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验经济的浪潮来临,传统商业模式和消费需求已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助推了多种新兴商业模式的应运而生。
在疫情大背景下,满足“家门口”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显现出十足的服务能力,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商业类型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区商业总体量在10亿㎡以上,而头部开发商80%以上都建立了社商产品线,但以我国现阶段社区商业消费40%占比的市场份额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的70%,我国社区商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社区商业对生活的基础供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人性化、体验式的商业空间要求越来越高,小而美、小而精的社区商业越来越受青睐,如何让消费者愉快购物的同时,还能享受新奇消费场景所带来的多重体验,成为社区商业综合体在赛道日益拥挤的情况下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成功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在社区商业同质化竞争中华丽破圈,以下两个成功案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借鉴。
泰国SAMYAN MITRTOWN
2019年开业的SAMYAN MITRTOWN,是由地产开发商Golden Land投资建造,集高级住宅、办公大楼和商业中心于一身的社区购物中心。
总楼板面积达22万平方米,商业部分租赁面积约3.6万㎡,入驻品牌数超100多家。SAMYAN MITRTOWN定位成为一个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生活场所的共享友好型社区,不仅补足了区域内全天营业综合商场的缺口,带动Rama 4一带经济发展,还成功制造了话题,连带开启了零售业的新战场,推行起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Samyan Mitrtown位于百货区暹罗站和商业区席隆站中间,紧邻曼谷地铁山燕站,对面是朱拉隆功大学。该商业区和文教区之间的学生、白领、创业者、游客是项目主要的服务群体。在商场外,泰国首个以“学习”理念打造的120米隧道与地铁站相连,选用玻璃墙以保留原始施工过程,让游客在休闲购物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建筑施工知识。不仅保证项目内外的协同性,还增加了整体的创意感,成为吸引人流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SAMYAN CO-OP共享空间,是该项目的另一大特色。位于购物中心的二楼,设计宗旨是建立一个迎合大众的“非正式空间”,用5个独立的建筑,在保证彼此间视觉联系的同时,中心用一个被玻璃包裹的安静区域,来保证空间的实用功能。
空间按规模和客群需求进行精准区分,如微型自习室、小型讨论空间、大面积的会议室等,采用小时租赁的模式对外开放。此外,商场内部打造的“24小时全天候开放区”,如连锁品牌Big C首次推出的24小时营业超市Big C Food Place等,也构成了区域内罕见的不夜场。
在业态组成上,Samyan Mitrtown的七个楼层各具特色,但又彼此联系,仿佛置身一场奇幻之旅。B1是Big C超市,G层是无印良品的全球首个“咖啡店”,将往常的家居陈列区变成了休息场地,搭配Mind Space By C-ASEAN的24小时营业书店,让“全天候营业”贯彻在每一处细节。
一层主要为服饰、药物等零售,汇集泰国本土及国际品牌;二层为各类生活服务类店铺;三层设计了不同风格的空间,既有充满泰国情怀的传统场所,也有颇具新锐先锋味道的艺术领地;位于四层的FOOD COURT是商场重点打造的「Samyan Food Legends by MBK」,汇集了来自山燕(Samyan)、黄桥(Saphan Lueng)、耀华力(Yaowarat)的17家传奇餐厅;五楼则是由影院&剧院HOUSE SAMYAN和一个5000㎡的多功能厅SAMYAN MITRTOWN HALL构成,可以承接商演活动和各类演出。
此外,顶层还设计有大型的开放式屋顶花园,为观景提供了绝美空间。七个楼层、不同业态,为消费者提供着全方位、生活化、人情味的服务体验。
SAMYAN MITRTOWN主打“共享空间、24H营业”的概念,打造了一个融合生活与商业的复合式商场。差异化的营业时间,合理的商业定位、业态规划和面积配比,不仅将零售商联合扩大经营的范围,还将消费群体辐射于社区群体之外。自开业以来,SAMYAN MITRTOWN每日至少迎接2.5-3万人次,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这种年轻新颖的商业模式所具有的活力。
曼谷the Commons
开业于2016年的The Commons,是Thonglor附近的社区购物中心。
它虽不在区域商业主街,而是坐落在主街拐进来100米左右的一条社区街道上,但仍然成为了曼谷的一处网红商业项目。地处安静的居民区,The Commons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周边成熟社区的居民,在曼谷这座城市密度高,室外空间有限,急需适应热带气候的室外生活空间的特殊条件下,创办人姐弟俩Vicharee & Varatt Vichit-Vadakan表示,项目的经营理念是“先打造一个社区,其次才是一个商城。希望大家把这里当做一个人群聚集并产生社交与交流活动的场所。”
区别于传统商场,The Commons不只有健康和多元的生活选择,更通过营造温暖的空间氛围,带给人们如家般细腻的生活体验即更高层次的社区意识形态。
The Commons共四层,面积不过5000平米,采用清水混凝土搭配木材和绿植,风格简约朴素,很有亲和力。在室内空间的打造上,The Commons采用的是半开放式空间设计。没有空调,完全依靠自然通风,天窗下的顶棚内设置工业风扇排风,来保证中庭空气流通。商场主体是一个纵向的露天公共场所,能一眼看清整个结构及品牌分布,底层设有台阶、坡道、小凉亭等,整片区域供大家休息放松,一二层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公共空间,以螺旋式的台阶动线引导人们向上迈进,三四层则围绕木质中庭,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半室外垂直城市空间。
商场分为Market、Village、Play Yard、Top Yard四个区域。M层连接地下车库,由18间餐饮店围合出一个Market,铺面虽小但种类丰富;Village沿途是植物店、甜品酒吧、复古服装店……各具风格,是潮流生活的不二选择;Play Yard主打儿童和健身,成人可以在健身中心“Absolute You”练习瑜伽和骑室内单车,小孩则可以在小型儿童游乐园“Little Pea Kids Commons”里玩耍;Top yard 的顶层设计则主打分享的概念,天台处预留了一片香料农场和小草地,供顾客耕作和种植香草,并不定期组织各类社群活动,提高了商场顾客的忠诚度。
建筑主体虽是由水泥构成,但却极具温情,宛如一座户外公园。The Commons提供许多有趣的工作坊,涵盖食品饮料、个人发展等方面,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受用的技能,还可以结识兴趣相投的伙伴。
类似的社交活动,The Commons还在周末晚上举办小型音乐会,为本地艺术家和音乐家及其爱好者打造交流分享平台。有趣不是该项目唯一的标签,善意同样作为该项目成功的要素。The Commons提出的“善意计划”,鼓励人们自取一瓶矿泉水,并在义卖箱里留下随意数额的钱,捐助给需要的人们。此外,商场还协助澳大利亚公益组织Oz Harvest的泰国分部在曼谷投放了他们的第一批社区冰箱。培养可持续性的生活是The Commons发起这些活动的初衷,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附近居民的生活习惯。
比起传统购物中心的商业性存在,The Commons更像是一个“非典型购物中心”,一个链接着人与人的“社区共同体”,植根于居民空间,切实地影响周围环境,反哺生活在这片社区中的人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商业已不单单作为满足消费的场所,更越来越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因住而商”的特性使社区商业可以深入到任何城市的每一处,直接和周边居民无缝对接,不仅因周边住户的高忠诚度,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经营理念上影响顾客的生活习惯。
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BHG Mall私庆日再一次为全国实体商业、社区型购物中心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
近年来,有实力的开发商们纷纷加大对社区商业的投入,以抓住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社区型购物中心成为未来购物中心的发展重点。
让大人得到放松、孩子得到快乐,是一家社区型购物中心的责任体现,基于此,万科广场提出了“让每位光临的顾客都能欢乐随行”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