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手店研究:买手店爆发增长本土品牌异军突起

RET睿意徳   2014-09-19 09:40

核心提示:买手店在历经1996年以来漫长的缓慢增长阶段,在2010年之后进入爆发增长期,并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布局。2010之后新增的买手店品牌数量,是过去14年开店总和的4倍。

  提起买手店,大家第一印象便是连卡佛、老佛爷、IT。但是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外资买手店品牌背后,本土买手店品牌数量已经达到25家,悄悄占据买手店市场的半壁江山。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联合观潮时尚网在中国首度推出的《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显示,买手店在历经1996年以来漫长的缓慢增长阶段,在2010年之后进入爆发增长期,并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布局。2010之后新增的买手店品牌数量,是过去14年开店总和的4倍。

  对于这一趋势,观潮时尚网主编叶琪峥指出,随着中产阶级购买力的提升,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部分具有很强购买力的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潮流、与众不同的标签,他们的兴趣点渐渐从“大众化”的主流奢侈品牌转移到鲜明个性的品牌,并最终导致近年来买手店在中国的爆发。

  本土买手店成为后起之秀

  《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市场,本土买手店品牌占总体品牌数量的55.6%。与外资背景的买手店采用集团式采购的模式不同,本土买手店主要为小型独立买手店,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以及香港地区,目前开店总数已达到183家,商品覆盖了829个时尚品牌。部分本土买手店进入连锁扩张模式,并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比如,P-Plus在全国已有28家门店,除北上广外,在贵阳、青岛、无锡等二三线城市均有布局。也有部分本土买手店选择深耕本地市场,比如,上海Glossy,国内创立最早并坚持至今的买手店之一。

  成都买手店加速开店

  在一线城市,买手店的分布并不均衡。上海的买手店数量超出北京65%,将近是广州、深圳开店数量的6倍。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施瑾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成都由于辐射相关省份和周边区域,近年也有大量买手店开出,这也反映了不同地区消费需求的升级。预计买手店布局二三线城市,将呈现加速趋势。”

  本土买手店盛行O2O模式

  《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显示,在本土买手店品牌中,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已占了三分之二,其剩余三分之一中也大多正在建设网上商城。O2O模式降低了买手店的实体经营成本,也有利于品牌在全渠道的推广,实现短期内以较低成本提升知名度。在上海和北京开设实体店的买手店栋梁,已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客服和销售。并能够贡献10%的销售额。

  目前众多商业地产面临着招商困境,传统品牌由于僧多粥少愈发强势,如何引入消费者喜爱的新品牌将是下一阶段竞争焦点。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施瑾指出,在未来的3-5年间,不断涌入的国际时尚品牌和饱含生命力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将是改变国内商业地产同质化竞争格局的关键。届时,购物中心如何吸引甚至独享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特色时尚品牌,买手店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RET睿意徳,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