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开始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餐饮品牌“度小月”,将2016年作为自己的扩张之年,门店从7家到15家,度小月正加速快跑;
9月初,度小月在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开了一家门店;都说“机场水深钱难赚”,度小月这是图什么?
今年9月1日,台湾老字号餐饮品牌“度小月”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开了其在大陆的第11家店。位于航站楼公共区三层北侧的这家门店面积160平米左右,装修风格与度小月其他店面保持一致,红红的天灯装饰很有台南的民俗特色。
目前这家店在大众点评上被评为准四星用户,与周围饱受差评的餐厅相比,成绩尚可。更有用户评论说:“由于看过周围其他餐馆评价都失望,更显得这一家比较旺。”
在度小月的发展规划里,“进机场”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部署。除了首都机场新开的这一家,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也有一家门店。北京度小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温煌表示,未来也会考虑将门店开到其他国家的机场中去。
一直以来,提到机场餐饮,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应都是“又贵又难吃”,餐饮老板们的反应都是“水太深,难做”。度小月为什么有勇气、有信心将机场作为自己的“战略要地”呢?
机场餐饮的三个机遇
1、机场客流量逐年递增,餐饮需求变大
随着航空公司越开越多,机票越来越便宜,搭乘航班出行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选择。2015年中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为91,477.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10.0%。其中首都机场的客运吞吐量近五年内连续在全球机场排名第二,2015年已经达到了8994万人次。
机场人流量的增多使得旅客对机场餐饮的需求也在增加。这种需求一是体现在品类上,二是体现在品质上。无论是量还是质的需求,都为机场餐饮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2、机场推动商业模式转型,政策带来发展可能
前几年的机场餐饮一直离不开“高价”一词。机场相对封闭的环境特点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都成为商家随意提高商品价格的理由。为了抑制高价餐乱象,机场方除了对租金结构进行调整,还采用引入竞争的思路部分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商。
以首都机场为例。《2016年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餐饮招商公告》显示,此次招商店面总面积约5407平方米,招商项目涉及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咖啡厅、亚洲风味餐、西式简餐等十余种,为更多餐饮品牌进驻机场提供了机会。
3、机场餐饮良莠不齐,好品质突围相对容易
比如首都机场,在机场餐饮商圈内着名的连锁餐饮品牌相对较少,仅有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真功夫等几家。多数商家在保证产品标准化和口味稳定性上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加上高于市价的定价,很难让顾客满意。事实上,“又贵又难吃”是消费者对机场餐饮的普遍印象,首都机场内的餐饮商家在大众点评上的评分很少有能达到四星的。
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毕竟竞争远没有外面激烈,只要把握好产品品类、口味、性价比及服务,获得较高的流量是相对容易的。
机场餐饮两个市场
1、华人市场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讲“中国崛起”、“华人崛起”,“崛起”的表现之一正是国际上重要机场枢纽里的华人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对应,机场里中餐品牌的发展却稍稍滞后,像度小月这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品牌相对较少,很难满足华人“吃中国味”的需求,而这正是度小月可以把握的机会。
2、“老外”市场
无论是在国内机场还是国外机场,简单、便捷的西式快餐在机场餐饮的品类中占比都很高。在这些品牌中,具有浓郁东方文化特色的度小月会成为“老外”们想要体验的对象。加之度小月的产品以小吃为主,吃起来简单便捷,在用餐习惯上更利于西方人接受,因此市场机会也很大。
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台湾餐饮品牌中,将国际化做得最好的是主打小笼包的鼎泰丰。而主打台湾传统特色小吃的度小月,则希望从机场餐饮入手,能在品牌国际化上另辟蹊径。
机场人流量异常大,不需要做其他宣传,门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广告,为品牌带来超高的曝光度,对于跨区域、跨国的品牌塑造效果极佳。通过机场的巨大流量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是度小月品牌国际化的准备和铺垫。
虽然已经踏入了机场,但度小月仍然面临着租金高、人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设备要求高所带来的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但高租金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潜在价值。度小月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减少机场店的产品数量,定价与市内标准一致,期望以合理的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加上方便的用餐体验,把握住机场巨大的流量。
同时,因为相对缺乏做机场餐饮的经验,度小月采用了战略合作的方式,将机场店委托给国际集团去做经营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度小月希望进机场的战略能为品牌带来充分的价值。
凡此种种,度小月希望能充分借力,其核心诉求仍然是进一步做好餐饮的本质。
皇玺餐饮集团宣布,9月30日已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以总价575万港元收购度小月30%股权、明昇40%股权、天创40%股权及Forever Drinks 40%股权。
台湾餐饮品牌度小月2016年门店从7家到15家。9月初,度小月在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开了一家门店,都说机场水深钱难赚,度小月这是图什么?
在极受重视的中国市场,星巴克销售额不仅下滑超过两位数且与市场预期的差距不小,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瑞幸和其他咖啡品牌的迅速崛起。
就一线走访来看,一些原本小众的景区餐饮,面对突然爆发的客流,还没有来得及包装出明显的差异和特色,不免陷入同质化的模式中。
现在友商们都在卷价格、卷营销、卷规模、卷产品,行业同质化竞争验证,不得不说,企业想吃下增量蛋糕的难度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