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借壳金丰投资上市? A+H股平台融资能力待考

观点地产网 作者:武瑾莹   2013-07-03 08:45
核心提示:即使近段时间房企在香港借壳之风渐盛,但昨日A股传出的一则重磅消息还是搅得地产圈和媒体界大热。虽然,绿地此时A股借壳难度几何尚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绿地完成对金丰投资的重组,其将在年内完成A+H股平台的搭建,速度之快其他房企难出其右。不过,并不是所有业内人士都对绿地目前在国内和香港两大资本市场进行借壳以打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努力表示认同。

   即使近段时间房企在香港借壳之风渐盛,但昨日A股传出的一则重磅消息还是搅得地产圈和媒体界大热。

  6月30日晚,金丰投资发布公告,因6月28日晚接到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通知,称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将研究有关涉金丰投资的重大事项,为防止股价异常波动,维护投资者利益,从7月1日起暂时停牌。

  随后有上海媒体称,此“重大事项”可能就是“卖壳”给上海本地未上市企业。而最新消息则表示,金丰投资停牌原因是绿地集团将借壳以实现国内A股上市。

  绿地借壳金丰投资

  绿地欲借壳金丰投资的消息立即让市场变得敏感起来,随即媒体纷纷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证实该消息的可信度。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也向媒体证实:“有这个可能性,但目前不便回答。”

  绿地集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法给出有关收购金丰投资一事的确切消息。但又透露已有媒体报道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有可能收购金丰投资。

  金丰投资董秘包永镭称,公司是接到大股东的通知才停牌的,所以不了解停牌的内情。

  也有消息表示,上海国资委新闻发言人手机关机。

  当事三方截至目前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事实上,分析人士认为,在上海国资委主导下,此事成行可能性颇高。

  据早前报道,上海地产集团曾对旗下A股上市平台中华企业与金丰投资的问题有过思考与设想,“为解决一直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办法即是将中华企业和金丰投资按不同行业区分开来。”,彼时大体而言的计划,是将上海地产集团所有地产业务注入中华企业,让该公司专注房地产业务,而金丰投资则“清空”地产业务,变身该集团的金融资产上市平台。

  但最新消息称,上述构想已被更“高级”的重组方案取而代之。“此次重组颇为”高级“,连公司大股东恐怕都没直接参与其中。”据接近金丰投资的人士透露,此事目前已不在上海地产集团掌控范畴内,而是由其上级上海国资委方面直接介入并主导。

  而目前绿地投资金丰投资一事,即是该重组方案浮出水面。

  日前,上海业内相关人士向媒体爆料,绿地此前一直寻求主板上市,此次借壳金丰投资确有其事,但至于是否能顺利成行,目前尚不得而知。

  该名人士进一步透露,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开闸问题证监会刚刚予以否认,而此次重组选择在此时间段,或增加借壳上市难度。

  沪港上市打造A+H

  虽然,绿地此时A股借壳难度几何尚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绿地完成对金丰投资的重组,其将在年内完成A+H股平台的搭建,速度之快其他房企难出其右。因为绿地拟借壳盛高置地登陆香港H股平台一事距今未满两月。

  5月8日晚间,盛高置地与绿地集团联合宣布,绿地将以约30亿港元的代价,通过其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认购盛高增发的普通股及无投票权可换股优先股。

  待交易完成后,绿地将持有盛高扩大股本后60%的股份,实现最终控股,而现有大股东盛高置地董事局主席王伟贤将退居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由盛高持股50%的上海半岛酒店则将剥离给王伟贤个人持有,盛高置地也将更名为“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高通智库研究部总经理张宏日前就称,绿地搭建A+H股平台意图已非常明显。

  张宏表示,从已经完成借壳的几个大公司来看,其在香港新获取的融资平台成效十分明显。

  而对于未来绿地将注入香港上市平台何种类型资产的问题,张宏续称,最近许多龙头房企率先在香港借壳,大多是将酒店或者商业地产资产注入香港公司,而地产的主体上市依然在A股。

  所以他认为,如果绿地顺利完成A+H股上市,其资产分配方式很有可能和之前的借壳房企一样,将地产业务主体部分注入国内A股,而H股则可能会注入商业或酒店资产。

  不过,亦有接近绿地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在收购盛高置地之后,绿地在资产注入方面的计划是选择位于盛高置地原来覆盖区域的项目进行,而此前盛高置地并没开发区域的绿地旗下项目,暂时不考虑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上市融资能力待考

  不过,并不是所有业内人士都对绿地目前在国内和香港两大资本市场进行借壳以打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努力表示认同。

  国泰君安地产分析师余立峰就认为,目前构建A+H股,对于房企来说融资能力并不强。

  其称,如果房企只是在香港进行上市,其融资手续比较简单便捷,可一旦也在A股上市了,那么不管在香港还是国内的资本市场融资,都需要取得证监会的审核批准。

  余立峰表示,从目前来看,证监会方面并没有因为某些房企是在香港融资而放松审核标准。

  另一方面,余立峰表示,在国内A股融资渠道没有收紧之前,的确有很多内房企计划回A,主要是因为已经在香港完成上市的内房企如果在内地进行上市,估值会比之前香港IPO时高很多,加上内地的投资市场相对没有香港理性,这些房企可以借由回A获得一笔大规模融资。

  “但现在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我看不清目前A+H的吸引点是什么。”余立峰如此表示。

  对于这个疑问,张宏倒是给出一些回答。

  张宏称,对于规模像万科、万达、绿地这样的大型房企,在香港上市除了具有普通的融资指向之外,还肩负着公司国际化指向,对于公司的口碑和品牌提升也大有好处。

  张宏称,目前因香港对内房股估值较低,即使是IPO机会也不是很好,而绿地这些企业也不差当前IPO可能获得的少量资金,所以不选择需要漫长等待的IPO并不奇怪。但通过借壳上市之后,对于房企而言还是会有多元化的融资机会的。

  至于为何在国内资本市场尚未放开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此时进行借壳。张宏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渐高,资本市场由审批制向注册制改革,这都说明了证券市场的长期重要性。

  “即使不能立即在A股融资,但上市之后对于房企在融资方面还是有两个途径的。”张宏称,一个方式是以股权价值的体现,即股权质押融资,这是国内上市公司使用已经较多的方式,二是国家这几年也非常鼓励的债券融资。

  因此,如果能完成A+H股的搭建,即便资本市场最初始的融资能力不能完全显现,但依托于上市平台的其他融资方式也还是可以使用的。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观点地产网 作者:武瑾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