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宋卫平披露了回归绿城后对绿城发展方向的思考,并提出未来绿城将逐渐由房地产开发商变成城市生活服务商。具体来看绿城转型的内容,一是产品结构转型,把豪宅比例从40%-50%降低到10%-20%,提高刚需占比,面向都市“白领”市场。二是设置社区金融,采用信托、众筹、业主入股等方式进行资金筹措,同时帮业主进行资金管理,既给业主带来丰厚的回报,又帮助绿城发展。
转型是2015年房企的主旋律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推进,似乎不提转型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不少大中型地产商纷纷提出自己的转型计划,无独有偶,纷纷都强调服务的重要性。万科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其中,要做消费体验地产,打造社区生活中心(包括发展社区商业)、社区养老及旅游度假。万达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正式宣布万达要向“生活消费及文化娱乐综合型平台提供商”转型,成为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跨国企业,到2020年,集团服务业的收入、净利占比将力争超过65%。绿地也在近期宣布要加快大消费大金融布局。花样年更是较早就布局社区服务,并分拆了彩生活上市。绿城在此时宣布生活服务商转型,也是符合大趋势的。但是就绿城转型的发展前景我们还是有几点担忧。
对绿城转型刚需的几点担忧
首先,提高刚需占比,将面临市场环境的挑战。
当前我国城市住房需求结构已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刚性需求触顶回落的态势已逐渐显现,而改善型需求逐步抬头。据CRIC研究结果显示,十大重点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沈阳、天津、长沙和武汉),90平方米以下需求成交占比在2012年开始触顶回落,由最高的35%降至2014年下半年的32.28%;而改善型需求更为集中的90-120平方米户型产品在普通住宅中的成交占比呈现稳步上升,由最低的29.5%升至2014年下半年的33.12%,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绿城在这个时候提出转战刚需市场,似乎有点晚了,与市场趋势有所差异。
其次,打造刚需的企业太多,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
纵观50强房企的产品,万科、绿地、保利、恒大、碧桂园等等企业大都以刚需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竞争趋于白热化。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刚需产品的打造上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绿城这个时候进入刚需市场,想要脱颖而出,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压力也比较大。
第三,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绿城的转型面临的成本控制压力也比较大。
绿城在成本管控上一直比较欠缺,虽然做的是高端产品,但毛利水平却不及其他相近规模的房企,在管理费用控制上也相对较弱。如果转做刚需产品,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刚需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如果价格偏高很难被市场接受,但在没有品牌溢价的情况下,按照绿城现在的成本控制体系,很可能会面临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的可能。
第四,从管理角度来看,转战刚需之后绿城的执行力能否更上也值得担忧。
宋卫平在绿城内部“一言堂”管控风格明显,绿城在执行力上也一直比较欠缺,做刚需要讲究快,然而绿城的周转却相对较低。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0.25,处于行业平均水平,2014年中期总资产周转率0.1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转战刚需,还是现在的管理模式与执行力,周转跟不上也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绿城高端品牌形象或将面临冲击。
使用绿城品牌向刚需转型,极有可能损害绿城的高端品牌形象。不管是青岛的“65折事件”,还是绿城业主对融创接手他们项目的“抗议”,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业主们对绿城品牌的“偏执”,绿城转型刚需,不排除会导致原有高端客户的流失。
另外,此次转型的言论中提到“帮助绿城业主进行资金管理,保证业主每年25%到30%的增长”,绿城如何实现这么高的收益也让人质疑,是不是会加大绿城的资金成本?这些也值得担忧。我们不清楚这次转型言论,又是宋卫平的“一言堂”决断,或者是一时的激动,亦或者内部经过充分地探讨,但我们认为转型步子可以迈得小一点,先做一些试点,寻找更加适合方向。在转型的同时,也从企业管控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那样的话我们很乐意看到一个崭新的绿城。
据悉,深圳光明荔园旧改项目申报主体汇银置业由绿城与大唐地产共同持股,该项目区位被称为深圳北部“城市心脏”,计容积建面不超21.7万㎡。
18日绿城张亚东指出,公司预期2025年达6400亿合同额,其中重资产4500亿、代建1500亿、新兴业务400亿,未来每年一位数增长就能达成。
花样年及中海等已实现了物业赴港上市。纷传已久的绿城旗下物业板块将会在港交所上市的事情似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赢商网以“年轻力商业”为主题,开启第27期『共创计划』。欢迎广大行业人士积极分享和交流优质的“年轻力商业”相关主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