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产进军医疗健康 房企扎堆跨界医疗效果待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骆轶琪   2016-11-05 11:08
核心提示:在房企跨界转型大潮下,富力地产首次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业内表示,目前大部分跨界转型房企运营成果尚待考量。

  在房企跨界转型大潮下,富力地产也加入这一阵营,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

  11月2日晚,富力地产与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 Health分校医疗中心(下文简称UCLA Health)签署咨询服务协议,宣布双方将携手在广州开发引入新型国际医院。这也是富力首次进入医疗健康领域。

  据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陆毅介绍,此举一方面在于富力地产自身拥有开发优势和客群优势;且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作为新兴朝阳行业,也是集团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的一步探索。“这部分业务未来一定会为集团带来稳定的收入。”陆毅补充道。

  在华泰证券分析师谢皓宇看来,房企传统地产和新兴产业应不定位于“+”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目的是改变原有运作的商业模式,而这部分最好的结合点在于医疗和教育。

  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越来越多房企开始探索在该领域与原有地产主业的协同乃至完全转型。不过较长的运营周期令此类转型的效果需要更多条件铺垫。

  富力初涉医疗健康

  据透露,富力地产在2年前便开始考虑布局医疗健康领域,而此次建设国际医院,只是公司跨界布局的第一步。

  陆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富力方面将主要提供硬件服务和资金支持,前期建设目前计划由集团旗下酒店管理公司操作;而医疗专业领域,仍将由UCLA Health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在双方合作意向中,UCLA Health方面将提供技术、设备、咨询顾问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医疗服务人员将由UCLA Health方面进行组建、管理,最终富力会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医疗健康板块运营。”陆毅解释道。

  根据规划,富力将与UCLA Health探讨后,在广州为这家医院选址。医院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501张床位,其中400张高端床位和101张康复床位。

  待双方度过磨合期后,富力将与旗下社区服务结合,此后将考虑把医院模式推广到全国。陆毅透露,“下一步,我们希望从生物科技方面展开与境外先进机构的合作。”

  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已达到1350.11万人,但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均衡。这成为富力考虑介入该领域的原因之一。

  而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富力地产自身拥有设计、建造优势,其充裕的中高端目标客户群将成为医院运营的保障。富力方面也希望通过在医疗健康领域试水,提高抵御市场调整期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UCLA Health而言,这也是其首次在健康医疗领域与中国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美国2015-2016年度医院排名显示,UCLA Health在全美医院中排名第三位,其15项成人学科及8项儿童学科位居全美前列。UCLA Health下辖四家医院,拥有2000名教职人员(包括医师和非医师)、3350名护士、1010位住院医生和研究员。每年有150万患者到医院就诊,超过4万名患者住院治疗。

  据UCLA Health国际部总监Michael Burke介绍,UCLA Health尤以研究和服务体系最为擅长。

  跨界后的运营考验

  作为与地产行业有一定关联度,且越发受到居民重视的行业,房企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早已有之。

  据东方证券(16.140, -0.04, -0.25%)分析师竺劲分析,在房企转型的三大方向(互联网+、医疗大健康、大金融)中,大健康领域无疑吸引了最多房企在此试水。

  克而瑞分析师房玲则告诉记者,在近两年房地产行业调整过程中,除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之外,房屋成交之后提供附加服务,如社区医疗服务等,也成为房企布局在此的一大背景。

  医疗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行业利润则是又一重考量。

  克而瑞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部分管理高效的民营医院可以带来高达30%-40%的毛利空间,甚至实现15%-20%的净利率。而2012年以来,国务院、卫生计生委多次发布政策鼓励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等,也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

  房玲统计发现,目前房企在医疗产业的投资及布局涉及4个领域,包括医药领域、非诊疗领域、医院投资、医疗健康综合体。

  医药领域主要涵盖器械、药品等,如宜华健康和华业资本收购医疗器械类公司的模式;非诊疗领域如宜华健康收购非诊疗业务服务企业众安康等。这两类领域对进入的资金要求较低,因此聚集了较多转型中的小型房企。

  大中型房企更倾向于寻找与地产板块形成协同的机会,因此更青睐医疗地产和投资运营医院。如上海万科建设复旦万科国际儿童医院;恒大健康运营社区互联网健康管理中心等。

  前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医疗行业培育期较长,目前大部分跨界或转型的房企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因此目前运营成果尚待时间考量。“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处于探索阶段。”

  记者查阅此前提出跨界医疗健康行业的房企财报发现,目前为止,大部分跨界中的房企医疗业务并未到实现盈利的阶段,开始盈利的转型中企业目前也未累积较高收入。

  如绿景控股2015年提出全面转型医疗行业,并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建设专科医院后,截至2016年中期,公司医疗收入主要为北京北儿医院集团有限公司咨询、指导、远程会诊等服务收入205万元。不过相比该公司房地产销售31%的毛利率,绿景控股在医疗领域的毛利率达到67%。

  而恒大健康目前处于加速项目建设落地阶段。2016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健康分部于2015年6月开业,收益包括医疗美容手术及门诊服务。报告期内二者收入分别为3313万港元、1038万港元,分别同比2015年中期增加1975万港元、927万港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骆轶琪,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