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客运码头开演歌剧《茶花女》 音效堪比剧院

文汇报 作者:李婷   2015-10-12 09:10
核心提示:“北外滩景观歌剧周”首场演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在位于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码头唱响。这是国内首次在歌剧演出中引入四维全息声技术,其在空旷露天制造出的堪比剧院的音效为观众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观众在岸上,演员在船上,舞台背景是陆家嘴高耸的摩天大楼……昨晚,2015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外滩景观歌剧周”首场演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在位于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码头唱响。这是国内首次在歌剧演出中引入四维全息声技术,其在空旷露天制造出的堪比剧院的音效为观众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座位有限的室内音乐会,户外音乐会的辐射范围显然更大,因此,户外音乐会的品质一旦得到提升,必然对普及歌剧具有不小的帮助。歌剧不仅要做精品还要做普及,利用四维全息声技术提高户外音乐会的质量,是让更多人走近高雅艺术的新尝试。

  音效媲美剧院

  露天演出,音效是困扰乐界的一大难题。昨晚的演出由指挥家许忠执棒,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伴奏,意大利、上海两地歌剧艺术家主唱,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舞剧团同台献演。记者现场感受后发现,即使身处户外,观众所听到的音效也不会因为所在方位的改变而变化,无论身处哪个位置,所获得的听觉效果都堪与剧场相媲美。

  

  景观歌剧《茶花女》整台演出都在北外滩国际客运码头的一艘游船上进行,浦江对岸的陆家嘴高楼成为舞台背景。

  这样的音效从何而来?秘密藏在四维全息声技术之中。这是一种基于波场合成理论还原声波物理结构的革命性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户外重建一个声场,运用现场实况拾取的麦克风信号,经过实时的计算处理,还原重建各个声部在音乐中的位置,得到宛如置身于歌剧院的效果。为演出提供技术支持的相关负责人邹四维告诉记者,本次演出一共动用了307只音箱,108个麦克风,为的是在户外打造一座没有墙的歌剧院,把最真实的声音还原给听众。“2012年我们曾在悉尼海港做过一场露天的《卡门》音乐会,这次的规模是当时的6倍”。邹四维透露,四维全息声技术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精准定位和还原任何“点声源”或“面声源”的声音,使听音区内再无“皇帝位”,不管坐在哪个方位,音响效果都一样好。

  舞美独树一帜

  在昨晚歌剧《茶花女》的演出中,观众在感受优美唱段的同时,也被独树一帜的舞美风格所震撼。主办方从意大利请来了歌剧名导马可·卡尼蒂,他率领部下为本次演出量身设计了舞台布景。整台演出都在黄浦江边一艘91×28米的露天游船上进行。卡尼蒂将两岸大楼玻璃元素糅入其中,绕舞台一圈放置了7个巨大的玻璃酒杯,每个有6米高。

  卡尼蒂认为,在黄浦江畔上演景观歌剧的理念,就像是意大利人在古罗马圆形剧场上演戏剧,这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不过,虽然都是露天演出,意大利维罗纳的圆形剧场再开放,也有建筑物保护音乐与观众之间的“亲密性”,而在黄浦江的游船上演出,没有任何建筑来保护这种气场,而《茶花女》又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如果真的把一个客厅、舞厅的场景搬上船,反而与其身后的天际线比起来显得格局太小,因此难度更大。“浦江景色中高楼大厦外墙的玻璃是一个很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玻璃是强而脆的,正如茶花女的命运。”卡尼蒂告诉记者,事实上,在舞美设计中正是对玻璃元素的巧妙运用,契合了剧情的发展,烘托了悲剧的气氛:演出开场是一场聚会,正是举杯高唱《饮酒歌》的时候;剧终,茶花女过世,这些顶天立地的酒杯破碎一地……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的重头戏,本次景观歌剧周包括三场演出、两场讲座论坛。继昨晚上演《茶花女》之后,10月16日、17日还会上演世界经典歌剧序曲专场音乐会和中外歌剧咏叹调精粹音乐会。两场讲座则将汇聚国内外各大歌剧院、音乐行业代表,梳理中外歌剧发展脉络,为上海歌剧事业共谋发展新思路。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文汇报 作者:李婷,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