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娜:中国财富版图正在变形 抢攻6大消费族群

赢商网   2011-11-07 14:52

核心提示:藏富族、品富族、炫富族、精买族、爬升族、甩贫族,新中国6大消费族群成形。当中国中产与富裕家庭激增,变形市场如何掌握?2011年两岸三地一千大榜单揭晓,电子、汽车、服务业进入迥然不同的命运,谁是这一回的赢家?

  藏富族、品富族、炫富族、精买族、爬升族、甩贫族,新中国6大消费族群成形。当中国中产与富裕家庭激增,变形市场如何掌握?2011年两岸三地一千大榜单揭晓,电子、汽车、服务业进入迥然不同的命运,谁是这一回的赢家?

  大张旗鼓研究中国KFC,为什么?

  因为去年第三季,百胜中国营收超过11亿美元,首次超过发源地的美国,获利也占百胜集团同季度经营收入的一半。其中,KFC表现最为突出。KFC深耕中国,超过三千家店覆盖近七百个城市,远远将麦当劳等竞争对手抛在后头,不只进军一二三线城市,也深入四到六线城市。人们开始舍摊贩进快餐店,坐在舒适的环境中用餐、喝咖啡、吃甜品。不少消费者以为KFC是中国品牌。

  尽管中国人均所得刚突破4000美元,落后地排在全球100位。中国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发展落差大,但整体中国的财富分布已悄悄变形。

  贝特琳董事长姜美娜认为,中国财富版图已从扁平三角型到尖三角,正在往菱形转变,「以后会是中产阶级居多的菱形。」

  中国财富版图正在变形

  中国的中产及富裕阶层家庭数量(指每户可支配所得达9000美元以上)已超过1100万户,在同类家庭数量略超过澳洲和波兰;目前这一类家庭超过5000万户,与日本相当;而2020年,这类家庭会超过1.3亿户,数量超过美国。

  若以城市来看,到了2020年,中国将有八百个城市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今日上海(上海市目前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约12590美元)。

  如此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将会在中国释放核爆般的购买力。

  姜美娜说,除了战后的欧洲,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么快速与这么多人口的中产阶级一次性出现。

  中产购买力大爆炸 

  这样的爆炸中产,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交通的便捷,将出现袭卷中国与全球,难以想象的消费狂潮。

  北京市朝阳区新光天地香奈儿店,一只上万元的皮包总能在不用推销、没有折扣的情况下大幅销售。LV、Gucci、Chanel等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约超过欧洲三成,但消费者就是买得下手。新光天地一年的营业额超过46亿人民币。

  过去经营太平洋SOGO,2004年进军中国,姜美娜记得,过去北京百货公司开幕或办活动,一天的矿泉水可以卖两、三万瓶;在高档餐厅吃一顿饭,可以吃去一个服务生一年两万元的薪水,「这里有钱人消费起来是丝毫不犹豫的。」

  中国人买奢侈品甚至在欧洲蔚为风潮,英国《每日邮报》甚至以英镑的概念创造「北京镑」(Peking Pound)名词,形容中国人到英国扫货消费LV等奢侈品。

  去年一年,奢侈品供货商从中国人口袋赚走684元人民币。预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23%。

  奢侈品外,食衣住行育乐也爆量。

  五月,中国演唱会的旺季。歌手王菲在北京、上海开唱,到场的多数是三十岁以上的白领;票价最高八千八百元人民币、最低价两千元,座无虚席;即便是年轻歌手如周杰伦,这两年在中国也集中时间,每年开出十二场左右的演唱会,内场票价在1680到680元人民币,票房也经常秒杀。

  负责周杰伦演唱会的音乐娱乐公司更是指出,有些歌迷是每站都到,跟着我们每星期跑到不同城市,而最近在北京工人体育场5万张的票,第一天就卖掉一半,「中国年轻世代在学习和感受世界级的娱乐。」

  集体实践「我消费,故我在」

  不论是炫富或学习,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实践一种「我消费,故我在」的概念。

  他们快速学习、勇于尝新、大胆消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中国人正拉开消费的视野,经历过奥运、世运、亚运,网络与交通建设兴起,农民工和内陆人民快速学习大城市的消费习性。

  例如远在西藏的拉萨有大卖场、乌鲁木齐也有快餐店,可口可乐成为年轻人「潮」的象征而已经跨越温饱的城市人,则开始舍弃大众商品,转向追求质量;城市市民开始寻找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健康的生活型态。

  姜美娜认为,面对广大的中国市场,最关键的是,「做产品的区隔」。

  消费欲望由下拔地而起,而中国从今年开启的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更由上而下,以刺激消费做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战略。

  十二五政策中指出,要将过去三十年来以出口和基础建设投资为导向,转以国内消费为主驱动,使个人消费占GDP比重由目前36%,上升至5年后的42%到45%。

  北京市的区政府甚至到各商圈调研消费人群,与业者商讨如何扩大中产消费量,为的就是要达到十二五的规划。这种上下齐攻启动内需,引起中外学者侧目,像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近来多次表示,中国可能引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消费浪潮,对中国、亚洲及更广泛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肥沃的土地,插根扁担都开花。

  看准内需的爆炸,服务业里的零售、通路、批发业者已加速布局。

  通路大战全面开打

  中国国内外原有的零售与通路业者,从Zara、H&M、沃尔玛、麦当劳、华联、苏宁电器等无一例外加速展店;制造商如娃哈哈等也预计加入通路战局,抢攻最后一哩接轨消费者。

  台商的大润发、85度C、呷哺呷哺、鼎泰丰都将快速展店,丽婴房、宝岛眼镜、代工Nike等跑鞋起家的宝成所建立的运动品牌通路连锁YYSport,也都快速展店。

  虽然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但一年1600万名新生儿(是台湾一百倍),仍让主打儿童童装的丽婴房准备在未来三年加大中国的布局。从今年起,每年最少展店300家;目前丽婴房已有1680家店数,过去五年的年复和增长率25%,去年营收8.79亿人民币。

  即便制造业也不再满足「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快速转向「Made for China」(为中国制造)。

  台湾营收第一大的企业鸿海,以大笔金额投资赛博数码零售通路,建立品牌,卖起3C数码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在中国年营业额百亿人民币,原来专攻上游饲料与鸡肉来源的大成长城,今年也即将大力投入通路,抢攻餐饮外食大饼,为白领女性开设「姐妹厨房」,以及吸引年轻人的轻食「欧麦鸡」等餐饮品牌。

  四大风险潜伏市场

  未来绝对是中国内需大跃进的一年,但这市场看似诱人,却充满更多不确定。其中有几个不得不注意的风险与挑战:

  挑战一:经营成本激增

  今年中国的劳工薪资与房租仍持续上涨。同时,今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外资与台资企业,在既有一七%的营业增值税之外,附增城市建设税与教育附加税。部份地方政府,如上海市,也多了地方教育附加捐。业者估计会增加一到1.4%的税。这无异压缩了企业的营利和毛利。

  挑战二:大资本式的掠夺市场

  对于习惯「小而美」经营的企业而言,今年将是中国资本以群狼式包围,快速扩张、快速展店,甚至带来恶性竞争的头一年。

  不少外资企业已感受到中国企业资金充裕(创投资本的挹注及股票上市)带来的快速创新、高薪抢人,甚至是赔钱展店、杀价竞争。不少外资企业提及中国企业那种「总觉得我把店开够多,即使赔钱,但撑得够久,你就不见了,市场就是我的」那种霸气与杀气,都眉头深锁。

  要挣内需钱,经常得打出知名度和品牌,这些都是烧钱的游戏;而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绝对可以感受到一场大资本的无情掠夺战。

  挑战三:做大与做强的选择

  在「做大」与「做强」间,岛屿出发的台企,习惯「做强」后再「做大」。但在大陆型市场,中国企业却认为「做大」后就能「做强」。

  姜美娜认为进入中国愈久,愈感觉战略调整的重要。过去她的哲学是准备多少做多少,但今年开始,策略已修正为,「没有『准备好』这件事,等到你准备好,市场不知道被别人占到哪里去;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准备七成就好,变做边调整。」姜美娜试图在台湾精致的「小而美」与中国霸气的「大而强」之间找出路,重新训练公司的DNA。

  多数台湾企业没有面对过的「大陆型市场经验」。如何在大与强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快速长大,另一方面,让人才、物流等系统快速跟上。

  挑战四:中国消费者接受的创新

  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绝不是移植、放大在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

  包括全球最知名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遭逢中国本土饮料品牌的快速成长,如王老吉凉茶、哇哈哈的维他命果乳饮料。

  「在地创新」会是企业中国消费市场,一决高下的关键。

  以KFC为例,姜美娜认为,是因为KFC捉住中国消费者新需求,「有中国的口味,又有外国风味。」

  相较于麦当劳坚持卖西式餐点,KFC在2002年就开始提供中式早餐;而中国消费者尝新,KFC在中国创新速度也较快,平均每年推出八十五到一百道的新产品,但在美国平均是一到两道。

  看上「给力」的中国消费者,企业大军各自布局与盘算;但迎接企业的,是消费爆炸、竞争也白热的内需大战。

  新中原大战,已经开打。

  (贝特琳董事长姜美娜供稿)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麦当劳肯德基KFC贝特琳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