍‍‍‍‍‍‍‍‍‍‍‍‍

城市碎片化商业空间的兴起,标志着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型。

在网络化、城市化和城市更新的推动下,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非标商业空间正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大型LOGO化的购物中心相比,小型非标商业往往以平价、实用为主要特色,没有那么豪华的公共区域装修和高昂的租金物业管理费甚至推广费,空间更开放,主理人品牌更亲近,可以被视为是对城市核心商圈大盒子们的“平替”。

但小型非标商业平替的并不仅仅是价格上的替代,更是通过个性化、社区性和文化承载,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为贴近生活、更具情感连接的消费体验。

这就是对当下广泛存在的“消费降级,情感升级”消费市场最好的呼应。‍‍‍‍‍

这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小空间,不仅仅是消费的场所,更是激发人们想象力、承载记忆与情感的心理场域。在这个身份流动、需求多样的社会中,碎片化的商业空间通过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归属感,成为城市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

当我们回顾城市商业发展的历程,从早期的中心化布局到如今的碎片化转型,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从集中到分散、从统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商业中心不再是唯一的购物场所,而是通过与网络结合、社区融入,逐渐向着更具个性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这种演变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更新,更是在当下这个大转型时期城市生活方式的重塑。

这些小型商业空间,虽然分布零散,却像繁星点点,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着光芒。它们通过网络和城市更新的结合,激活了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角落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空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源泉。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到,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存在,它更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是情感、记忆和想象力的载体。碎片化的商业空间,正是这种诗意空间的现代体现。它们通过自然、不刻意的发展方式,融入城市生活的细节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停留、反思和共鸣的场所。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和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碎片化商业空间的潜力将会被进一步发掘。

它们将成为城市中最具人文关怀和诗意的空间,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文化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生活体验。这种多元化和碎片化的发展模式,将成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趋势,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城市未来。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些空间不仅是消费的场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是城市中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光芒的“繁星”。这些“繁星”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生活中最美丽的星图,指引着我们在流动的身份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05/

诗意的空间

滑落的中产阶级在未来几年都将面临着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曾经掌握经济主动权的他们,如今在面对经济压力和身份滑落时,逐渐远离了曾经熟悉的奢华生活方式,转而寻求一种更加理性、内敛的“平替”生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更在精神层面上,提供了深刻的归属感和心理安慰。

这些小型的商业空间,虽然规模不大,装潢不奢华,却凭借其独特的温暖氛围和贴心的个性化服务,重新定义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意义。

在咖啡馆的温暖灯光下,在花店的芬芳中,在社区市场的喧嚣声里,滑落的中产阶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安稳。在这里,他们不再是被社会遗忘的“失败者”,而是找到了新的身份——家庭的支柱、社区的一员、生活的爱好者。

网络化和城市更新的结合,赋予了这些“平替”商业空间新的生命力和意义。通过数字平台,这些空间得以突破地理限制,扩展影响力,与更广泛的消费者建立联系;通过城市更新,这些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了社区文化和历史的承载者。它们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滑落中产阶级重拾生活信心与自我认同的心理场域。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到,真正的诗意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空间中。

这些碎片化的“平替”商业空间,正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诗意角落。它们通过自然、不刻意的发展方式,融入城市生活的细节中,为滑落的中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可以停驻、反思和重建自我的场所。在这里,他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正如朋友所感叹的那样,看到那家街角咖啡馆的那一刻,他作为“失意中产”那颗滑落的心,终于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停驻。

这种感觉,正是“平替”商业空间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

在我们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依然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真正能够让心灵安放的地方。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场景观察,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