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开始注重在公共空间上“打主意”,从美术陈列主题设计到活动营销,不断加强商场—商家—顾客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出公共空间的“传感器”效应,其能调和、深化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同时,好的公共空间也能为购物中心赚取可观的利润价值。
现在的购物中心保留大面积用做艺术展览、优惠促销、新品发布、品牌推广等,这些看似浪费的中庭面积、活动区域的租金价格能让商场日进斗金,活动拼来的高人气也让中庭成为品牌商的必争之地。据推算,中心城区的购物中心中庭一旦全年365天无休,最高年收益可过千万元。
我们通常说的 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包括广场、中庭、走道、前厅等,简单说,就是项目内,没有安放固定商家长期使用的面积空间。
面对商业品牌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购物中心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因此公共空间承担的角色越发重要。本文盘点玩转公共空间的几个创新方法,希望为大家提供更多思路。
01
创意空间,要允许创意发生
创意空间并不局限于建筑的范畴,除了建筑本身有创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运用上,它是否允许多种“创意”的发生。更直接一点——很多集中商业在建设完之后,是一个固定空间,怎么让它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不停地变化?在明年、后年,甚至今天、明天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对此,有四点值得注意:
1、强大的包容性,这个空间的形式和容量足够发挥不同的主题创意;
2、室内有舒服怡人的阳光,由于购物中心大都封闭,阳光能产生户外、公共、自由的感觉;
3、立体层次性,楼层之间要实现立体相融的互动;
4、参与互动性,主要指顾客能体验到空间创意的乐趣。购物中心要让顾客来,吸引他们的不一定和商业消费有关,往往是一些艺术或者别的有趣的东西。
02
创意越纯粹,越令人舒服
据调研显示,未来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并不会刻意附加商业价值,首先要让消费者来了很舒服。
新加坡金沙购物广场,有一处公共空间设计如漏斗盆一样,蓄水装水,在整点的时候打开,水就集中在漏斗口处往下倾泻,这样场景就活了,可见舒服的购物中心和客人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它用最简单的原理做出最有趣的创意,东西做得很纯粹,小孩子看了都会喜欢。
如何做好公共空间的创意发挥:
1、要强调这个购物中心独有的“DNA”。除了商业租赁面积外的公共空间,例如连廊、通道、中庭、公共洗手间前厅、电梯前厅、空中吊饰,都可以来去被一个购物中心的经营者很好的利用,来强化这个场的“DNA”。顾客明白这个DNA是属于商场的而不是属于某个店铺的;
2、与店铺风格相区别。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公共空间做“天”和“地”的呼应,例如南宁万象城,每个公共区域的天花都不一样,相呼应的每个区域的地面也不一样,客人有明显的感受和识别;
3、公共空间可以被加载,互动科技都可用上;
4、提升聚人气的能力。看一个场人气旺不旺,要看这个场的公共空间人气的聚集。
03
公共空间是商场的传感场
公共空间要具有包容性,欧洲商业体的空间足够大,可以做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空间前提,做创意会受到限制。因此, 项目前期定位时就要思考,最终项目是要成为城市级的,还是区域级的。
其次,商业地产的公共空间是为80%的人服务,但只有20%人属于核心人群,由他们来提供商业消费价值贡献。商业最大的区别就是经营,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公共空间活动应该是体验感的最佳“传感场” ,在商业内容、品牌重合度高的市场环境下,商业公共空间完全做出于别人完全不同,实际就是抓到一个氧的元素,化学上的氧和任何东西在一起都会变化成新的东西,商业的公共空间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性,这样才可以给商场带来丰富的可变空间。
另外,公共空间是项目定位和品牌核心的外在体现 。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实现包容性、景观性、休闲性、引流性和实用性五特点的融合。
04
设计着眼市场,消费者认可才算牛
做创意空间,不是迎合开发商,而是迎合消费者的市场,无论做什么样的设计和创作,都要关注客户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为开发商设计的作品。
1、care you care,换位思考做商业整合推广;
2、未来商业主题化、个性化进程;
3、强化美术陈列设计对商业的装饰性、引导性和互动性。
一开始就要明白自己商场的定位是什么,定位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整体设计配套,业态比例,后期经营思路。
05
多考虑城市需求会引来更多顾客
把公共空间留给市民,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这样才能赢得商场与顾客之间更好的持续性关系。其实,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各种关系———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商场与商家的关系、商场与顾客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梳理,往往通过公共空间来调和。
比如说去星巴克,最早基本都冲着星巴克这个品牌去到那个购物中心的,那么作为购物中心,跟消费者的关系怎样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空间就有了自己的价值,它可以重新梳理商场与商家之间的关系,人们最终变成去那个商场,只是具体在星巴克消费。
可见,公共空间往往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基本逻辑” ,也就是常规性的功能;
其次,是主题性表达 ,这就关乎到“创意”的开展。每个楼层的主题性,空间只能起到聚焦作用,与之相应要做好的是“业态”与空间布置的有机结合。
06
让空间持续不断地制造出事件
与特定的社群结合,创造熟人社会的“持续性日常生活事件”公共空间。
现代社会本质上是陌生人社会,基于陌生人相遇的“触媒式”公共活动,往往零散、随机,很难产生“持续性日常公共事件”。与传统商业靠消费划分社会阶层不同,现代商业靠消费在划分共情社群。这些基于共同消费需求聚合在一起的人群,往往也是选择了相似生活方式的人群,以此为基础,一种持续性、日常性的公共性就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例如,5月底上海解封后,上海圈子携手上海50+商场,在商业的公共空间打造了“好久不见”的联动事件,引来了众多消费者打卡留念。如何让空间持续不断地制造出事件,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关注。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如何能发掘可深耕的需求,进而以此促成多元化融合、形成多维度链接互动,无疑是未来每一个商业人都要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