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K11开业周年观察:超50%首店 月均客流超百万人次

——广佛标杆购物中心2018年运营总结

赢商网 陳与柒   2019-05-31 15:58

核心提示:广州K11官方透露,开业一年,月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艺术展期间客流较平日提升50%,而商场首店品牌数量也从48%提升至超50%。

赢商短视频-《商业拍立得》 拍摄/剪辑:曾翔

  每三个月更新的艺术展,超50%首进广州的品牌,多元化的营销活动……2018年3月31日,广州K11的加入,为广州商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一抹亮眼的色彩。

  如今开业一年余,广州K11在品牌和艺术活动上又有哪些变化?当“商业+艺术”的博物馆零售模式与广州务实文化碰撞,渗透效果如何?赢商网从广州K11获取了一些数据,值得细细揣摩。

广州K11外立面

  01/广州首店品牌提升至超50%

  2018年3月开业时,广州K11带着“艺术、人文、自然”的基调亮相广州,也由此铺开了一张“国际时尚品牌+原创设计师服饰品牌+生活方式品牌+特色餐饮品牌”的广州首店图谱,为广州市民带来诸多品牌新面孔。

  而当时,落位于L1层的大多重磅品牌,并未随着商场的节奏同期开业,一度成为市民热议话题。

  如今开业一周年,商场内品牌开业率接近100%,广州首店品牌的比例也由开业时的48%提升至超50%

  从这张品牌清单,我们看到,广州K11勾勒的是一张尝试引领消费升级、以及告诉消费者“何为品质、何为艺术”的生活方式画卷。

  例如北欧风格艺术珠宝品牌Juvil,在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L1层设立全球首家形象店铺。其作品设计融合北欧的自然,艺术和建筑的元素,以简洁线条与前卫设计,创作艺术品般的珠宝作品。

  而国际大牌MOSCHINO、Dsquared2、Neil Barrett,以及独立设计师品牌YE'SbyYESIR、一尚门,再组合文化创意类品牌K11 Artist Klub艺术联盟体验店、BADMARKET等,拉开的则是或时尚、或优雅、或潮流、或艺术的时装配饰矩阵,跟目前千禧族群的需求不谋而合,也为广州服饰零售市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潮流元素。

MARNI 广州 K11店

  02/艺术展期间客流上涨50%

  对购物中心而言,持续引进首店品牌,固然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但终究难以铸成其核心竞争力。只有围绕自身基因而展开的一切运营手法,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记忆。这一点,对自带“艺术”基因的K11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

  但在广州,一个本土文化气息极为浓厚的城市,K11独有的“艺术范”如何与羊城文化融合?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果?就目前的“磨合”效果来看,广州K11已在市民心中形成“商场里的博物馆”的初步印象。

  据了解,自广州K11开业以来,共举办了四场国际知名艺术展,保持着每三月一焕新的频率:

  · WHERE ARE YOU GOING TONIGHT你今晚去边

  这是广州K11开业首展。展览通过5组摄影装置作品,模拟城市夜生活中出现的舞池射灯、LED招牌、霓虹灯等人造光源,搭建出一个光影下年轻生命释放激情和活力的空间。

  置身其中,观者脑海会不自觉地映入城市夜晚喧嚣的景象,但眼前安静的光影姿态和耳边遥远 模糊的夜声,又引发了个体矛盾性感知,像是一场色彩斑斓的默剧,城市个人生活产生的虚空与疏离感,在这里被无声地激化。

  看似抽象,但广州K11以此作为开业首展,并非没有由头。

  初探广州,广州K11希望以一场植入本土文化的展览,表达“外来者”的诚意:“展览主题里‘你今晚去边’采用了粤语,这源自广州年轻人间一句稀松平常的问候。透过光源装置,制造夜生活的景象,体现广州年轻人口密度大、交通网络便利、社区生活丰富等特点。”

  · 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田名网敬一作品展

  首展之后,另一场国际艺术大展接踵而至。

  开业三个月后的6月15日,广州K11携手现年83岁的日本波普艺术大师田名网敬一,举办其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代表作品展。

  在广州K11“chi K11艺术空间”的四个展厅内,展出田名网敬一1960-1970年代创作的油画、版画、拼贴和雕塑作品;1980年代“生与死”主题的系列作品;2010年以来的大尺幅架上绘画,以及家具设计和雕塑等作品。

  这些作品,一方面凝聚了艺术家个人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的心灵轨迹,另外一面,亦折射出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变迁。

  · “放纵的超体”三部曲

  “放纵的超体”意指:在新技术环境下生命体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力量和体验,进一步激发各种生命体新的欲望。

  广州K11新一期展览主要呈现“新技术”,以“放纵的超体”为主线,以人机叠影、仿生迷廊、众物狂欢三部曲的形式,多元化地联动机械、音乐、影像、剧场、LED互动、AR、VR等元素,令观众置身巨型艺术“超体”。

  其中在众物狂欢篇章,是以机械与音乐、日常品、影像、剧场等元素联动的多元方式构建新的万物的“乐园”或“欲望场”。

  在人机叠影篇章,艺术家田晓磊特别进行了关于人机结合新生命体的创作,设想人类通过外挂和内挂趋于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的演化。

  在仿生迷廊篇章,通过LED互动、AR、VR等不同方式的新技术手段,带领观众进行虚拟机器人屏幕互动、迷宫探索、机械生物收集与解析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人在虚拟游戏中体验表象与实质、机械与肉身的互换和共生关系。

  · “呢喃的泥土“

  回到广州K11开业一周年特展,此次便请来国际知名德国女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创作的大型个展“呢喃的泥土“,这是格罗斯中国首展继上海之后的第二站,也是格罗斯在中国华南的首次个展。

  “呢喃的泥土”广州站分为三个展区:《丝绸工作室》、《腹中》、《陈列室》。

  踏进《丝绸工作室》,迎面是一幅幅巨大的丝绸幕布,上面印有格罗斯柏林工作室墙面,及其他曾经用来制作超大型或雕塑式作品的空间的复制图像。

  而到了《腹中》,天花板上悬垂下数百米厚重粗糙的布料,构成了迷宫般的褶皱结构,为参观者带来巨大的感官冲击。

  在广州K11 展出的《腹中》,与在上海展出的原版大不相同。因悬垂走向及产生的褶皱不同,使得之前可见的部分颜色因为新的铺设而隐秘了起来,而从前不可见的部分却得以重见天日,这也使得广州展出的版本更为粗犷和生猛。

  第三个展区 《陈列室》,则是一间用颜料完全覆盖的豪华客厅:沙发、书柜、乃至墙面的壁画,都透着随性、张扬又不失格调的色彩。

  展览主题“呢喃的泥土“,源于粤语俗语“鬼食泥”,过去用来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介于可听不可听之间的状态,以此表达:在格罗斯所建造的空间里,色彩如同强度不一的震颤和视觉声浪,可见与不可见、可知与不可知交织在一起。

  03/结语

  回看开业首展,亦或开业周年展,广州K11在展览中植入广州文化,拉近与这座城市、与居民之间联系的纽带。

  要说K11的“艺术范”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除了“展览期间,客流较平日上涨超过50%”之外,它为广州市民精神上的“消遣”提供的一个场地,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元化的艺术细胞,更为明显的是,广州许多购物中心已纷纷效仿,透过“艺术”这一介质,连接消费者。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广州K11K11郑志刚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