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坐在路边撸串喝酒嗑虾子”,现在终于“合规”了。
对于包括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在内的地摊经济而言,刚刚落下帷幕的两会给予了一个惊喜——中央文明办明确表态: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这意味着,摆地摊终于不再躲躲藏藏,可以在城管的监督下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了。
政策解封,地摊经济回归
在过去,摆地摊是许多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上海长宁区CBD区域,下午6点后,许多商贩便会自发地在路边摆开摊子,卖着水果、小吃和日用杂货。
这对于拉动低收入人群就业、便利居民生活、营造城市文化等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但是,摆地摊也有难以忽略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市场混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
这些隐患一度让摆地摊成为了各地政府争相禁止的“城市病”。
出于疫情期间现实情况的考量,摆地摊在本届两会上被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应因地制宜,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活力。
“保留地摊经济、对小摊小贩多一些宽容”在5月26日初步被落实。
当日,央视新闻联播发布消息,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求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消息一出,摆地摊被“扶正”,终于在合法合规方面上,不再是一些地方主政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凭什么摆地摊被叫回?
为什么地摊经济被允许?原因在于地摊经济的重要作用难以被忽视。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地摊经济可以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新增的劳动力、离开了土地的农民等人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地摊能满足城市中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活跃城乡交流。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就有以九龙旺角、佐敦等地为代表的庙街夜市,每天都是人流不断。据介绍,仅台湾地区就有摊贩44万余人。
这次,对于“摆地摊”的放开,有过摆摊经验的厚几餐饮合伙人吴龙飞分析,将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对于已有的街边小店,不用受制于室内空间,可以将生意延伸到路边,在不增加租金支出的情况下,能多做生意,这样的“加法”对于小微店铺而言,很可能是助力其活下去的营养剂;另外,对于想要做点小生意的人,由于“地摊经济”门槛低,不用承担店铺租金压力,即便没有资本没有学历,也可以从支个小摊开始“从0到1”的创业尝试。
在中央文明办正式公布政策之前,成都政府在放开“摆地摊”上已初见成效。今年3月中旬,成都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允许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和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可以摆摊设点,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
据成都市城管委官网消息,截至5月14日,成都市共设有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636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6975个,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超10万个,助攻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98%。
与成都一起鼓励摆地摊的,还有河南许昌、山东、甘肃兰州。虽然后者们效果暂时不如成都明显,但已有了好的苗头。
地摊经济或促进城市夜经济发展
按经营时间来说,地摊有早市、夜市和季节性市场之分。在一二线城市里,由于工作节奏快、早上上班匆忙等原因,早市往往很短暂,但夜市市场很长,可以从晚6点一直开到凌晨2点。
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夜经济对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政府从2019年开始大力促进城市夜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等十三条措施,计划3年内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
亿欧餐饮认为,此次“解禁摆地摊”或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夜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摆地摊将会为夜市补充大量相对丰富平价且易得的商品,丰富消费者非正餐时段的就餐选择;另一方面,地摊将会和7-11便利店一样补充商场关门后的深夜消费市场(晚10点-凌晨2点)。
随着疫情被稳步控制,天气越来越热,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聚餐需求将会大量在夜晚、周末释放,摆地摊的商户将会从中受益。
作为深圳中心区域的福田,在打造“灯光秀”“福田购物节”等地标性名片之后,顺势而上,在“夜经济”上持续发力,相关政策和措施加速落地。
2019年12月5日,由赢商网主办、世纪金源商管集团方圆荟全程冠名的“2019年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西南峰会”在重庆君豪大饭店举行。
在2019年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西南峰会到来之际,赢商网特别推出“夜经济”特别策划,为您呈现重庆城市商业入夜后的美好与精彩!
之前只有一两家门店时,老板可以事必亲躬,确保门店不出问题。但是,随着门店数量增多,老板直接管理模式就越来越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