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商业地产从困局、破局后正式迈入了“变局”阶段,那么,在新型商业模式下,品牌该如何创新?如何成为未来市场上的独角兽?商业的新玩法是什么?体验式商业的新“燃点”又在哪?2018年体验式商业,一场关于“新星球”的争夺战役正在打响……
由赢商网主办的“2018中国体验式商业地产发展论坛”于10月25日在深圳盛大启幕,本次论坛以“探索有道 体验无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千位商业地产与连锁零售精英人士参加。这些大咖嘉宾们以专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以及新奇的想法,共话商业地产的未来。
在本次活动的微论坛环节,围绕着“体验式商业新‘燃’点”话题,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黄巍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产品内容需要精心打磨,业态跨界需要回归主流。
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 黄巍
产品内容需要精心打磨
博纳本身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内容提供商,它还出电影、拍电影。博纳每年能够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有两百多部,如果把整个电影市场当做商业地产市场,电影的不同类型类比购物中心的不同业态,既有赚钱、也有亏钱的。
中国市场刚开放时,《变形金刚》等美国大片的视觉震撼和特效让老百姓眼前一亮。后来,中国本土电影成长起来,《小时代》这类青春题材影片走红,尽管被人说那是“漂亮的PPT”,但也能挣钱。再后来,主旋律片子开始“崛起”。作为内容提供商,博纳找到主旋律商业片子在中国的路,那就是精心打磨、用心制作,如《湄公河行动》从筹备到上映用了五年时间,《红海行动》林导演亲自上枪、扔手榴弹。
电影选择的过程跟商业非常相像,只要用心去做,一定可以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能在市场得到有效的回报,像《红海行动》在春节这个档期上映,电影虽然有不少血腥的镜头,但最后还是凭借质量、情怀收获票房。
不同的业态创新都是搭载着新技术的平台(包括互联网的思维),但最后还是需要回到用心做事。用心去做,就能离成功更近!
业态跨界需要回归主流
电影院经营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它卖的产品并不是自己生产的,无法控制它。如果电影太烂,观众只会骂导演、骂这破片子,不会骂这破电影院。
曾经有人提议边吃饭、边看电影,这种形式虽然新鲜,但是并不是主流。电影院想维护好跟顾客的关系,还是要在影厅外面跟他们做一些更好的文化互动,在影厅内则举办剧场话剧、演唱会、钢琴比赛、网游等。但无论如何,电影院还是需要把黑盒子放映空间里面的情怀做好,也就是说“1+X”,做好这个“1”的放映的同时,研究如何做好那个“X”。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陈辉,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旅游管理服务;电影、电视剧、专题、综艺、动画制作等。
近日,电影票只改不退冲上热搜,法律人士表示出售方不能单方面做条款规定,电影票不能退改属霸王条款。
2022年电影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共计92天)总票房91.35亿元,以平均每天1亿元的成绩,为电影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新加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克拉码头的最近一次大改造,将原本所占比重最大的零售购物几乎全部“砍除”,引进了更多餐饮和娱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