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到了!今年咖啡闭店率达50%

中国饮品快报   2024-09-12 16:36

核心提示:如果单看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品牌月闭门数其实已经超过开业门店数。

文章/汪健

编辑/三月

如果单看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品牌月闭门数其实已经超过开业门店数。

8月份,瑞幸咖啡上新了一款“轻轻茉莉”轻乳茶新品,还为这款茶饮设置了每天下午4点之后9块9的优惠价格,打出了“上午咖啡下午茶”的口号。几番“试水”茶饮市场后,瑞幸终于跨入茶饮赛道。

而就在昨天,星巴克又推出几款茶饮产品,包括龙井青提、大红袍雪梨、龙井青提牛乳茶等。此前,星巴克的菜单中也曾推出覆盆子珍珠奶茶饮品。库迪咖啡更是直接在名为“茶饮季”的主题营销活动里上新20几款茶饮新品。

瑞幸、星巴克试水茶饮市场

现在,茶饮品牌玩咖啡,国产茶咖品牌互有交叉,同时,咖啡赛道的品牌敏锐察觉市场动向,打出茶饮子品牌,茶咖市场依然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01/

谁填平了19.6%的闭店率?

一边头部品牌频频涉足新赛道、添柴加火,一边是各机构发布的半年行业数据又像一桶冰水,浇得人一个激灵;一边有人发帖说自己的店今年赚了多少,一边是在下面吐槽的生意难做的同行。现实既梦幻又真实。

据红餐网数据显示,截止今年8月,全国咖啡茶饮门店总数达到24.4万家,其中精品咖啡门店数为6.8万家,占行业门店总数约28%。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开出的咖啡门店数最为靠前。

同时,至8月初,近一年新开的咖啡门店达8.31万家,但净增门店数不足4万家,且从品牌细分,净增门店基本集中在头部品牌。

这意味着最近一年闭店数量达4.32万家,闭店率50%+。换算一下,近一年来整个行业每天都有上百家咖啡店从全国各地的城乡街道上消失了。

换成餐宝典统计分析,茶咖行业数据依然不太好看,至今年上半年,茶饮和咖啡的闭店率分别是19.6%、13.3%,放在整个餐饮81个细分品类的闭店率对比,低于22.6%的闭店率平均水平。

但如果放在头部品牌闭店率中,差距就十分明显。

据蜜雪冰城招股书数据显示,其去年闭店率为2.37%;库迪官方通报的闭店率累计为2.6%。艾媒咨询统计,除极少头部品牌外,主流品牌的闭店率均低于5%,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出二倍有余。头部品牌闭店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部分,就得由其他品牌拿一间间店来填平。

这才是行业现实,如果我们只将目光放在咖饮市场来看门店数量的存活情况,就会看到:在头部咖啡品牌高歌猛进的背后,是无数实体店开了又关,行外人来了又走的真实案例。

/02/

光看别人吃肉

忘记挨打

“为什么吃肉的总是别人,挨打的总是我?”餐饮业倒闭潮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又是一个复杂的行业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

首先,创业者的心态和行为是导致倒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当一部分创业者是被市场表面繁荣所吸引,跟风进场,其实缺乏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充分的市场调研,就急于开店,结果导致经营不善,难以为继。

其次,经营环境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门店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租金上涨、管理不善、供应链问题等多重压力。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餐饮企业不得不面对客流量减少、成本上升等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经营的困难。

此外,合伙人之间的冲突也是导致门店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许多情况下,合伙人因为经营理念不合、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合作关系破裂,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稳定运营。

特别是近年大环境剧变,企业现金流吃紧,个人收入减少,或多或少改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为了适应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品牌和门店都在“瘦身”,简化菜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在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同时还有高品质的服务。

​奈雪促销活动

如喜茶、奈雪等品牌通过限时活动,如买一送一等促销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实无论怎么分析,所遵循的商业底层都非常简单,能捱过寒冬的,总是身体最强壮的那部分。

/03/

正在两级分化的门槛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有许多人持币涌入茶咖行业,但另一方面,行业门槛正呈现“低准入、高经营”特点,做好一杯茶咖已经是最低要求,如何在饮品中加入“互联网”“社交”“质价比”以及以后还在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才是考验入局者能否跨过去的大关卡。

连锁餐饮的尽头是亘古不变的供应链,供应链是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护城河”。以咖啡豆为例,直接采购熟豆的模式,中间环节就有20%-30%的溢价空间,如果品牌能整合生豆和烘焙环节、减少中间渠道,规模上升后成本优势就会更明显。

瑞幸咖啡门店

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咖啡市场大部分的豆都是在海外烘焙。而今,“瑞幸们”的供应链正在着手本土化布局。2021年福建基地投产,年产1.5万吨熟豆;今年江苏基地投产,产能将占全国咖啡烘焙产能近1/5。这种规模的布局甚至都不是单靠瑞幸自己就能完成的。

到目前,茶咖上市企业屈指可数,不管真真假假的消息放了多少,一个事实是,无论是品牌还是市场都还没准备好。茶咖行业仍处于资本化早期,中小品牌还有时间还有机会,但门槛应该会越来越高。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中国饮品快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