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品牌入驻云南市场背后:究竟是谁在为谁做嫁衣?

赢商网云南站 记者:李桂君   2015-03-10 11:45

核心提示:招商难非单纯来自于品牌资源匮乏这一原因,单纯只是为了“招满”这个目标,其实并不是很难,但是事实上单纯的招满对于购物中心后续的运营显然不会起到好效果,在实际招商的过程中,除了招满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

  (赢商网云南站报道)随着云南商业地产发展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各种商业项目纷涌而来,但同时,盲目开发、人才匮乏、资源浪费、同质化、招商难等各类问题也随之一起呈现在了大家面前。特别是商业项目集中放量与品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让招商,成为了业内公认的一大难题。   

  招商难:不是难在招满 而是难在与众不同   

  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表明,招商难非单纯来自于品牌资源匮乏这一原因。很多购物中心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招满”这个目标,其实并不是很难,但是事实上单纯的招满对于购物中心后续的运营显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在实际招商的过程中,除了招满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   

  随着云南商业项目增加,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各商业项目都在积极寻求自身的差异化打造,而差异化的打造同样体现在招商过程中,如何引进一些人无我有的品牌,已经是更多商业项目招商中会重点考虑的目标。   

  在云南市场品牌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很多项目的招商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省外,这也让近两年来,云南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品牌。2014年,海底捞、外婆家、漫咖啡、水货、丝芙兰、Mothercare、华润万家、南翔馒头店、万达影院、树番茄等众多品牌的云南首店,都分别开门营业,与云南的消费者见面。   

  同时,很多购物中心还跳出了常规业态的桎梏,开始寻求一些创新业态品牌的引入,比如近年来在购物中心比较新颖的真冰冰场、剧院、表演中心等业态也进入了昆明,其中昆明爱琴海购物公园的世纪星真冰冰场已经开门迎客,而涌鑫哈佛中心的花样游泳表演中心、金地悦天下的艺术剧院等,将会在后续逐步开业。   

  然而,对于很多项目而言,这些独具特色的品牌并不是你想招就可以招得到,品牌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自然也需要进行很多的考量,如果项目没有优势,最终也很难走到一起。因此即便各大项目的招商团队绞尽脑汁,最终能够引进新品牌的成功率还是有限。   

  代价大:想尽办法引入新品牌  最后可能是为别人做嫁衣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将招商的目光投向省外,在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进入云南市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后来的项目可以去寻找的新品牌也越来越少,招新品牌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更为重要的是,在很多品牌的拓展计划中,并没有打算进驻云南市场,面对这一类品牌,招商难度就更加巨大了。   

  在采访中,记者经常会听到来自不同项目的负责人表示,项目中某个品牌在最初并没有打算进入云南市场,是在招商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才将品牌引入昆明。而业内人士则表示,在这些招商团队“不懈努力”的背后,往往是以牺牲了项目利益的代价,换来了一个首店品牌,这样的代价有时候往往会让人大跌眼镜。   

  日前已经进入试营业阶段的海底捞火锅,当初就没有进入昆明市场的计划,昆明广场的招商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才获得了海底捞的认可。而进入云南市场后的海底捞,除了昆明广场店外,在昆明还将计划新开两家店,以达到每个进驻城市三家店的规模。   

  与海底捞一样,很多品牌虽然没有进入云南市场的计划,但是一旦首店进驻后,第二店、第三店就会接踵而来,而这时其他的项目要在继续招这个品牌,就变得容易了很多,毕竟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最难的。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业态而言,同一个品牌在同一个城市开一家店,与开几家店的成本并不相同,往往只开一家店的成本要高很多。因此,像海底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很多项目花费巨大代价引入首店品牌,付出的成本能否收回还是个问号,更多时候还变相的为其他项目做了嫁衣,但对于整个云南的商业地产发展而言,更多新品牌的进驻能够起到推动效果,是个好事情。  

  随着更多新品牌的进驻,云南商业地产的品牌丰富度会越来越强,而对于项目而言,当花费巨大代价引进的首店唯一性优势消失后,如何进一步打造差异化,又将会是一个新问题。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