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嘉:百货转型是必然 买手制难落地四大原因分析

零售商学院 记者:虎艳玲   2013-05-05 16:56

  陈彦嘉,鼎辉地产基金首席合伙人,曾长期任职于台湾太平洋百货

  导语:国外买手制在中国难以落地的原因最主要是中国的市场太大、商品的生命周期短、零售商业本身的商品管理体制有缺陷、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匮乏等四大要素,百货业在转型期间尤其要重视国外先进的经营模式的引进和落地,当然还有异业联盟的好处及做网上商城必须注意的误区……

  转型期百货进入购物中心是必然

  现今百货业进入购物中心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零售业中,单业态转向多业态是发展的必然性,尤其在百货业成长普遍进入停滞阶段,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土地的取得越来越困难,使得城郊购物中心的兴起有相对的空间。尤其中国城市的扩张在近10年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所以原来的城乡结合处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候变成为新的都市中心,例如上海的五角场、广州的花都、成都的南严线、重庆的江北、北京的望京、天津的滨海新区,都是这样的新都心,所以王府井百货进入购物中心的领域相对还是较晚的,若是10年前起步,现在的成绩会更好。

  买手制难以落地的四大原因

  国外买手制在中国难以落地的原因最主要是 ⑴ 中国的市场太大;⑵ 商品的生命周期短;⑶ 零售商业本身的商品管理体制有缺陷;⑷ 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匮乏。

  ⑴中国的市场太大:中国市场的规模巨大,所以跨区域采购很容易失败,尤其是要了解各个区域的气候、消费特性等等,这是一个很冗长的过程。

  ⑵商品的生命周期短:中国资金的流动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到某些赚钱的商品,使得很少有好的商品生命周期超过3年而不被山寨商品所冲击的,所以除特定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之外,大众商品极易被仿冒和收到冲击。

  ⑶零售商业本身的商品管理体制有缺陷:因为国内百货零售业喜欢采取联营制,所以极少有像日系、台系的商品管理体制,而恰好这样的商品管理体制是自营采购的基础,没有建立这样的机制就不可能有好的买手制度。

  ⑷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匮乏:正如之前所讲买手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但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培养一个好的买手很快会被挖角,企业会进入不断培养人才不断流失人才的一个怪圈。这也是国内买手制度不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异业联盟也有误区

  百货业的异业态联盟是一个企业贩促的问题,事实上通路有通路的优势,异业态的结合事实上就是通路的互换与资源的交流,强强联手易,强弱联手难,主要是看谁的筹码多,谁就拥有话语权,这就是异业态的基本盘。

  现在百货也开辟网上商城似乎看起来是一个方向,但恰好会陷入实体店与虚拟店认知的误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期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习惯实体店的专业经理人在进入虚拟领域的时候反而会有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目前欧、美、日、台网络购物做得好的公司反而没有实体店,所以我个人认为百货业与网络购物本来就是两码事,充其量在商品组成方面会有一些通性,其他的部分则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零售业百货买手制
本文转载来自:零售商学院 记者:虎艳玲,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