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谈SOHO中国:不转型估值会打折 3Q未来要上市

正和岛内容部 作者:吴璇   2015-09-01 09:16
核心提示:在潘石屹看来,房地产作为重资产行业,越来越不被看好,SOHO中国如果不转型,估值必定被打折。小空间、短租形式的SOHO 3Q应运而生,在第一批1000个座位爆满之后,潘石屹又开始筹划新的玩法。

  在潘石屹看来,房地产作为重资产行业,越来越不被看好,SOHO中国如果不转型,估值必定被打折。所以,他希望与互联网结合,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实现轻资产,这样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活下来。于是,小空间、短租形式的SOHO 3Q(以下简称3Q)应运而生,在第一批1000个座位爆满之后,潘石屹又开始筹划新的玩法。以下为访谈精编:

  问:是什么促使SOHO中国向互联网转型?

  潘石屹:SOHO中国本来是一家传统的重资产的房地产公司,股市泡沫时,我们的股票跌得一塌糊涂,净资产打了将近五折,其他同行有的更惨。其实,不只是房地产,很多重资产的行业都不被看好,而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却估值很高。于是,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互联网结合?观察过程中,我定了三个原则:听政府的话,不和市场较劲,向美国学习。

  在美国,近两年发生了一个特别大的变化。举个例子,我们在美国也有物业,麦肯锡总部在里面租了20层,15个人配一个位置。三年前,大概利用率有70、80%,现在利用率不到50%。所以,灵活的移动办公是一种趋势。

  从2013年开始,我们看了200家互联网公司。不是看有没有投资机会,而是关注在互联网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如何打造合适的空间?这一代创业者的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原来我们定的空间比例是隔间占60%,开放区域占40%,后来发现更多的人愿意坐在外面(开放区域)。

  问:SOHO 3Q项目何时开始的?目前赚钱了吗?

  潘石屹:2014年8月,我们开始在北京的望京SOHO和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做试点。到今年2月,装修完毕,进入试运行,一共1000多个座位。起初,北京和上海差异非常大,北京5月就差不多租满了,但上海出租率却在30%-40%徘徊,直到上海市政府的领导去考察并积极推进之后,也爆满了,还有公司在排队。虽然,目前3Q还不赚钱,但我认为这个产品还是比较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进来的都是小企业,但几个月时间,很多成了大企业,完全出乎意料。创业者聚在一起聊,就不容易犯错误。

  问:确实,初创团队往往比较小,但扩张会非常快,今天3个人,一年后300人。SOHO 3Q可否满足这种办公需求?

  潘石屹:如果我们只有一、两个项目的话,整个弹性就非常小。比如“小红书”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由于它成长太快,需要更大的办公区域,我们只能与其他客户协商,把他们安排位置更好、设计更漂亮的办公地点,并且给予一些免租期,最后才得以解决。不过,当我们的数量越大,这样的问题就越好解决。今年3Q将开放10000个座位,到2017年,计划是10万。

独家|潘石屹:别再叫我房地产公司

  ▲ 望京SOHO 3Q内景

  新玩法:0元起租,“众包”销售

  问:3Q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潘石屹:进行互联网升级,10月份正式推出。我们第一批设计了五个产品,座位数和租期不同。

  玩法上,一是0元起租,由市场定价。其实,10年前,SOHO中国就做过“无底价竞拍”,不过是线下形式,交保证金,开拍卖会。今天是互联网化,能聚集更多的人。租客少,一块钱你就可以拿走;要是抢得不得了,一万块钱,也不怪我,最后会到一个均衡的价格。第一次拍卖最好是一块钱(成交),一下子成为新闻事件,能吸引更多人过来“占便宜”。

  二是“众包模式”做销售,百分之百地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任何人通过网上注册后,就成为我们的销售员,自己租或者推荐客户成单都可以获得佣金。这是受高德地图的启发,高德地图为了实现数据精准,需要很多门牌号,于是将门牌号采集工作众包出去,任何人拿手机拍摄门牌号并上传给高德,便能获得10-200元不等的佣金。我们是一样的道理。

  互联网这块,我们请了几个明白人。比如,我们聘请了原高德地图CTO(Mark)担任CTO,负责整个3Q网络系统的研发;邀请资深互联网人士成为独董,如原腾讯CTO熊明华、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投资家孙强(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的董事总经理)等。他们是SOHO互联网转型的智囊团。

  问:这个思路的灵感也是像美国学习的成果吗?

  潘石屹:恩,对我震撼最大的是两个公司,Uber和Airbnb,是具有颠覆性的。一台车没有,一间房没有,却调动了全社会的资源,用技术把很多问题解决了。社会进步得靠突破,(消除阻碍)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有和3Q类似的项目,但是我们的租客是各行各业的,而他们的租客都是一个行业的,有同行,也有上下游的。

  问:除了提供工位,还能给他们提供其他资源吗?

  潘石屹:活动。我要求一天一个活动,有小型沙龙,主题不限,也不局限于租客之间,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认识,互相交往。(作者注:另有“潘谈会”等形式的论坛,邀请雷军、俞敏洪、李开复等大佬与创业者互动,为资本和创业者搭建桥梁。)

  问:您是否考虑做创投基金或者孵化器?

  潘石屹:我就做办公平台,隔行如隔山,我判断都是错误的。你看成长最快的公司,进来的时候我都不看好。

  未来要上市,别再叫我“房地产公司”

  问:会与其他开发商合作吗?

  潘石屹:这个年代一定是合作的年代。我们不可能为了一个项目,占用所有SOHO的办公楼。一定是和开发商合作,我们不用再买楼租楼,而是帮他装修、出租、管理,然后分成。这样既解决了他的空置问题,又把SOHO变成了轻资产的公司。而且像万科、万达、SOHO等,这些公司在过去二十年建房的速度快得不得了,到今天为止是什么局面呢?我初步估计了一下,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左右,是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办公空间,更是过剩,二线城市空置率超过40%。如果你问SOHO中国今年还建多少房子?这个活我们不干了。一个好的商业一定要拾遗补缺。中国的开发商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你现在建得越多,越是污染,越是浪费。如何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我们这一代开发商最重要的任务,一个潘石屹远远不够。

  问:这种策略是否也是出于应对经济下行的考虑?

  潘石屹:重资产的就怕经济突然停下来,所以我们要找合作伙伴,轻资产化,风险都各自承担一些,危机真来了,也都是伤点皮毛,谁也不会死。

  问:跟其他类似的公司比,您觉得优势在哪?

  潘石屹:第一,SOHO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么多年,建立了与开发商的信任感,不会担心我们捣鬼;客户对我们的物业管理总体上也是满意的,我们很善待客户。在中国的房地产公司里面,我们公司不大,影响力却一定能排在前三位。

  第二,我们在钻研产品上精益求精。我们在中国大规模建造“扎哈”(风格)的建筑,为了保证质量和风格的统一,储备了一批设计师、施工单位、装修单位,现在培训出来5家,还是少。我们物业使用的设备、家具全是最高品质的,很多做联合办公的创业空间以我们为学习样本。

  问:3Q未来会上市吗?

  潘石屹:当然,只能朝着这个方向走,这都不用想的。重资产都是五折、三折的打,我何不把一个轻资产的放在另一个篮子里。现在说你是房地产,你永远就跟恒大、富力放在一起;我放在这边的话,就跟WeWork、Airbnb、Uber在一起。

  问:就是玩命儿跳出来?

  潘石屹:而且跳就要一下子跳出来。估值也会高很多,而且给人有想象空间。

  问:您认为为什么传统企业很难向互联网转型?

  潘石屹:是“人”的问题,思维不对。比如,这样的项目以前需要线下的几百个销售员,还要有总监、副总监等很多层,人越多,效率反而越慢。而现在3Q一共就几十个人,直接向我汇报,“众包”的销售队伍也是平行化管理,队伍在一天之内可以迅速扩大,这就是互联网和线下的区别。有人说跟全员传销是一样的。我说正好相反,传销是分级别的,有上线,很容易出问题,信息传递也不准确。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正和岛内容部 作者:吴璇,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