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记者3月11日报道)正当一些龙头房企开始进军三四线城市之际,佳兆业却逆流而上,回归一线城市,积极进行土地储备。
据赢商网统计,2012年,佳兆业通过共获得21块土地,面积共115.97万平方米,涉及金额约45亿元。相对于2011年的500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以及60亿元的买地金额,佳兆业在2012年的土地储备不算激进,但不同的是,2010年及2011年,佳兆业积极拓展于三线及低级别城市的土地储备,而在2012年新增土地储备中73%位于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
佳兆业方面称,2012年专注一线及省会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已复苏,增加一线城市土地储备以达到均衡土地储备组合。
拿地回归一线城市
根据佳兆业年度业绩公告,公司过政府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出售以及透过收购股权于二手市场购入共21幅土地,总代价为45.196亿元,土地总面积115.97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43.28万平方米,每单位总规划建筑面积的平均土地成本约为每平方米1858元。而截止2012年12月31日,佳兆业总土地储备约为2390万平方米,足够应付未来五年发展所需。
在2012年的新增土地储备中,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大连、江阴、丹东、泰州、葫芦岛等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包括大连)的新增土地占比达73%。
2010年及2011年,佳兆业积极拓展于三线及低级别城市的土地储备,把握自住用房及换楼人士的旺盛住房需求,以建立全国版图及实现地区多元化。于2012年,佳兆业再度专注于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的商机,以达到均衡土地储备组合。
佳兆业方面称,从2011年下半年期,在一系列流标的土地拍卖后,一线城市的土地成本逐步下降至合理水平,也将成为受惠于整体市场反弹的首批城市。而增加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的土地储备,有助于土地组合的多元化,巩固在全国的发展版图。
事实上,佳兆业前总裁黄传奇在2012年初就表示,2012年实行谨慎拿地原则,因三、四线城市土储已足够,将集中在一线城市买地。
由于一二线城市住宅限购,开发商纷纷涌入三四线城市,已存在楼市泡沫。有业内人士称,三四线城市大多缺乏产业支撑,人口增速缓慢,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不大。而一线城市虽然受限购影响,但受人口红利及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潜力依然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房企重回一线城市似乎理所当然。
佳兆业2012年新增115万㎡土地储备
三四线城市拖累业绩下滑
根据佳兆业的业绩报告,2012年合约销售额173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合约销售面积约257.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合约平均售价按年下降4.1%至每平方米6730。
对于建筑面积增加但平均售价下降的原因,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郭英成表示,主要是因为集团的策略以滚存土地储备为中心,同时向平均售价一般较低的一线城市作地域多元化发展所致。在2012年的签约销售中,大概有15%是来自一线城市,相对之前的20%有所降低;而2011年一线城市销售对业绩的贡献率大概7.5%,去年是4.4%。
郭英成称,未来在土地获取上,仍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但三线城市也不会放弃,会选择到一些比较富裕、人口比较多的三线城市发展。未来的土地储备一二线城市占比会达到70%,三线城市占比30%。“相对而言,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和价格会比较高,但是竞争也相对比较激烈,但我们在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都不错,销售也相当理想。”
5月18日,佳兆业宣布,刘富强已辞任首席财务官,5月31日起生效;吴建新出任首席财务官,孙暐健出任联席首席财务官,5月18日起生效。
市场消息称,佳兆业集团副总裁许焰林已经离职。据悉,许焰林于2019年9月加入佳兆业,曾担任深圳区域高级副总裁、地产集团高级副总裁等。
4月6日晚,佳兆业发布公告,宣布上海区域主席及总裁郭晓群、集团控股首席营运官李海鸣当选为执行董事,翁昊及郑毅辞任集团执行董事。
融创的盈利预期依然被市场普遍严重低估,预计9月和10月强劲的销售将成为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催化剂。
8月重点监测品牌房企累计新增土地面积727.9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8.2%;拿地成本947.81亿元,环比下降21.3%。
上半年,房企转型的路径更加明晰。标杆房企更多地通过兼并收购、购买股份甚至联合拿地等增加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并发力进行多元化布局。
5月27日,世茂房地产举办股东大会,许世坛表示,收购福晟只投入五六十,拿到超千亿货值;世茂今年两度配股,是为了引进优质的国际投资者。
消息称合能集团近期正与投行密切接触,筹备赴港上市,该公司专注于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其中商业运营已开拓三大区域、四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