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大转型要来了:想把自己变成一家投资集团!

房地产战略家 莫凡/文   2016-02-25 10:19
核心提示:大家都在转型,方向一致的瞄准越来越轻。这么大的万科怎么办?怎么快速的轻起来?那就是,转型成为投资公司!

  万科的大转型终于要来了!

  春节前夕,万科高级副总裁、广深区域总经理张纪文集合下属各一线公司领导层召开闭门会议,如是宣布:“广深区域在2016年要逐步展开团队公司化的变革,我们计划把区域范围内所有地方公司的设计部、营销部、工程采购部和成本部从万科剥离出去,以团队为单位创建各自独立的公司。未来,万科只是这些公司的股东之一。” 

  参会者称,张纪文的意思是,除区域公司外,广深各地方公司设计口、营销口、工程口、成本口的员工从此都不再是万科员工,所有部门团队将从今年开始自立门户。

  譬如,厦门万科设计部的员工很快就会整体离职,成立厦门万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大股东为万科,但工作编制不属万科,工资不由万科发放,业务也不局限于万科,而是全面对外接单。 

  莫老爷粗略估算,此次变革涉及万科在编、不在编员工上千人次。广深区域下设11家分公司,包括广州万科、深圳万科、厦门万科、南宁万科、海南万科、东莞万科、佛山万科、中山万科、珠海万科、长沙万科。其中,仅深圳万科需变动的员工数便达240人,分别为设计部员工数35人,营销部50人,工程采购部130人和成本部25人。

  “万科这是要把自己变成投资公司的节奏啊!”内部员工认为,广深区是万科最优秀的区域,一年的产值是全集团的1/2,向来也是先锋区,如果此举干的漂亮,不排除其他区域效仿的可能。这么一来,万科就要变成一家轻飘飘的投资集团了。

  在广深区设计口的高层会议上,张纪文的副手丁健把这次转型称为:“一件对万科具有深远意义的事!”莫老爷还看到了丁给设计高管们布置的春节作业:“思考三个问题,节后给出答案,它们将影响到区域产品团队未来一年的工作方式。”

  三个问题整理自万科内部文件:

  1、大家是否有跳出舒适区的意愿和勇气?

  2、我们的产品团队变革为设计大总包(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公司),是否有独立操作及运营的能力?

  3、如果各公司产品团队实现公司化,我们将如何准确衡量工作业绩?是否敢于和公司业绩对赌?

  现在,春节已过,但据莫老爷了解,因为变革的细则尚未出台,大部分团队迟交作业,处于观望状态。不过,万科领导催促,一切需赶在四月份前落地。

  万科团队公司化的用意何在?与多位接近内情的员工深聊后,莫老爷做了3点 总结~

  1、提高竞争力:扔回市场里,让市场去检验各独立公司的存活能力。

  以剥离设计口为例,张纪文对内宣称,这叫“万创复活”。

  混得久一点的业内人都知道,万科早年的设计院叫万创,它的厉害在于不管项目拿在多三四线城市的郊区,不管产品类型如何多变,万创都能“绝地造奇迹”。万科城市花园、金域蓝湾、东海岸、万科城、第五园、十七英里、天琴湾等行业标杆项目,都是万创留给万科的“浓墨记忆”。不仅张纪文,原万科高级副总裁徐洪舸、副总裁肖楠都出身万创。遗憾的是,这支技艺精湛的队伍早已在江湖上没有了传说。

  内部员工表示:“集团领导认为,这几年地方公司过于安逸和舒适,继续这样下去会失去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力。先让一线公司的团队公司化,再把它们扔回市场里,各地方之间才会发生竞争关系。这个活如果深圳万创干不好,就等着被广州万创、珠海万创、佛山万创们抢走饭碗吧。这是万创复活的核心。”

  2、转型轻资产:变成一家纯粹的投资公司。

  花样年早就不做开发了。潘军去年年初就说:"不要再叫我们房地产开发商,以后我们不推花样年住宅,只推以服务作为住宅的标准的彩生活住宅,向轻资产转化。”

  万达也在火速的“去地产化”。半个月前的万达年会,王健林把今年的地产销售目标下调至1000亿,相比去年逾1600亿的成绩,降幅近40%。

  大家都在转型,方向一致的瞄准越来越轻。这么大的万科怎么办?怎么快速的轻起来?那就是,转型成为投资公司!

  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万科上海区域公司早就这么干了。去年七月,上海区产品管理部门整体被撤销,所有员工化身万科外部事业合伙人,新成立的设计公司万科占股40%。莫老爷打听到,该公司的营销团队随后也已独立出去,两家公司至今都运作良好。

  3、提高抗风险能力:抵御野蛮人。

  据说,抗击宝能是大变革的最主因,大家可结合网上的报道《王石:万科重组已有时间表》自行分析。

  万科最宝贵的是什么?是认!是各地方公司不同口子的团队!就算被某些公司恶意收购成功,结果也只是让对方得到钱而已,万科完全可以集合剥离出去的团队公司另起炉灶,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狼狈。

  剥离能成功吗?万科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件事尚存的变数还很多。目前了解到已自立门户的团队有广州万科工程部、厦门万科设计部等。一些预备剥离还未剥离的团队也提前接起了外单,为新公司积累生意,如厦门万科营销部。

  问及几位基层员工是否愿意放弃万科编制,大部分表示还在等待最终细则。如何与公司业绩对赌?个人如果占股新公司?等等问题都是他们迫切想知道的。也有员工对此表示失望:“万科出彩的文化是各部门协作的团队文化,现在都被拆散了,肯定会增加隔阂,只剩下项目发展部(投资拿地)和财务部的万科不会再有‘大家’的感觉了。”

  莫老爷认为,尽管这不是裁员,但可以预见的是,难免掀起一场大跳槽。万科深圳公司总经理周彤在内部说了一段很应景的话:“大变革时代,我们都站在在风口上,如果把握不了风的方向,那就管理好自己,不管被风怎么吹,都能让自己不受伤、甚至借风成长,那就足够了。要做一个破风者,逆风时能前行,顺风时能向上。”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房地产战略家 莫凡/文,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