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席卷于合肥市场,这一次要来的是罗森。
赢商网获悉,7月5日罗森即将首次进入合肥,同一日将在滨湖、庐阳、蜀山等5个区域5店同开。而同步合肥市场已经布局有67家苏果、44来购、50家友门鹿等便利店品牌。
对此,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何家信认为,此次罗森在合肥开店,将进一步加大对合肥社区便利店市场竞争,同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些品牌的便利店能否长期获得发展,目前很难判定,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合肥罗森蓄势待发,本周5店同开
对于部分合肥的市民而言,罗森这个品牌似乎有些陌生,的确相比较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中各大品牌便利店的林立,合肥社区便利店市场仍然是处于刚起步阶段。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罗森,此次开业不仅是首入合肥,同样也是首次开启安徽的市场。
而在2017年罗森首次进入南京市场时,凭借着极具特色的鲜食和管理服务优势,一时引起了轰动业内的罗森“南京现象”,受到了众多消费客群的青睐,在业绩上,更是两次刷新了中国便利单店销售记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合肥罗森开业前夕,为了让市民进一步加深对于罗森这个品牌的了解,小编特意前往位于蜀山区、高新区、庐阳区的三家罗森便利店,实地进行探访。
罗森鸿基广场店内商品基本摆放完毕
图为罗森拓基广场店外景
罗森一门店的开业公告
从各店的准备进度来看,每家店铺的货架上基本布满了商品,店内的装修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在每家店铺门口的显眼位置,开业前的优惠信息都早已用宣传单页的方式进行张贴,消费者路过都能够一览无遗。
并且在选址方便,此次即将开业的5家门店都是以社区商业为主,并且紧邻城市主干道,周边交通便捷,辐射范围广,同时周边商超分布较少,整体的竞争环境并不激烈。但是相比较南京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合肥罗森开业是否会延续“南京现象”,依旧值得期待。
大型商超关店 社区便利店逆市开店
罗森此次进入合肥市场,对于合肥社区便利店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受到电商、新零售、跨境消费等业态的影响,在合肥市场中传统的百货卖场不断没落,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场中传统的商超巨头沃尔玛4年关闭8家店,家乐福、金鹰、世纪联华等十几家实体连锁门店也陆续关门歇业,但是在这背后,取而代之的社区商业却在蓬勃发展。
其中,在社区便利店的发展来看,目前合肥市场中聚集了苏果、来购、邻几、友门鹿、7tt等多个国内便利店品牌。除了很早就布局合肥的苏果、来购等,近两年美宜家、友门鹿等知名品牌也在各区域中快速扩张。根据小编不完全统计,目前苏果在合肥拥有67家门店,来购拥有44家,友门鹿拥有50家,而即将5店同开的罗森,也计划在今年年底布局门店的数量达到20家。
而对于此次罗森进入合肥市场,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何家信认为:“现在合肥社区便利店越来越多,一些知名品牌都开始陆续布局便利店市场,包括此次罗森在合肥开店,这对合肥社区便利店市场来说加大了竞争,同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些品牌的便利店能否长期获得发展,目前很难判定,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社区便利店下半场竞争 盈利模型还待考验
其实,在当下整个便利店行业中,根据行业数据显示,每3000人可以支撑一家便利店,而在合肥,根据2017年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常住人口790万,以此测算合肥全市将可以容纳2000-2400余家便利店。并且去年合肥人均GDP达到了44206元,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便利店行业将会进入到快速成长的阶段。
但是随着各个品牌的快速扩张以及外来品牌的不断进入,市场中的社区便利店竞争也日益激烈。据了解,目前在合肥的便利店市场中,关门的店面并不在少数,2012年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的知名品牌来购,最高峰时期在全市布局近70家门店,但是近期在一些社区门店中开始相继关门。
“部分门店肯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下,并且后期还将会有更多的外来品牌进入,随着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整个便利店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同时在服务上也将会更加注重便利性,整体的水平将更高。”对于合肥的社区便利店未来发展,何家信依旧十分看好。
的确,在充斥着传统杂货店和小超市的社区商业中,便利店不仅与它们竞争,吸引客群,同时还要面临行业内的竞争,抢夺市场的份额,并且在在整个市场处于培育发展期的阶段下,大规模的盈利情况暂时难以出现,如何生存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决定未来能否“扩张”的前提条件。
体验店楼上的办公区也是人去楼空,更有人爆料说汉口二厂还拖欠部分员工的工资,金额甚至高达数万元。
消息称,位于武汉黎黄陂路上的“汉口二厂游乐乐乐场”因物业涨租,已于5月5日关闭,该店于2022年3月开业,是汉口二厂首家品牌体验店。
中式新滋补品牌「官栈」全国首店落地广州天环Parc Central,店内设有会员私享服务区,提供1V1定制服务,包括皮肤测试、产品深度体验等。
关键词:官栈广州天环Parc Central 2024年05月09日
如今的零食产业最需要做的是打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只有真正跳出这种令人绝望的死循环,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零食消费的差异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