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店模式“被神化” 成商业地产项目招商重头戏

成都报道   2012-09-11 15:09
核心提示:一个新商圈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主力店的强大吸附力来聚集人气。在商业项目的培育期引进主力店,对丰富业态、汇集人流、提升租金等至关重要,引进主力店也就成为商业地产招商的重头戏。一个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久而久之,主力店俨然成为了商业地产的“救世主”。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在开展招商工作时,如何引入主力店几乎都是重中之重,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主力店的作用就被夸大了,也被神化了。

  “主力店的商业效益在当前被放大甚至神化了,其根源在于投资市场的不成熟和盲目性。”近日,北京金网络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王淞跃,就发布的《主力店,被神化了的商业效应》这一研究报告时,对记者表示。

  新商圈需要主力店

  主力店即是在项目定位功能组合下,对客流带动、收入贡献、品牌引领以及项目的运营安全起核心引领作用的大型品牌租户。主力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整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客流吸引、对项目的定位和安全性起到支撑。在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和超市都是当然的主力店。

  主力店品牌效应高、知名度高、信誉好,有强大的集客能力,更因其有巨大的价值溢出效益,可带动其它次主力店和中小散铺创造销售额和利润的作用。消费者被吸引进入主力店后,通常会光顾其周边的零售店铺,这样就能形成完整的消费链。主力店核心的价值在于提升整体物业价值和价格,为开发商创造更为可观的盈利空间。一旦主力店被引进,散铺的销售价格将由此飙升,住宅物业价格也能得到相应提升。就像万达广场的成功运营,造就了其住宅物业——万达锦华城的价格居高不下,持续热销。

  报告指出,一个新商圈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主力店的强大吸附力来聚集人气。在商业项目的培育期引进主力店,对丰富业态、汇集人流、提升租金等至关重要,引进主力店也就成为商业地产招商的重头戏。

  主力店模式“被神化”?

  一个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久而久之,主力店俨然成为了商业地产的“救世主”。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在开展招商工作时,如何引入主力店几乎都是重中之重,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主力店的作用就被夸大了,也被神化了。

  “主力店的商业效益在当前被放大甚至神化了,也被众多开发商视为制胜法宝,其根源在于投资市场的不成熟和盲目性。”王淞跃告诉记者,因为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基本专业的投资知识,只能凭着自己所谓的感觉和经验,而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牵着走,过份相信知名商家对物业的价值提升力度。

  报告指出,如果主力店占的面积过大,其它店铺的数量势必相应减少,会造成商品丰富程度的下降。随着开发商越来越关注商业运作方面的资产价值和未来的价值收益,主力店拓展与开发商项目运营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王淞跃认为,主力店是商业项目的心脏、商业核心的引擎,也是最主要的承租商,但随着Mall的不断创新,主力店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当主力店入住之时,有着诸多苛刻硬性的要求,而且低租金与长租期,则势必牺牲盈利空间并增加后期项目运营风险。一般来讲,主力店在硬件和软件配套要求如:经营面积、地段、层高、进深、柱距、荷载等基本条件上有很苛刻的要求,要满足这些条件,开发商往往要牺牲巨大的赢利空间。

  店大欺主

  占据最好的黄金地段,付最低水平的租金,主力店往往是摆出一副客大欺主的强势姿态。报告中指出,主力店最大的缺陷是租金贡献比较低,远远低于市场水平,所以主力店对整个商业地产项目来说,收益难以平衡。其次由于在现实的市场情况下,商业地产集中放量,而客户资源相对较少时,大客户入住时的租赁条件多数都是在起始条件下,通过非公平性谈判而达成的,所以租期长就意味着长期的租金增长率的降低。

  一个商业项目的整体业态如以主力店为核心,进行规划和定位,容易造成前期规划极其混乱,定位不明确,主题不鲜明,业态配比不合理,吸引力不够,没有更多考虑引进业态的互补性,从而导致产业链条的冲突。很多商业项目前期招商比较成功,大量的商家是引进来了,但消费者往往只是有目的性长期固定在几个主力店消费,而不去其它的店铺进行消费,这就造成整个项目的后期运营陷入困境,主力店的核心带动效应也不可能完全展现。

  王淞跃在《主力店,被神化了的商业效应》中直言,主力店不是万能的神,目前市场上前期成功引入主力店,而后期经营惨淡的商业项目屡见不鲜。所以对于开发者而言,一定要摈弃假大空的主力店概念,回归到地段效应、回归到产品定位、回归到运营管理水平才是王道。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主力店商业地产
本文转载来自:成都报道,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