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这种危机感,很难成功。国美30年来一直居安思危。”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如是说。而如杜鹃所言,这艘行驶了三十年的商业巨轮,正在努力朝着新的方向航行。
1987年,是国美控股集团的原点。这一年,诞生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品牌的先行军,在过去的数年间,强大的生命力让国美拥有了最为密集充裕的线下销售网络,彼时,线下市场掌握着话语权,足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努力扩张,是很多企业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正如凯文.凯利所言,变化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
潜移默化间,互联网对行业的改变以及渗透在被人意识到时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可怕”,行业巨变所带来的危机感左右着每一个企业。如同突如其来的海上风暴,巨浪袭来,失控之下,寻找到新的航线更为关键。对国美来说,这条全零售生态圈的战略,犹如灯塔,指引其转型必须坚持的一条路。
信心源于稳健
被互联网创业大潮推动的整个行业,蕴藏着机遇与躁动,新概念新技术每一天都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资本追逐之下,行业似乎已被划定为:传统与非传统,传统行业被打上了落寞的标签,而新经济行业在资本角力下风光无限。
一时间,转型是被最多谈到的词语。大部分传统行业都在寻求重生之路,都希望能踏上这辆新经济发展的快车。但欲速则不达,对于企业来说,转型,时间比速度更重要。此时的国美,如履薄冰。在转型之路上,业绩的稳健是国美坚持的根本。但身处已挤满竞争者的互联网市场,“后来者”国美并不甘于现状,通过努力上演了一场场“弯道超车”的好戏。
今年初刚刚公布的2015年业绩数据显示,国美控股集团总资产达到1278亿元,同比增长9.1%;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5%;全年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30%。而在3月底发布的国美电器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逆势实现连续十二季度同比增长,财务指标领先行业水平。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511.8%。至此,国美除了进一步验证了以全渠道战略的领先优势和强劲动力,更是重新找回了久违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在,国美在互联网时代下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转型创新之路。
全零售生态圈下的场景
对国美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命题。电子商务对于零售行业的冲击已经彻底颠覆了游戏规则。正基于此,在年初举行的2016年战略大会上,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发表了长篇讲话,在她看来,国美必须主动出击。“再好的东西放在手里不会用也没有价值。”在新的行业竞争态势下,转守为攻的国美控股开始不断变化着自己的“打法”。
当下,智能化被世界范围内的零售巨头们视为下一轮竞争的焦点,几乎全产业都角逐在智能硬件新战场。在国美控股年初公布的六大业务板块中,智能家居、智能手机两大板块直指智能硬件。在杜鹃描绘的蓝图中,通过智能硬件的布局,国美控股将创建“硬件制造+平台开发+内容运营”三位一体物联网智能产品研发平台,实现从各品类联网、单品类自动控制,到智慧管家自动控制,直至社区、商店、医院等生态圈的交互应用,通过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生态,最终构建国美全零售生态圈。
去年以来,国美的业务链条正在向各个维度延伸,包括收购中国星文化、进军娱乐产业,宣布打造国美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等等。对于当下大热的VR产业的卡位,国美也没有放松,近期,国美先后与HTC Vive、暴风魔镜达成战略合作,在全国主流城市旗舰店开设移动VR体验区、PC端VR体验区以及场景式VR体验区。以VR的全面引入,快速推进实体门店的应用式场景的改造,再一次让消费者重新回到了门店。
未来,凭借智能制造、智能手机、互联网金融、社交电商、商业文化地产、大健康和文化等六大业务板块,国美的全零售生态圈战略也将引领这艘商业巨轮继续前行。
广州琶洲电商区最后一宗商业用地。最终由广州市鹏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国美控股集团广州有限公司以底价9.86亿元拿下该宗地块。
国美电器门店大量关闭,部分被竞争对手接盘,集团毛利也由18.19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74亿元。
面临新零售行业趋势和政策力挺下,国美电器直接推出的“6+1”的“新零售”转型策略,宣布进行一场融合线上、线下渠道的“新零售”转型。
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也必须深入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
万科收购印力集团股份,印力集团华南区五城联动,推动商业资源区域整合,战略重心逐步向北方转移...2016年,印力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线下直营门店继续减少,由2022年的163家减少至143家;相反,线下经销门店则同比增加14家至44家。
阿里旗下银泰、高鑫零售、盒马均被传出要卖身,京东持续加码线下。对这些大厂而言,战略和抉择不会一成不变,如何活得更好才是永恒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