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还有机会吗?

赢商网 刘玉萌   2022-04-26 09:41
核心提示:前有“埋伏”,后有“追兵”。

周日,在“调休”冲上微博热搜前排的同时,一边是大家“苦调休久矣”的怨气,另一边是难以实现的跨省游。

表面上,早休也是休,晚休也是休,但用经济学的“损失厌恶”分析,牺牲两个正常周末,前拼后凑地挤出一个“小长假”,在大众心理上是损失大于收益的,在经济学上也是不“经济”的。

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确诊病例,多个省市已启动跨省旅游“熔断”机制及暂停“机票+酒店”业务,疫情重灾区城市更是进入封控管理。

上海等地仍身处疫情“泥潭”,北京的行程卡好不容易短暂“摘星”,4月22日以来新增的确诊病例,又让气氛变得紧张。4月24日,北京市文旅局要求暂停北京市旅行社经营市民“在京团队旅游”业务,市内文旅活动的空间进一步缩小,给本就尴尬的“五一”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01、进退两难的“五一”

// 难解的数据

4月18日,文旅部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人次6.21亿,下降11.4%;农村居民旅游人次2.09亿,下降35.3%。

一季度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0.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3万亿元,增长4.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0.62万亿元,增长9.4%;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14万亿元,下降14.5%。

按理说,旅游总人次的减少和旅游总消费的增加,应该意味着人均旅游消费的增加。但尴尬的是,各行业呈现出的实际情况,似乎与之相反。

先来看大交通。比如近日,国内三大航发布了2022年3月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报告期内,国航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63.3%,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70.1%;东航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 62.35%,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 69.32%;南航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56.01%,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62.36%。此外,多地机票价格被打成“骨折”,也早已不是新闻。

再来看几家代表性上市旅游企业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

张家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00 万元-6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83.44%-115.06%;云南旅游预计一季度亏损750万元-150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6.66%-473.31%;丽江股份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2400万元-3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92%-222.56%。

西安旅游发布的业绩公告称,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约8021万元,同比微增5.55%;净利润亏损约3411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

几家公司的类似之处在于,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游客接待量下降,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索道)、酒店等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业绩出现亏损,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同时,它们不仅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情况,都有些差距。

目的地收入减少、相关大交通流量紧缩,加上一季度继续苦苦支撑的酒店,和旅行社行业不断被拉长的破产、倒闭清单,似乎都在发出无声的抗议。

一季度重点节假日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持续萎缩的势头,也随着疫情的持续冒头延续到了清明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仅为2019年同期的七成;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四成水平。

随着疫情蔓延,民众的旅游意愿也随之逐渐下滑。春光明媚的五一本来是文旅行业每年重要的盈利档期,如果这一次再度失守,则意味着很多目的地和企业将在上半年空手而归,大量从业者或将颗粒无收。

可惜的是,受新一轮疫情影响,第一季度旅游市场显著弱于去年同期。在防控难度加大的局面下,五一乃至2022年旅游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概率很小。

// 呼吁和自救

疫情的反复对上市旅企的压力尤其大,促使很多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盈利点。带货直播、变装促销、云旅游……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的旅企几乎已经试过了所有能够自救的方式。

3月底,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招聘启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黄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黄山导游协会合作,为暂时难以正常开展工作的导游员提供采茶工的岗位。该岗位18-65岁之间均可报名,基本工资为170元/天,包食宿、报销来回车费,工作时间为4月10日-30日,工期结束后,由茶企或茶农直接发放工资给工人,还可就近推荐进厂工作等。

西安旅游2021年报中的信息也透露了不少信息。其2021年度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商贸业占比60.5%(收入3.39亿元),旅行社占比25.8%,酒店业占比13.7%。在商贸物流业务方面,西安旅游通过建立蔬菜、果品、粮油、肉禽、茶叶、酒店用品等产业链以及生鲜配送平台,全面布局销售网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管鼓励导游转向采茶,或者改卖蔬菜生鲜也是无奈之举,但不是所有旅企都能像黄山旅游、西安旅游这样把副业搞起来,试遍所有可能依然不见起色的也大有人在。

疫情背景下,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调整业务,从而把成本降下来。有专家表示,平台型企业数字化,运营型企业标准化,大量的中小企业特色化、细分化,打造管理的弹性、业务的韧性、反应的敏捷性,是未来旅游企业的必由之路。

02、这个五一,哪些趋势值得被看好?

说一千道一万,在带薪休假暂时无法普遍落实的当下,“五一”小长假这样的假期仍是人们出游和休闲的重要机会。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旅游客流数据》报告称,一季度,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省会城市(如成都、郑州、重庆、武汉、合肥、南京、昆明、贵阳、西安、杭州等)在全国总游客量中的占比优势明显,而冰雪旅游城市(如乌鲁木齐、哈尔滨、长春、沈阳)的区域占比优势明显。

换句话说,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周边城市正在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地级市跨省、跨市出游的平均恢复率好于流入游客的平均恢复率,省内出游和流入的恢复率好于跨省出游和流入的恢复率。

而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五一”也仍将以本地游、周边游和省内游为主。

今年“五一”期间京郊民宿预订火热,京郊民宿预订量占“五一”期间全市民宿总量的90%以上。截至4月18日的数据显示,途家平台上“五一”期间京郊民宿预订量已超2021年五一假期,比2021年同期增长一倍。

小猪民宿数据显示,在北京,一些精品京郊民宿在“五一”期间已经呈现满房状态,今年已预订的群体中,出现了以本地多个“小家庭”组合的“大家庭”的客群。而多房间、高品质的房型更早被预订,京郊院落一房难求。

社交媒体的作用和在线消费,因为疫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推动,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让消费场景化的趋势更加突出,比如人们对露营的热情空前高涨,甚至特定品牌的帐篷已经“一帐难求”。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人们的出游半径缩小,产品预订周期变短,出游频次增多。本地游市场正在使出浑身解数满足游客对体验性和文化深度的需求,人们也更愿意为优质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买单,精致露营、房车自驾、户外徒步、亲子研学、电竞酒店、冰雪旅游等细分赛道正在成为市场上新的主角。

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逆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市场,促使很多旅企重新发现国内市场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不再只是疫情下的权宜之计,更是战略方向的调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文旅五一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