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基于消费者对运动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购物中心也开始“争鲜”,抢占“运动经济”。因体育内容本身具备IP性质的强内容,以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可观赏性强等特点获得购物中心营销的青睐。而运动,除自身的消费需求链条之外,也可与购物中心形成互动效益,进而生成新的消费生态。无可置疑的是“体育运动+商业”效益实现与延展增值的最有效、最直接端口之一。赢商网通过采访目前热门的运动品牌,了解这些品牌的经营情况和创新点。
消费升级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
20世纪60年代,轻工、纺织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第一轮经济增长,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便成功赶上了时髦,这是我国第一次经历消费升级。
第二次消费升级发生在20世纪末,彼时,国民经济从温饱走向小康,彩电、冰箱、洗衣机成为流行。
目前,第三次消费升级悄然来临。不同于前两次消费升级,互联网打破了这轮消费升级的边界,15-35岁的新世代消费者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占据着40%的中国城镇人口(总人口以15-70岁计算)。
“体育运动+商业”来袭 多链条嫁接形成互动效益
在全民健身、消费升级时代,运动俨然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日前,国家体育总局邀请在京媒体召开了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新闻通气会,会上,国家体育总局计划推出2017年全民健身工作十项新举措,其中包含构建便民利民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做实部门齐抓共管等。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国内体育消费的总规模将达到1.5亿元人民币,体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的常态化选择。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时代,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使了运动风潮的不断革新,在IP、商业模式、场馆运营、科技含量、新媒体价值等方面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模式。
运动业态形式多样 自带强“吸客”功能
运动业态——即以运动为目的的零售娱乐商业业态,销售运动服饰及用品,或提供运动场所及设施。目前,购物中心运动化呈现四大趋势,即体育IP、儿童运动、屋顶空间利用、以及运动+餐饮+艺术的融合,其中包括溜冰、攀岩、赛车、武术、飞行、健身房、台球馆、游泳馆、搏击馆、瑜伽室、舞蹈室等业态。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运动服饰、场地、饮食等各个方面专业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除此之外,诸如高尔夫、马术等原本相对小众的体育业态,以及复合式保龄球馆、室内卡丁车馆、室内飞行体验馆等一些具有游艺娱乐性质的运动娱乐业态也成为购物中心用来打造差异化的王牌。
基于体育业态的新玩法种种,多以各自单独出现在购物中心为主。然而,除单打独斗的玩法,体育业态亦可以“抱团取暖”,在汇集多种运动形式的基础上,以集合式“体育公园”的形态,与购物中心混搭,最大化发挥运动业态强体验性带来的“吸客”功能。
西安运动+发展进程缓慢 未来值得期待
在西安,随着运动基因已悄然在购物中心生根成长,从国产的李宁、安踏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到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的洋品牌入驻,再到如今运动IP、运动体验、运动复合业态拥有其超强的互动性。从西安首家室内真冰场落户兴正元民生,到赛格的君昂童子军乐园,从周杰伦明星品牌八度空间健身再到太奥广场的室内卡丁车,不一而足,西安的运动业态看似也是非常丰富。
虽然,这些运动品牌成为购物中心差异化的亮点所在,但是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西安运动品牌还是稍显势弱。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运动+餐饮,运动+艺术都被纳入其中,而以运动为主题的购物中心,将零售为切入口,链接一切可用资源也被一线城市纳入发展计划中。
可以期待的是,西安作为西部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未来自然会以创新之姿态迎接商业的新风口。但运动基因的发展说到底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对于品牌商来说,每个细节都需要花足心思。
上周商业地产要闻包括:2017年4月27日,由赢商网主办的2017第五届中国西北商业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海洋是稀缺资源、生态是稀缺资源、正如艺术、文化是稀缺资源,有合适契机和实体商业进行“创新”结合,都将重新定义购物中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