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房企前9月拿地931亿 揭秘新一轮土地升温之谜

亿房网   2012-10-18 10:29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库存逆增系“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所致,并非滞销。而拿地的复苏则表明房企资金面得到缓解,对后市存有乐观预期。但受需求放缓和调控政策从紧影响,预计四季度房地产活跃度有限,市场将由惯性上涨转为盘整震荡。

  住宅库存量9月再创新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0个大城市9月末库存环比(比上月)增长6%。与此同时,房企拿地热情日渐高涨。

  随着10月10日保利上海总价地王以及万科保利联合体长沙总价地王的出现,土地争夺战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诸多拿地房企,大都具备卓越的融资能力,无论是龙湖的海外发债,还是保利的地产私募以及万科的合作融资模式,资本在这一轮土地扩张中扮演的角色分量明显加重。

  这是一场实力房企的角逐,优质的土地资源,将更多地向大型房企集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大型房企的市场集中度将出现显著提升。

  据东方早报,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库存逆增系“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所致,并非滞销。而拿地的复苏则表明房企资金面得到缓解,对后市存有乐观预期。但受需求放缓和调控政策从紧影响,预计四季度房地产活跃度有限,市场将由惯性上涨转为盘整震荡。

  一二线城市库存逆增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全国20大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8465万平方米,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23%,环比增长6%。专家指出,一二线城市改变了自2011年12月以来的下跌趋势,出现库存逆增现象。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的热度却在升温。链家地产研究数据表明,今年1-9月份,保利地产、碧桂园、富力地产、恒大地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龙湖地产、世茂房地产、万科地产、中海地产10家一线房企的拿地金额已达到931亿元。

  “一般来说,房企拿地和库存增多现象相悖,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絮指出,一方面,虽然市场溢价率有所走高,但多为优质地块,整体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另一方面,资金面及销售较好的大型房企补仓迹象明显,而小房企则依旧以去库存为主,拿地参与度并不高。“从销售回款以及融资能力来看,实力房企都更胜一筹。尤其对于一线城市,地价水平较高,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有限。”

  “实力房企的战略考虑”

  事实上,房企拿地是一种补库存的正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未来的供应缺口。而土地市场的活跃与否,也被认为是观察楼市冷热的一个窗口。

  “拿地需求旺盛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库存减少,二是后市被看好。”张大伟说。

  不少专家都表示,拿地复苏表明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的“去库存化”取得了成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前三季度,以中端刚需为主的楼盘销售量不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面。而企业拿地也表明了有实力的房企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已在进行下一步战略考虑。(编注:据研究机构龙洲经讯估计,中国2.3亿城市家庭中,约有5000万个家庭的住房低于正常标准,这些住房往往缺乏供一家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龙洲经讯说,在2030年之前中国每年还需要建设1000万套住房。另据搜房统计,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0平方米,而一些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时本地的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约40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拿地“盛宴”中,品牌房企表现抢眼,这也标志着,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品牌溢价效应,面对市场波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中小房企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则面临考验,房企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拿地热的背后预示着库存逆增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目前的库存量增长主要是近期市场去化率减弱,‘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滞销。”张絮告诉记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则提到,库存逆增与9月份市场预期差距太大有关。“房企为了能赶上这一传统销售旺季,加大了推盘量。而购房者受楼市持续调控的影响,看而不买,持续观望,造成了交易量相对疲软。”

  事实上,进入10月以来,这一现象已得到改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20个大城市的库存量为8420万平方米,相比9月末的水平,下降了1%,有13个城市库存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拿地背后的资本运作

  粗略统计,10月以来,保利、万科、佳兆业等房企拿地金额已达240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保利万科等房企高管告诉本报记者,此轮拿地首先是为了“补仓”,而所拿地块的地价有些已经回到了2008、2009年,此时出手价格较为合理。

  链家地产分析师张絮认为,下半年以来,随着资金压力的减轻和市场的回升,房企拿地进入高峰期。但与此前明显不同的是,实力房企将成为绝对的主流。“从销售回款和融资这两个主要影响房企拿地能力的因素来看,实力房企都更胜一筹。”张絮称,尤其对于一线城市,地价水平较高,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有限。

  实力房企拿地背后均有密集的资本运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房企已进入到“资本为王”时代。

  以龙湖地产为例,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在土地市场上表现激进的龙湖地产,年内拿地金额已近200亿元。支撑龙湖大手笔拿地的,是其在资本市场的快速融资,9月18日,龙湖突然启动上市以来的首次配股融资,募资30亿港元。10月11日,龙湖再次发行于2019年到期的6.875%优先票据,融资4亿美元。

  而在保利上海地王的竞拍中,保利联手其发起成立的信保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举中的。据保守估计,该基金规模已达60亿。保利也寻求合作拿地。10月10日,保利万科联合体成功竞得长沙滨江新城B7地块,成交总价为32.56亿元。而这也是“保利和万科首次大规模携手拿地,未来不排除会继续合作”。此前,保利与融创在北京多次合作拿地。

  中原地产统计显示,10月来,多家房企再推融资计划,意向融资额超过150亿,在全国整体土地市场升温的背景下,房企输血拿地的积极性高涨。张絮称,四季度全国土地成交或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徐枫也认为,10-12月,大宗用地成交和地王有可能集中出现。

  新一轮融资窗口开启?

  “9月中,海外资本市场已逐渐打开。”香港一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内地房企9月已开始一轮配股、发债融资,参与企业有龙湖、花样年等。

  10月以来,海外资本市场窗口进一步开启。10月10日,融创中国公告称,已在10月9日成功发售于2017年到期的4亿美元高收益债券,票面利率12.5%。同日,香港市场传闻,世茂房地产正筹措一笔3年期、规模至少7亿美元的银团贷款,计及所有手续费等利息约为5%。

  

    香港资本市场久已难觅的内房企IPO也重新出现。本报记者获悉,上海旭辉、江苏金轮、江苏新城及由瑞安房地产分拆的新天地,均在近期进行上市前推介,计划集资共约164亿港元。

  其中,旭辉已通过上市聆讯,预计最快今年11月上市。而金轮集团计划10月底前进行上市聆讯,或紧随旭辉之后上市。

  “从最近华南城、花样年、路劲、佳兆业等房企发债来看,内房股迎来一波机会,因为这些发债的公司评级并不高,却能获得市场认可。”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梁镇邦表示,在中国经济稳增长的背景下,出台新政打压房地产的可能很小,而一些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也有所放松。

  但投行人士对上述IPO和房地产整个行业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只是一个短暂的融资窗口期,之后很难确定是否延续,”一家房企IPO承销商表示。

  此外,并非所有房企的融资都预期乐观,如龙湖融资仅有逾6%的利率成本,而融创的融资利率高达12.5%,高成本融资之后圈地,后市风险机遇并存。

  “四季度楼市趋活跃”

  专家预计,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在楼市持续调控与市场参与者的博弈中过去,四季度整体楼市量价将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10月份的市场受到9月份成交惯性的影响有所波动,但随着需求增速逐渐放缓,政策及信贷环境趋于稳定,新盘的去化率及二手房的新增客源量有所下降,整体市场将逐渐呈现不温不火的局面。”张絮说。

  杨红旭也认为,尽管四季度楼市活跃度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创年内新高。“成交量将保持高位盘整和震荡,而从6月开始止跌反弹的价格,在四季度的涨幅将维持盘整格局。”

  对于未来房企的主要任务,杨红旭称,目前楼市还没有到完全乐观的时候。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还是应该以跑量为主,应该促销,以价换量。

  专家同时提醒,业绩表现不同的房企,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库存积压比较严重的企业,应当尽早消化手中的库存,而之前去库存效果较好的房企应当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避免让自己陷于“库存逆增”的困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万科保利土地
本文转载来自:亿房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