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食超市降价只是“耍花招”?这暴露了贝索斯的难题

36氪 乔芊   2017-10-23 10:29

核心提示:调研机构Gordon Haskett对全食超市的110件商品进行了为期五周的价格跟踪发现,降价幅度根本不像宣传的那样显著,平均的降价幅度只有1.2%。

  今年8月,在电商巨头亚马逊斥资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第二天,就对全食超市来了一次大降价,降幅最高达到43%。

  不过数月过后,降价策略似乎出现了反弹。美国投资理财网站Motley Fool称之为“亚马逊的花招”(Amazon gimmick),Business Insider也援引了此说法。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调研机构Gordon Haskett对全食超市的110件商品进行了为期五周的价格跟踪,他们发现,降价幅度根本不像亚马逊宣传的那样显著,平均的降价幅度只有1.2%。更普遍的情况是,一些商品早前的确有大幅的降价,但是逐渐又涨了回来,甚至比之前更高。

  报告显示,从收购案落地的8月底算起,一个月内,全食的冷冻食品涨价了7%,零食涨价5.3%,奶制品涨价了2%。当然也有降价的类别,比如烘焙食品就便宜了6.8%,饮料便宜了2.8%,而农产品也微降低了0.5%;而超过70%的大部分商品,价格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的调价策略其实“套路满满”,比如给人们日常最爱购买的面包降价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而冷冻的生鲜产品本身就涉及到高昂的冷链成本,所以也很难降价。也正因如此,业内普遍认为全食的降价动作更像是“烟雾弹”,目的只是为了把人们吸引到店里,而非真正的定位调整。

  事实上,在亚马逊宣布收购全食之际,关于两者定位的差异就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亚马逊飞轮效应带来的价格优势和其主打的普通消费者,以及全食的中高端定位和其服务的“富裕阶层”如何调和,被收购后的全食是进一步提价,还是走向大众,都将成为双方整合的重点。

  不过从全食的业绩表现来看,降价或许是大势所趋。在过去的8个季度里,全食的同店销售额已经连续下降。由于定价太高,这家公司被戏称为“whole paycheck”(全额支票)。

  而从外部来看,亚马逊在杂货领域的竞争对手都是传统的零售巨头,实力不可小觑。目前,全食和亚马逊分别占美国食品杂货市场份额的1.21%和0.19%,合并后其将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五名,而位于前列的沃尔玛、Kroger市场份额分别为14.45%和7.17%,此外亚马逊的主要对手还有Target和Costco。

  一些细节展示了亚马逊收购全食的第一周内,降价政策带来的销售改观。电商数据公司One Click Retail称,消费者们在这一周内鱼贯而入,从全食购买了超过5亿美元的商品,畅销榜前100的产品被一扫而光,只有7种还剩下些库存。CNBC称,摩根大通进行的卫星影像分析显示,整个9月,全食的停车数量同比上涨了4.6%,创下了三年来的最大涨幅,彭博社则称许多新用户来到全食,为其贡献了33%的到访量增长。

  然而这些可能都是昙花一现。Motley Fool评论称,“贝索斯充分证明了,如果价格合适,人们是十分愿意前往全食消费的,但当它们发现降价只是些华而不实的噱头时,就不会再光临了。”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全食超市亚马逊贝索斯
本文转载来自:36氪 乔芊,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