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无形中给实体商业带来了沉重的冲击。
三年来,有的实体商业稳中求进,有的实体商业逆势扩张,有的实体商业苦苦支撑,更有的实体商业黯然离场。
在此背景下,赢商网策划《疫情背后的商业变局》,整理了西南各区域的停工、延期、经营异常的商业项目。让大家了解当下的商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本篇为大家带来的是“贵州篇”。
贵州商业市场亟待破局
在疫情反复影响下,贵州商业市场表现不容乐观。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3月31日,贵州停工或延期的商业项目18家,经营异常的有15家。
这些商业项目,有曾风光一时,也有昙花一现;有的开业数年,有的仅开业几个月;有本土的开发商,亦有外来的入局者,如今它们的困局,令人感叹不已。
从已开业项目上来看,贵阳商业项目整体空置率达到了9.7%,十分接近10%的警戒线水平。但有些购物中心已经超过50%,更有甚者达到了80%以上,另外部分购物中心因为无法继续经营而关门倒闭的情况也不是个案。
从拟开业项目来看,在建商业项目经常性停工、开业时间屡次延期的情况也是普遍可见。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是导致当前现状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疫情更如同一面镜子,把项目的光鲜和黯淡都展露无疑。
对于部分项目而言,经得起疫情的检验,主动求变,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前进,反而逆势扩张,越发强大。而对于有问题和缺陷的项目,疫情只是在加速它消亡的进程。
然而除疫情之外,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一连串的问题。
//缺乏科学规划只会“野蛮生长”
购物中心的科学规划尤为重要,如果对城市规划和商业规律、选址、人口基数等问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将给整个项目带来很大的麻烦。
缺乏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商业项目的开发。并未能结合城市情况、区位条件、人口情况等去因地制宜地进行项目定位与规划,缺乏科学的精准的判断,为后期购物中心招商、运营等方面造成诸多不可逆转的弊端。
//贪大求多急于求成
近年来,在电商冲击之下,购物中心以其大体量、多业态、优体验表现出了强大竞争力,被视作线下零售的“避风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跟风发力,城市里的商业地产项目规模体量都存在盲目做大的现象。
事实上,很多停工或延迟开业的项目,都因商业项目设计的规模过大、整体开发、同时开业,租户资源和目标客群消费短期内无法支撑,进而出现空置率逐渐上升,撤铺等情况。
//缺乏稳定资金支持
商业地产由于其独立运作等特点需要投入的资金本身就很多,同时建设周期与先期运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往往很多自持型商业,又没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后期的运营推广,资金链易断裂,无法熬过一个商业项目或者商圈的成长周期,又会陷入经营困境。
//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的需求设计或特色不足
商业综合体兴建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一个好的购物中心建筑设计首先要创造出人性化的需求设计,让消费者享受在一个舒适的空间下购物的过程体验。但是快速的开发模式,导致大多数商业综合体在与城市空间关系、内外部空间、建筑细节等人性化设计方面缺乏恰当的考虑。再加上建筑形态呆板化、规划设计基本大同小异、缺乏创新设计,导致购物中心的外立面、内部空间构造、景观设计等方面是千篇一律,创新不够,特色不足,对顾客重复到来不具有吸引力,客流量自然也就出现问题。
//盲目投机带来大批项目“停工” “延期开业”
目前,贵州购物中心的开发主体产生了明显的分化,投资和投机两种状态并存。近年来,随着商铺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其中。部分实力并非很强的开发商打着购物中心的旗号,将购物中心切制成若干小单元出售给个人投资者,承诺“售后返租”“售后包租”“固定回报”的产权式购物中心一度在贵州大行其道,从而形成贵州购物中心业内企业经营状况差距悬殊的客观现实,也导致了一大批“停工” “延期开业”“空置”项目的产生。
//业态组合不合理或不切实际
购物中心的业态分布和比例是商业运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很多开发商对商业领域的运作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而不是根据商家和顾客的意愿及需求。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无法做旺,进而最终归于失败。
//运营专业度不高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购物中心建起来不容易,但更难的是在其后期的运营管理,这也是购物中心能否存活的关键。
在这个“运营为王”的时代里,也存在着部分开发商没有经验、专业度不够,出现诸如过高的固定租金形成了刚性门槛、没有与商户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以及疏于对安全管理、客户服务、物业管理、营销策划、业主沟通等。由于运营专业度不高,忽视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商户撤柜,出现空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运营成功的项目需要多个环节专业知识的积累,某一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对项目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精准把脉
贵州商业地产的治疗”妙方
我国商业地产已经由增量开发进入存量运营时代,大批量项目入市的挤压下,竞争愈发激烈。据赢商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购物中心数量达5387个,体量4.7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数量达7500+,体量约6.4亿平方米。
一方面是购物中心的大量持续推出,另一方面是购物中心商业空置率居高不下,经营风险激增。在存量竞争叠加疫情影响下,商场经营收入严重下滑,资金流短缺,导致企业难以支撑,部分购物中心和品牌已经消失在市场中。所以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快速满血复活将成为“破局”的关键。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早早搬上日程,成为最为关键的决策依据。随着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谁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拥抱线上,把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融合,更好的去挖掘商业的价值,必然就能最先占领市场,只有积极自救才有可能重获增长引擎。
作为国内领先的零售商业数智科技服务商,赢商tech凭借多年积累,为场所端和品牌端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目前,赢商tech旗下拥有城市商业地图,高效辅助商业拿地开发与精准研判;CMiCloud云商管,赋能招商、运营、管理;MI闪购专为购物中心构建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实现聚客、引流、运营增长。基本涵盖了一个商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结语
总体而言,疫情对实体商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应看到,仍有许多逆势而生的案例,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整个行业的进步,这其中不乏佼佼者,因此有很多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好的商业项目成功绝非偶然。首先要保证商业的合理规划、布局,在长期运营中积极主动地拥抱变化,探索商业多元发展,勇于不断的迭代创新,这样才能迎来最好的未来。
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贵州省纳入监测的114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10.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2亿元。
赢商网通过赢商大数据、媒体调查以及消费者关注度等维度,分别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个区域筛选出13个最值得期待的商业项目。
随着商业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同质化问题随之日益凸显,也为购物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赢商网对贵阳重复率高的十大餐饮品牌进行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