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之争在宝能、华润、恒大先后加入之下愈演愈烈,而前景也更加模糊,万科核心管理层的去留偏向悲观。在8月22日的业绩会上,万科总裁郁亮罕见地并未出席。同日下午在香港业绩会上万科执行副总裁孙嘉坦言,若万科股权事件发展到有一天管理层无法克服的困难而选择离开,希望大家理解。
国际投行和信用评级机构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万科的动向。8月23日,标准普尔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标准普尔首次调低万科的评级展望至负面,以反映公司主要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加剧,或最终减弱万科稳定的业务执行力以及良好的财务纪律。
而由于看不懂万科控制权之争,在去年以来一直处于观战状态的国际资本和机构投资者,正在悄然减持退场。
评级展望被下调
8月23日,标准普尔发布公告称,将万科评级展望修正至负面。
其主要理由是,股权之争对公司和管理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且解决方案不明。而近期恒大的介入进一步增强了不确定性。
标普认为,2017年3月的董事会重选是一个近期的风险,宝能要求罢免董监事的提议增加了2017年3月重选后董事会构成改变的可能性。新的董事会可能改变公司管理层、战略、业务方向等。
如果管理层被替换,更激进的股东控制公司,万科的评级将会调减。在此情况下,公司的声誉、稳健的执行历史、强盈利能力以及好的财务纪律均会被削弱。
报告认为,万科的财务状况、销售状况和稳定的杠杆水平依然支持目前评级,但如果公开争议继续升级,负面影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和财务。
万科2016年半年报显示,股权事件已对公司运营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2016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实现强劲增长,但是新获取项目及新增合作开始放缓,部分境外银行和基金也放缓合作和银行信贷。
对此,万科向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回应称,“公司已注意到标普有关报告。标普维持公司BBB+的信用评级不变,此次下调的是评级展望。我们将密切关注评级展望变动后的市场反应,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沟通,希望短期内不会给公司融资带来负面影响。”
万科还表示,股权事件延续至今,已经对万科的经营管理产生明显影响,也令公司合作方信心受损。管理层将竭尽全力、排除干扰、稳定经营,加强和股东的沟通,也衷心希望相关各方能够以公司发展大局为重,为股权事件寻找到妥善解决方案,使公司重新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部分国际机构减持
事实上,始于2015年7月的万科股权之争在引发国内强烈关注的同时,早已引起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关注。
6月底,宝能提出罢免万科董事会全体成员后,穆迪和标普均发布了相关报告,警示该罢免提议对万科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后,针对股权斗争或将导致管理层的变动情况,高盛、麦格理、瑞信等多家投行下调了万科A/H评级。
瑞信于7月12日发表报告,将万科A重新评级为“跑输大市”。瑞信指出,万科若有任何专业管理团队离开,都将会是灾难。万科管理层的不确定性,是拖累万科目标价的重要因素。
同期,摩根大通亦在其报告中表达类似观点:“更换管理层意味着摧毁万科最大的优势”。摩根大通认为,任何可能改变万科高级管理层团队和企业文化的举动都将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万科净资产收益率降低,风险状况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融资成本提升,最终影响万科的估值溢价。
花旗亦于昨日发布报告,调降万科H股评级至中性,维持万科A股卖出评级。花旗表示,从长期看,股权问题久拖不决对万科的基本面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包括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层稳定性、新项目的获得等。
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已经在离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者之一,安本资产管理集团7月已经清空了万科股票。
安本驻香港投资经理Frank Tian透露,在万科7月4日结束长达半年的停牌之后,这家掌控着403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已经抛空了所持万科股票。
香港投资公司惠理集团(持股0.11%)也加入了安本的行列,减持了万科A股。根据该公司每月发给客户的报告,在其1.11亿美元的惠理中国A股优选基金中,万科已经跌出五大持仓之列。
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虽然有包括恒大集团在内的企业投资者在增持,但投资基金和投资顾问们持有的万科A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已经从去年12月份的19%降至7.2%。
标普称,倘若未来2-3年,万科的策略变得越来越激进,达到其认为会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或财务杠杆降低的地步,标普可能调低万科和万科香港的评级;倘若与主要股东的控制权争夺获得圆满解决,标普可能把展望调整至稳定。
万科回应,“公司已注意到标普报告,此次下调的是评级展望。我们将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者沟通,希望短期内不会给公司融资带来负面影响。”
全球奢侈品销售走向并不明朗, 特别是中国消费者未来在哪个国家消费都很难预测, 太古内地商场的重奢零售销售都受到了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租金不尽人意,但太古地产旗下写字楼物业的出租率却保持了稳定,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