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的骑行浪潮 从品牌、商场到城市能做什么

彼山   2022-03-25 13:56
核心提示:在后疫情时代骑行社群的兴起背后,从品牌方到商业空间方甚至到城市都顺势做了些什么尝试?

前言/

或许是文化复兴,也或许是在疫情后都市人群对健康方式的迷恋,城市骑行这一类身体参与度极高的运动形式逐渐风靡,笔者在不久之前体验了一次由深圳前海印里INLI与露营品牌Camp1Camp联合举办的「都市自由骑行活动」。当在自行车车座上时,随着视角的转变,微小的道路起伏也是乐趣,上坡时得调动全身,快速下坡时产生内啡肽增高的快感。

在沉浸全身心去感受城市之美之后,再回到精心布置的印里「补给站点」,体验过后带着运动后的余热,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晕轮光环,再加上飞盘、滑板等多种活动适当地串联,很容易地在社区商业空间产生类似景区的「二次消费」。

前海印里举办的「都市自由骑行活动」及城市营地,图源印里INLI官方

无疑,骑行这个往日作为一种通勤方式的行为正在日渐成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表达。与之前我们感兴趣的露营类似,这种户外风尚也让笔者看到了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与潜力。本篇文章也想以此切入来探究在后疫情时代骑行社群的兴起背后,从品牌方到商业空间方甚至到城市都顺势做了些什么尝试?从而试图给在新商业空间如何利用小众运动串联消费与生活提供新的思路。

01/

都市骑行及具有冒险精神的「骑士」社群

都市骑行指自行车并非单纯地用作工具,而是作为与城市、户外交流的媒介,并以此衍生出的户外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是一项参与意义上大众,传播意义上较为小众的运动。在这个框架下涵盖了骑法各有特色的骑行运动,包括但不局限于身着专业骑行服与琐鞋的公路骑行、冒险与刺激并存的小轮车(BMX)骑行体验、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潮流死飞倒骑文化、复古绅士的Vintage文化骑行等。

上海安福路都市骑行掠影,图源小红书

都市骑行是一项参与尺度合适户外运动。参与尺度合适体现在学习成本与入门门槛上。骑自行车是国人家庭普遍自小就培养学习的技能,这也使得骑行运动与冲浪、滑雪等户外运动相比上手更快受众更广。

都市骑行同时对对器械与运动服饰的要求下限很低。简单来说就是想骑就骑。但同时想深入下去,上限又很高。特别若是选择长距离骑行或加入社团,性能合适的自行车、头盔护膝锁鞋等选配则会成为你的课题。当然骑行也是一种穿搭展示型运动,除开运动本身,参与运动的穿搭也能成为研究对象。

骑行穿搭,图源小红书博主Hong____

而大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骑行这一类小众运动的破圈,背后代表着骑行爱好者的聚集、发展与壮大。有骑行爱好者向笔者介绍:但凡你有一辆私人交通工具,你就会逐渐得和这座城市建立感情。」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仅从生理角度带来愉悦,还能从心理角度消除一些对于这个城市的陌生感,建立在繁忙生活与工作压力之外对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中穿行而过的骑士们,图源INS

在骑行社群组织者的介绍下,都市骑行垂直社群参与者大多分布在25-35岁,除了骑行以外也喜欢其他的户外运动——露营、陆冲滑板、飞盘等等小众运动。这类运动的大杀器在于出片率极高,某种意义上均是穿搭展示型运动,这一点使得参与者容易用视觉吸引力高的图片来展现自己的调性与品味。

飞盘比赛没有裁判需要团队有商有量地比赛与协作,图源小红书

小众运动因其小众很容易形成社群,这是认识新朋友、活跃气氛的高效途径。参与者无一例外想在参与运动的同时找到符合自己审美、调性、文化内涵与相互认同的同类。

良好的社群氛围与营造也让小众运动能够巩固参与者粘性。对于都市骑行这一类小众的运动社群的形成也与足球篮球这一类竞技体育运动不同,小众运动不要求「强者」加入,也不以比赛中的名次为重,更多的是在推广。社群中选择何种车,挑战何种危险程度的骑行,车要如何装配升级,骑行线路的选配,丰富的进阶延展性就这样让大家粘接在一起。

 

  爱车的改装方案总能成为骑士们讨论的热点 图源小红书

02/

新社群的涌现不会被新品牌错过

毫无疑问,骑行社群的涌现让许多品牌发现了新的赛道,也涌现了许多为骑行者而生的优秀品牌。因此本文第一层面笔者选取了几种有着创新玩法的品牌方作为参考。

a.基于骑行体验的社交空间——VAAST骑行空间

VAAST是一个小众专业公路自行车品牌,此前一直通过专业的自行车赛事赞助进行推广。出于想要让VAAST产品与爱好者Vaasters有新连接的目的,VAAST在与大沙河生态公园骑行绿道仅一条马路之隔打造了一个互联网骑行俱乐部,让爱好者们可以方便地骑行而来,也能让小白们方便的参与试骑等活动。

VAAST门店, 图源官方

门店的设置超越往常的单一产品售卖的功能,而是依据骑友们的需求衍生出了一站式的骑行空间。透亮的玻璃窗前的自行车专用停车位(部分公路车为了减轻自重没有脚撑,需要专业车架),进入空间最吸睛的开放式workshop区域,区域外Vaasters可通过电子显示屏了解门店工作人员及车辆维修保养的基本信息,还能直观目睹专业技师们对车的维修、保养全过程。

VAAST店内Workshop区域 图源官方

除产品展示与库存的常规门店需求之外,还增设了咖啡吧台与社交空间。结合别具特色的室内骑行训练,既可作为竞速比赛也可作为社交活动。24小时自助服务区是门店的另一特色功能区,Vaasters可以在这里进行自助洗车、基础调试,以及骑行过后的淋浴区

功能完善的门店既是骑士们的补给站,也是建立「骑行+」业态衍生的基础。通过自建小程序收集爱好者的骑行数据形成路线图,又或是为爱好者们打造「每周例骑」与城市微度假的「骑行旅游」,每一次骑行均能得到积分和礼品以及骑友们正向的反馈。

VAAST小程序,从左到右分别为门店服务、骑行活动、骑行参与后的积分兑换 图源官方

b.想要建立与消费者的新触点的DTC骑行服饰品牌——GRC

GRC是2016年创立的中国原创高端骑行服饰代表品牌。骑行服是骑士们除了硬件装备外最喜欢投资的品类,骑行服对面料的要求很高,春夏季骑行服要求骑行服上衣有着排汗速干的功能,夏日则是要求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冬日则可以选择加绒加厚的骑行服来保暖。紧身的设计可以减少风阻,压缩面料则能减轻肌肉压力,反光条保证夜晚骑行安全…… 这也使得骑行服的设计充满着科学依据,且骑行服的版型差距不大,专注于面料本身就行。

GRC骑行服 图源官方

骑行服的涂装更改更是新品牌突破口之一。GRC敏锐地发现这一突破口并通过3D渲染来快速地做骑行服的设计。他们创建了和 IP 与艺术家联名的产品专线 ,此外还筹备城市通勤骑行和儿童骑行系列。GRC对于线下门店也有清晰的构想,对目标人群的观察较为细致——基于买奔驰的人也喜欢高端的自行车等客户需求,于是与奔驰合作构想了GRC CityHub。

GRC Ci tyhub的构想(SUV专门店+高端单车店+单车自助维修保养区+二手单车寄卖区+单车零部件创意改造及售卖区+ GRC 品牌服饰售卖及售后服务区+咖啡啤酒简餐区+服饰户外用品区的一体化门店) 图源网络

c.用骑行串联更多小众运动的泛运动社群品牌——Wecycle

WeCycle是从骑行装备零售到骑行活动组织再到骑行爱好者组建的社群运动品牌,建立了趣骑运动生活馆,主打轻户外运动,并在线下空间放置了骑行燃脂竞赛、瑜伽、Switch运动游戏等多运动模式体验,也定期举办小型体育赛事迷你铁三赛、趣味运动会,还有城市定向骑行活动。

WeCycle门店设置, 图源官方

WeCycle也联合更多社区品牌,如lululemon,On,Patagonia,Salomon等,不断丰富城市户外运动体验——骑行+瑜伽、骑行+露营、骑行+啤酒、骑行+咖啡、骑行+宠物等等。

WeCycle骑行活动掠影, 图源官方

03/

商业空间如何获得骑行社群青睐,同时带来「二次消费」?

想象一下,一个喜欢摆弄各种骑具(有钱),同时各种show骑行穿搭(有品)的社群是不是线下商业的理想客户呢?而这部分小众又潮流的人群在商场活动本身,即使不买任何商品也是商城的一道风景线,甚至一种氛围组担当。那么针对于此,商场方可以做出那些取悦这个社群的改变呢?

新加坡的FUNAN商业体便是优秀答卷之一,关于项目本身的研究彼山已经有深入的解析(戳蓝字回顾:从电子产品专业市场到生活方式体验平台,凯德这次交出一个高分答卷),而此次更想聊FUNAN是如何利用一条全天候自由穿行商场的自行车道,来营造空间的定位的独特性与话题度。

新加坡购买私家车辆成本极高,整个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使得当地居民习惯使用公共交通进行通勤、出行等,骑行也是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FUNAN地处新加坡CBD核心位置,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生活习惯,用这一条长达200米的自行车车道,贯通商城内外的多处半开放空间以全面服务城市,同时也以此形成了「24/7」生活圈,重新定义了商业的功能和边界。

FUNAN特色骑行道, 图源官方

同时FUNAN也挖掘了更为真实的使用场景,完善了骑行周边设施和服务,如:单车停靠、维修站点、咖啡店、储物柜、淋浴设施等全方位配套。除了满足对本地居民的需求,还考虑到了游客群体,从福南出发,游客无论步行还是骑行都可以快速到达新加坡著名的旅游地标,同样FUNAN也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加坡历史骑行之旅的重要一站。

 

  FUNAN 商场侧边的自行车维修、淋浴设施、7-11 ,彼山拍摄

FUNAN室内骑行主题的座椅装饰等, 图源官方

动线的合理布置,不仅能符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还能有效地串联各种消费场景。荷兰的骑行者众多,在阿姆斯丹人均自行车的拥有量是大于1的,基于这样的人群基础,荷兰阿姆斯特丹社区商业空间 DE HALLEN 设计了以一条主骑行通道串联所有商业功能区的空间规划,这一举动使得用户们能够快速便捷地通往目的地,主通道的入口设置的更是自行车专用停车库而非传统的机动车停车库。

DE HALLEN整体布置图,彼山绘制

在DE HALLEN主通道骑行的居民, 图源网络

此外骑行道还通向 DE HALLEN的单车生活方式综合型门店,店内设有多个关于单车生活的服务板块,包括但不仅限于单车回收零部件创意改造、二手车寄卖、自行车养护维修及改造、自行车维修技能培训、骑行主题沙龙等。

DE HALLEN单车综合方式门店, 图源网络

总结下来,如果商业空间运营得当,品牌及动线排列合适,不仅能通过这一类骑行活动聚集客流,也能带来「骑士」的好评与好感,还能树立轻松有趣的商业品牌形象,再到实现商业空间销售额增加的目标。

04/

社群的持续壮大需要城市贴心考虑骑行者的真实需求

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以上海为例市民通勤距离约5km,这是非机动车出行的理想距离。同时从效率上来讲,Door-to-door的目的地拜访,自行车花费的时间比地铁、机动车还要少,更不用说低碳环保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中自行车出行是个好的选择。

然而现阶段城市中机动车出行仍然占主导,使得道路使用权的权重分配不一,自行车出行面临着无路可行,无处可停的问题。而这某种程度上是制约骑行社群发展的最大阻力。

因此自行车生活方式发展自然离不开政府与政策的支持。这一点上国外有许多优秀案例。哥本哈根,有着世界一流的骑行基础设施、高自行车分担率、方便快捷的综合运输以及各式各样的骑行者。颜色鲜明的骑行道设置、自行车专用骑行高速道路、独立的自行车信号灯、搭载自行车的地铁、每年增设的自行车停车位、政府大力推行的慢性出行系统,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友好城市。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高速路、自行车信号灯、搭载自行车的地铁, 图源网络

阿姆斯特丹政府通过拓宽现有自行车道来增加通行容量、建自行车慢驶街道、重新设计重要十字路口、中心区撤机动车停车位增设自行车停车位等方式来真实地改善自行车骑行环境,在原有的机动车通行道中间挤出一条通道来。巴黎则是通过建造专门的自行车道、建立自行车高速路、特色自行车路线(香榭丽舍大道)来组建整个城市的自行车出行网络。

 

  阿姆斯特丹的骑行人群, 图源网络

目前国内的特大城市也在做着相应转变。 根据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潘海啸 教授的观点:“国内 上海 发展慢行系统的空间布局和道路基础条件是世界城市所少有的,上海可以先搞一些试点,比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对机动车有所限制、鼓励骑行。同时来建设和完善更多的自行车停车系统。比如做一些电子围栏,或者是辟建一些有门禁的自行车棚、停车场,保障自行车停放安全。” 北京 在规划研究上开展了《北京步行和自车规划指南》等,启动市区两级的自行车道治理工作,积极实行碳中和指导下的系列举措。

结语/

在疫情期间,实体商业空间的生意与运营成为了有目共睹的挑战,疫情并非是一切的终点,也许是新的转折点。疫情过后,人们特别是经历过封控之后的都市人群开始渴望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便一些需要调动身体的运动形式深感兴趣,这些具有话题度的小众运动燃起空前的热情

在大健康主题下,敏锐的人建立社群、引领趋势。品牌方与商业空间聪明地选择凝聚核心人群来创造内容、分享内容从而形成文化氛围。而城市构建慢行网络,完善慢行系统壮大社群基数,这将成为疫情后增进交往、激发社会活力的新动能。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彼山,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