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百胜中国、海底捞、眉州东坡等餐饮头部品牌开始开快餐店、做食品工厂;另一方面,千味央厨、思念等食品供应链大佬加紧布局线下店。
部分餐企迷信麦肯系的高管,然而,中餐产品品种多、很难流程化,中餐远远比西餐复杂。“内部培养的高管不如外聘的高管”不该成为用人准则!
新老玩家争相入局,资本加持之下,疫情助推的火锅食材超市是否能真正成为消费者的长期需求,这个新兴行业能否出现下一个海底捞?
凭借针对发展夜经济的系统性打法,赢得了市场口碑、人气与销售额的三丰收,也为周边市民的夜生活提供了更具品质感的消费场景和体验。
日前,海底捞部分门店将牛肉粒更换为“味伴侣”,官方称这是为了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植物蛋白产品。海底捞股价暴跌多日,终在10日开始反弹。
海底捞再次就“牛肉粒变素”作出回应,称这是为了配合植物蛋白产品的推广。除了推出的“味伴侣”,海底捞还计划推出10余款植物蛋白产品。
海底捞、呷哺呷哺预期2020年净利大跌,Manner、时萃secre等5个品牌获融资,德克士、周六福等传出上市消息,优衣库日本全线降价9%...
疫情冲击下,海底捞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0%,跟百胜中国没法比,差点就要沦落至亏损烤鸭全聚德身旁。海底捞的跌落为何如此猝不及防?
3月1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将同比下滑约90%,而2019年净利23.47亿元,以此推算2020年净利润约为2.347亿元。
某种意义上,50后刘永好与70后张勇,代表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商业生力军,他们虽风格迥异,却也展现出许多川商的共性——低调、务实、细节控。
2月3日,海底捞宣布推出“云嗨聚·联接受”异地云聚餐服务,全球超40城共57家门店参与。大年三十、初一,海底捞火锅正常营业门店将超750家。
近日,海底捞在武汉开了第一家奶茶店,主打“DIY自制”,一杯9块9,与蜜雪冰城相当。火锅店里开奶茶店,海底捞这是想干啥?
海底捞目前浮出水面的副牌共9个,但遗憾的是,这不是9个品牌9个模式,而是1个模式9个品牌。从十八汆到制茶乐园,副牌们真的是独立发展吗?
1月8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2026年到期6亿美元票据,利率为2.15%,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将寻求票据于联交所上市。
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建议发行美元计值票据,建议发售是否完成将受市场状况及投资者兴趣所限,目前票据的金额、条款及条件尚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