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北京站报道)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年代,零售业迎来了空前的变革,再加上市场对中国经济下滑预期的共识,零售的营商环境似乎变得更加变幻莫测。
“2014年,中国零售业可谓是跌宕起伏”,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生在接受赢商网专访时,如是感慨。在国内的百货业日子普遍难挨的境况下,李生预计“未来5年的日子仍然会很难过”,将有一大批中小零售企业面临关门、倒闭的危机,或是被收购。
然而,商机往往蕴藏于动荡、变幻的市场环境之中。中国零售业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奢侈品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会呈现怎样的趋势?专业市场前路究竟在何方?在实体营商环境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商机又有哪些?李生一一解答了赢商网记者对商业零售一系列的质疑和发问。
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 李生
[关于零售业]:
曝零售业、零售企业真实处境
企业亏损面已在50%以上
赢商网:您如何看待中国零售业的现状?
李生:零售业整体上分为三大业态,首先以商业地产为主导的综合体;其次是以大卖场、百货店为主导的单店或者综合店;然后是以便利店为主导的小型化门店。
有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上销售额达到2789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9.7%。甚至,多数从事商业地产的人,对于2014年“双11”淘宝一天570亿元的销售额,仍然记忆犹新。的确,网购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实体、线上结合也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但这里面“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在线化、数据化,换句话说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传统的产业升级和改造。也就是说,老的传统产业需要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实现发展的模式变化,这已经是发展的主导趋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在的批发、零售在互联网里面的份额是最低的,只有1%-2%。而零售企业在未来的布局中,如何实现通过C2B的方式,实现互联网和产业的真正结合,这将是打通和引爆未来商业的重中之重。
赢商网:目前,零售企业的真实处境如何?
李生:我个人认为,现在百货业的日子普遍比较难挨,未来5年的日子仍然会很难过,一大批中小零售企业会面临关门、倒闭的危机,或是被收购。
目前,连锁企业平均毛利率如果低于整个行业16.5%的平均水平,就只能陷入亏损。
而现状是,我们对众多企业了解过程中发现,这些公司的基本费用就已经达到了销售额的16.5%,而且在传统零售企业加价率,即各种各样的费用收入也不过是15%-16%的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零售企业的亏损面已经在50%以上,如今的大家都在吃老本、在等候、在观望。
赢商网:零售行业面临困境,除了电商冲击之外,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生:确实,导致零售业萎靡的原因,除了外界电商冲击的存在,原因还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供应链体系束缚了零售行业的发展;其次,中国金融服务束缚了零售行业的发展。
说到底,零售行业还是一个类金融行业,如果这两个行业不能有效匹配,零售就很难发展。而国内的零售业绝大部分走的都是供应商体系,且传统零售行业与上游生产商之间永远存在着代理商和批发商。
为什么会有代理商存在?诸如全国总代、市代、地代,因为他们替零售商垫了资金,做了物流。为什么零售企业很难直接到上游采购?因为它跟上游的生产商很难对话,上游的生产商要的是现款现货。且上游生产商多是批发形态,一个品类就能生产几百万个,主要做的是小批次、多批量的买卖;而零售商做的是帐期,是多批次、少批量的买卖,35天、45天、60天帐期,对现金周转的要求比较高,决定了零售基本靠这个盈利模式才能发展,不可能保持长久的现款状态。
但如今的时局发生了变化,市场上更是没有所谓永远存在的角色,电商的出现终于把传统零售的“这层窗户纸”捅破了。电商让大家感受到价格一下子透明了,而当消费者能够直接面对生产者时,看似主要集中的价格问题实际是整个供应链的问题,而供应链问题的背后就是游戏规则问题,而游戏规则背后是金融服务问题。如此,说来说去又回到大金融的体系之中。
赢商网:行业的机遇又在哪里呢?
李生:虽然现在零售业表现出“危大于机”的现状,但毋庸置疑的是,机会仍然存在。
第一,在未来,将会有一些零售企业发展地很快,尤其是在消费力迅速崛起的四五线城市,由于受电商冲击不大,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和独立的操作系统,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小型综合性业态会向小型购物中心的方向发展。
其次,机遇还主要体现为,零售行业要从经营门店、经营商品向经营顾客的思维上转变。也就是说,传统零售业必须或主动或被动开始转型,且拥抱互联网思维,在线上线下共同去营造顾客黏性,对顾客消费者细分,进行二次挖掘。
再次,未来零售行业的发展机会,还主要来自于产业链结合,如何通过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背后的全渠道营销实现对顾客的把控。现在,很多实体零售企业也都看到并且渐渐明白,互联网发展一定不是简单的在互联网卖货,而是在互联网上引流,即把互联网经营的顾客引流到地面实体店上来发展,实现企业想要的从线上引流顾客到线下的闭环交易。在这些方面,国外做的比较好的有梅西百货、优衣库。
[关于奢侈品]:
传统奢侈品时代逐渐“老去”
通州新光天地应注意区别发展
赢商网:对于奢侈品零售,您又持有怎样的看法?
李生:对于奢侈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奢侈品行业未来趋势将走向轻奢。传统奢侈品,像LV,古驰GUCCI,阿玛尼、爱马仕、巴宝莉Burberry等等的时代逐渐“老去”,因为它们的受众大部分是40后、50后,60后,70后这些时代的。
而谈到奢侈品之余,也不得不谈一下消费者。很显然,今天的消费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对奢侈品也有了不同的理解,所以才有了很多奢侈品的轻奢副牌不断在市面上盛行。所以,奢侈品的发展首先要迎合整个市场的发展、迎合新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可以说,奢侈品在市场的表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富丽堂皇逐渐变成了时尚流行实用为主导。奢侈品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能否顺利实现转型。
赢商网:就着转型的话题,您能具体谈谈奢侈品在未来中国市场上,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李生:基于种种上述原因,我认为,奢侈品未来应该走两个主流的方向,一个方向是以(集合店)为主导的主流方向;一个是以特色店为主导的方向;另一个是互联网轻奢品牌的创立。
集合店的方向类似于像H&M,还有IT、it这种主流的方式,面积大约2000多平方米,吸纳的品牌能有十几个,涉及的品类也很多。轻奢品的发展特点主要是流行特色,周转快速、差异化强等等。
另外是独立门店的模式,即独立品牌以单店的形式存在,现在大量的大品牌都在做子品牌,主要针对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
第三,互联网品牌也成为了轻奢品未来的主流方向。如今,网上诞生的的品牌女装等等,未来也要打造所谓的中国式的、比较有市场价值的品牌影响,这样品牌可以说是互联网孕育而生的,而不是实体店的品牌被简单地搬到了互联网。
赢商网:在奢侈品经营之中,北京大望路新光天地可谓是一处可圈可点的商业。就在这个项目的东侧的通州,一处新的新光天地正在兴建之中。您看好通州这个项目的后市发展么?
李生:通州及往东方向的燕郊住有大量在国贸CBD工作的人群、再加上通州有北京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引进环球影城也将会引发商业集群效应的诸多因素。从这些较为积极的角度看,应该说它还是有生存和生长空间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通州的新光天地要抓好区域消费人群的层次和设置好产品结构,还要跟大望路的项目应该有所区别。
[关于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越来越没落或成宿命
北京不具代表性
赢商网:新年前后,关于北京大范围清退专业市场的声音再起。更有甚者,中关村e世界、朝阳门百脑汇等专业市场不断被曝歇业。您如何看待专业市场的这些状况?
李生:其实,就纯粹的专业市场而言,北京专业市场显然不具有代表性,这里面夹杂了太多北京城市规划对商业布局的政策因素。
但回到单纯的专业市场上来看,其未来的发展越来越走向没落,似乎也成为了一场宿命。专业市场要想不没落,就必须是一种产业集权似的规模。例如,日本东京原著海鲜批发市场,到今天已经上百年,而且是东北亚一带一路的特殊地区。
再看中关村e世界、朝阳门百脑汇等电子化市场,因为其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很容易被复制模仿,竞争优势不强,再加上成本相对不高,最容易在电商上销售,也就导致了实体电子卖场出现了种种状况。
赢商网:专业市场的未来出路呢?
李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专业市场必须转型。
我接触的市场非常多,例如,以专业市场较为发达的广州为例,很多市场现在都已零售化,以前主要是批发,随着商圈占了市场客户近一半的销售额。
此外,广州传统的服装批发市场生意也比较差了,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回流,大量的打工族不见了。
还有深圳,那里的产业园区闻名全国,但本来有一百万工人的园区现在也只有十万了,工业不存在了,产业工人不存在了,消费人员也就不存在了。
但义乌就不太一样,它是基于国际贸易的,它真是一路一带,这是一个大的集群。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新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成为商业重要的议题,也促使望京华彩商业中心下定决心开启全面升级。
本期《赢商对话》邀请到合生商业集团首席品牌官张西,分享她对商业地产发展之所思所想,以及行业洞察和探索。
作为空间内容运营领域的新秀,共享际始终在思考如何为都市年轻人提供更多样性的共享型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