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来,中海的人事变化成为这家房企最精彩也最容易失控的一面。正当总裁陈谊辞职事件引发的震荡余波尚未散去的同时,另一则更为低调的消息又勾起行业对中海过去辉煌时光的怀想。
1月20日,中国建筑发布公告,因年龄原因,中海前任主席孔庆平不再担任中国建筑副总经理职务,同时,曾肇河、陈国才也因年龄原因与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特别强调三人去职后,曾肇河、陈国才、孔庆平均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当中,最惹业内人士关注的就莫过于两年前刚刚卸任中海主席之职的孔庆平了,而正是他任中海地产主席期间,带领着中海进入千亿房企俱乐部。
无为而治的孔庆平
可以说,孔庆平的职业生涯全部奉献给了中海。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孔庆平于1957年生,其持有哈尔滨建筑大学工学士学位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并为英国特许建造学会的资深会员。
孔庆平于1982年加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987年派驻香港,1997年担任中国建筑当时的附属公司中国海外建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自2001年起为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于2005年3月22日起,获委任为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并继续担任行政总裁,2007年6月孔庆平不再兼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职位。
于2013年8月5日孔庆平除了担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的主席以及中国建筑若干附属公司的董事外,也为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的荣誉主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若干附属公司的董事。
2013年8月6日,孔庆平不再担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职位,并由此卸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主席职位。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当时中海地产公告披露,孔庆平因在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有任职,且其内部分工有调整,及考虑公司更长远发展支持年富力强者之上位,实现集团董事局新老顺利交替,决定辞任执行董事一职,同时因此卸任公司主席职位。孔庆平与董事局并无不同意见。
孔庆平虽然辞去中海董事长头衔,但仍有中海母公司中建股份的副总裁和中建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的身份。
观点地产新媒体翻查其过往履历,孔庆平从1987年就来到中海发展,凭借丰富的企业事务、建筑工程及物业发展管理经验,带领中海逐渐从一个建筑承包商向房地产商转型,以承建、地产、基础投资这三驾马车,保持了中海的高速发展,也给中海系打上了深深的孔氏烙印。对于孔的离任,中海董事会使用了“卓越领导和历史性贡献”这样的词汇来高度评价。
可以说,孔庆平一手打造了中海这艘房地产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口碑的企业,中海备受业内人士推崇的财务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工程水平等,也和孔庆平的主导大有关系。
尽管孔庆平在离开中海时对外自谦,称“自己在中海地产任职期间一直都是无为而治,很多工作基本由其他管理层去做”,但事实恐怕也并非完全如此。
一组最简单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2005年,孔庆平正式上任中海地产主席之时,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95亿港元,而2013年其离任时,当年中海的年销售额为1385亿港元。按此计算,在孔庆平担任中海地产主席的9年之间,其成长了1358%。
同时,中海的毛利率水平十多年保持在33%-35%之间,在业内也是较高水平。
种种数据,足以说明为什么中海前任主席孔庆平两年前宣布退居二线,如今更是彻底退休一事,会如此受到行业的关注。
接任者郝建民和中海系整合
接任孔庆平中海主席职务的,就是此前的执行总裁郝建民。
从郝建民的简历来看,其和孔庆平的职业轨迹,几乎一模一样。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郝建民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1987年其加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989年被派驻到中海。1997年,郝建民也开始担任中海附属公司董事之职,之后一直在中海的管理层担任职务,直至2013年接任中海地产主席职位。
但和前任不同的是,孔庆平成为中海主席之时,其只需专心带领中海发展即可,而郝建民走马上任之时,还收到了孔庆平的一份临别大礼。
2013年8月5日,中海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拟将旗下中建股份房地产事业部、中国中建地产有限公司及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的房地产发展业务注入中海地产。
2015年3月24日,中海发布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中建股份拟将其持有的30个相关物业项目正式注入中海地产。中海地产为此次收购共支出338亿元。
至此,中海以及母公司中建系之间的房地产业务整合,历时20个月宣布落定。
但事情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在中建股份将地产物业注入中海之后,人事、管理、架构等调整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事实上,当时便有业内人士预言,中建央企背景浓郁,而中海地产很早就已经市场化,整合起来难度大于一般民营企业。
中建集团对于旗下房地产业务的整合早有想法,并一度展开行动,但无奈中建各工程局、院等“实力型诸侯”,并不愿意让出房地产业务,导致虽成立了中建地产平台,却也一直无法推进中建的房地产业务顺利整合。
因此,在中海宣布要与中建进行地产业务整合之时,已有分析人士表示,收拢三国四方的中建诸侯,需要一个更有掌控力的人物出现。
自谦“无为而治”的孔庆平看起来并没有成为这场大整合的直接推动者,而是选择隐身二线。
在观点地产新媒体和中海管理层此前的多次接触中,郝建民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不多言,白净,气质儒雅内敛。
但从这两年来看,在中海及中建整理一事上,郝建民的“霹雳”个性得到更多的展现。
曾有中海内部人士如此对外表示,“2013年底到2014年初的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合并事宜,内耗也甚是惨烈。”
不过,在这场“惨烈的内耗中”,郝建民中海地产主席之位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是从中建地产过来的总裁陈谊、此前和郝建民资历差不多的原中海各大区负责人先后离场。
截止1月19日中海宣布总裁陈谊辞职,这一年多来,中海陆续离开的高层包括包括原集团副总裁、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海、中海宏洋助理总裁范逸汀、执行董事郭勇及阚洪波等。
而有内部消息透露,和陈谊一起从中建入职,目前担任财务总监的肖喜学也已经提出了辞职,获批以及对外公布只是时间的问题。
“郝时代”下的内忧外患
对于一家处于激烈竞争行业中的企业,人事动荡、管理层不稳定对于公司所带来的影响是剧烈的。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曾经发展好于苏宁的国美,正是因为管理层的内斗丧失了后来的发展,苏宁把握机会反超成功;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在经过8年最美好的时光之后,2015年也因为人事动荡而“祸事”频发,埋下内患。
其实,就在内地房地产行业里,也不乏这样的先例。
最近的一则或许就是金地。2010年,金地曾发生过一次极大的“人事地震”,并引发了圈内的轰动。当时,曾为金地“三驾马车”的集团副总裁、上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汉忠和和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相继离职。
而这次人事地震极大的影响到了金地后来的发展和业绩回报。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统计,2010年金地销售283亿元,2011年金地完成300亿目标,2012、2013和2014年,金地的销售金额分别是342亿、450亿和490亿元。
虽然此时的金地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但这几年和曾经被业内人士并列提及的另外三家企业万科、保利和招商相比,不管是在销售金额还是企业规模上,金地的发展显然受到了较明显的影响。
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中海近年的发展出现了停滞放慢的势头。
2013年,郝建民接任中海主席之时,公司销售金额为1082亿元,按照观点地产新媒体当年报告统计,销售金额排在全国房企第五名,碧桂园和恒大在其排名之后。
而2015年,从目前已经得到的数据显示,恒大销售金额已经突破2000亿元,中海排名降至第六,仅比后一名碧桂园销售金额领先不足百亿元。
这样的比较或许还不够直观。在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做的2015年地产行业区域城市调研中,中海部分区域城市销售增长遇阻发展变慢的情况更为明显。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东是中海销售的主战场。在南京和杭州,中海曾和万科、保利不分高下,但2015年中海在南京和杭州两个城市的销售业绩,已跌出前十,而万科在杭州排名第三,保利在南京排名第四。
至于在其他包括京沪广深、成都、重庆等在内的内地楼市重点城市中,中海最好的成绩是在北京,销售排名第七。
显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原因。近日有分析就指出,中海目前的发展放缓,或者就与郝建民上任之后的组织改革有关,将此前中海实行多年的区域管理制度改为了总部集权的垂直管理。
据悉,2008年之前,中海采取的是“总部——分公司”的两级管理模式。2008年以后,中海地产开始实施区域管理制,将全国市场划分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西北区等几大重要区域,区域公司得到总部较大的放权。
按照区域划分,时任总裁的郝建民直接管理的是华北区,而其他几个大区,特别是华东、华南区则不在郝建民的直接管辖内。
分析认为,郝建民接任之后,要将中海分散的权利收回到主席手中,对过往管理架构的调整就志在必行。因此,其上任后中海把公司分为了三大块组织体系,即销售公司、工程公司和地产运营公司,三家公司各司其职,由总部直辖。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彼时对于中海管理架构的调整,曾有业内人士评论,“这表明它将追求更快的高周转模式,工程的进度效率、质量因此得到提升。中海的营销费用一直较低,这次改革,可能使其加大营销力度。”
但如今看来,事实似乎并没有朝当初预想的方向发展,反而由于团队重新组合的原因,引发了很多人事动荡与变化,而这样的苦果在2015年充分显现。
事实上在房地产行业内,有部分市场人士就认为总部集权的组织架构并不有不利于企业快速发展,该部分人士认为“中央集权管控模式难以完全有效管控地方的各个开发环节和流程。传统上的严格审批制度效率较差,审批流较长,大量审批都要归于集团,集团忙不过来,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竞争下需要快速和灵活多变的要求,过分风险控制和中央集权导致地方没效率,错失战机。”
现在,随着前主席孔庆平的彻底“归隐”,中海新一代掌门人将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再现曾经的美好时光,显然仍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9月24日,岁宝百货披露,郝建民将辞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董、黄雪蓉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杨题维被重新任命为董事会副主席。
赢商晚报|第038期,今天的要闻有:中国12强城市上海、北京最具竞争力;曝中海旧将郝建民将加入岁宝集团;天猫跨境新零售首店开业……
中海地产不平静的2016:从年初陈谊离职到郝建民出走再到颜建国重归,引发了业界对于中海“集权”模式的深度思索;3月14日宣告并购中信...
2016年,中国商业地产新零售、万达商业退市、轻资产化发展等事件、话题热度不断,赢商网独家梳理、解读“2016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
4月26日,陈启宗正式卸任恒隆集团与恒隆地产董事长,其子陈文博接棒。陈文博表示,上任后也会主要发展高端零售,重心也侧重在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