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统商超财报:营收下滑、净利润收窄,亏损仍为常态

灵兽   2023-04-20 10:01

核心提示:2023年,中国零售企业将在经济预期下行和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求存、谋发展。毫无疑问,2023同样是一个难熬的年头。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1

净亏损有所收窄

零售企业2022年年报逐渐披露,忧多于喜。

本月初,三江购物股价在短短5天内飙升超过48%,引领人人乐、东百集团、家家悦等股票同样上涨。这为其2022年财报拉开了帷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0.24亿元,同比增长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增长73.95%;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5.14%。

从这两组数据来看,尽管三江购物的营收增长速度并不显著,但其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去年三江购物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对因业绩、客流双降而沉寂三年的零售企业来说,三江购物的财报打了一针兴奋剂。而在盒马的众多改造案例中,三江购物的盒马门店早在2021年底便实现盈利,2022年全年保持稳定盈利。

三江购物对实现盈利在年报中给予的解读是,三江购物紧紧围绕全公司数字化1.0展开工作。主要做了探索合作、摒弃博弈,洞察需求、着重发力,流程再造、降本增效,改造启动、支持发展等大量的工作。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三江购物仍将生鲜作为主要利润提升品类,同时关注盒马鲜生的改革,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提高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值得一提的是,三江购物在报告期内获得政府补助约3793.05万元,占净利润的24.68%。

当然,三江购物实现盈利,并不一定意味着盒马也能轻易实现这一目标。

相比在一二线城市开疆辟土的盒马,宁波门店的面积在2000-3000平方米左右,低于标准型盒马鲜生门店,小型店甚至不配置盒马标志性输送货物的悬挂链系统。运营开支的降低加上三江购物本身的仓储、物流配置,可以说有效减少了履约成本,提高了利润,因此使得其的净利润得到增长。

三江购物的改造一直亮眼,也有业内人士向《灵兽》表示,盒马或许有意借助三江购物实现上市,盒马目前的估值在60-100亿美元之间,如果盒马计划在A股上市,借助三江购物实现上市可能是一个较好的策略。

红旗连锁与三江购物一样,作为区域性连锁超市,也取得了增长。

2022年,红旗连锁的营业收入约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7.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86亿元,同比增长0.9%。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投资新网银行及甘肃红旗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7.15%的影响。

其实,红旗连锁作为便利商超,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一方面,通过密集扩店,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规模化采购带来更大的议价权,这是其能迅速缓解过来的原因。

过去三年,零售行业面临巨大挑战,收入和利润普遍呈下降趋势。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外,其他公司基本上净亏损同比缩小。

其中,中百集团2022年亏损3.2亿元,同比减少1322.6%;中国顺客隆2022年营收6.39亿元,净亏损大幅收窄;联华超市2022年营收246.81亿元,净亏损2.12亿元;永旺2022年亏损同比收窄,最高达2.7亿港元。

而针对净亏损同比收窄的原因,许多超市企业认为是推进供应链建设及费用管控、提升经营利润所致。相比去年疫情严重,大规模封控、货物和物流成本激增导致成本上升,今年的恢复正常,使得成本降低、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实现净亏损同比收窄。

2

亏损的企业

就在三江购物公布高净利润增长数据的同一天,步步高也对其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最新预测的净利润数字再次大幅下降,预计亏损将达到20.5亿元至26.5亿元。截至当日收盘,步步高的总市值为51亿元。

2022年,实体零售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步步高的处境尤其受到关注。

在经历业务收缩之后,步步高曾在1月16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将亏损12亿元至19.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十几倍。

最近,再次下调业绩预告后,步步高表示,随着评估师对商誉减值评估工作的深入,结合当前实体零售消费复苏缓慢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对预期进行了更为谨慎的判断。与评估师充分沟通后,预计目前商誉减值金额超过原预估金额约1.8亿元。

而针对步步高被国资接盘的消息在上半年也有了定局。3月17日,步步高宣布转让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此后,湘潭产投成为步步高控股股东,湘潭市国资委成为步步高实际控制人。

国资入主后,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然而,在经营、战略调整等方面,仍需要进行更专业的规划。目前,步步高在湖南本地还有门店数量多、供应链稳定等优势。

在卖身、巨额预亏与商誉减值的背后,步步高的终端销售市场也出现大规模关店情况。

除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外,自四季度开始,通过关闭并转让四川市场全面退出,江西市场大幅收缩至新余、萍乡、宜春三地(临近湖南的城市);同时,湖南和广西两省也同步关闭并转让低效亏损门店。

其实,步步高遇到的问题是整个传统线下商超普遍的问题,都面临营收、客流下降的压力。几乎整个线下商超都陷入了亏损。在整个零售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转型变得至关重要。

同样一直处在“至暗时刻”的京客隆,也深处水深火热之中。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都呈现下降趋势,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

报告期内,京客隆营业收入86.61亿元,同比下降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为-9607.1万元,同比下降327.5%。

尽管京客隆在数字化转型上已经进行了尝试,但成效并不明显,公司仍面临着营收和利润下滑、分红减少、外资减持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京客隆面临的经营困境。

实际上,这些挑战并非仅仅是京客隆所独有,许多传统商超也在面临类似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家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并优化其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例如,有的可以通过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拓展新的营收来源,如增值服务、广告收入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商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逐渐摆脱困境。

3

保守,还是激进?

从各个企业发布的财报业绩来看,2022年整个行业仍然保持谨慎,或许相较于“做出一番改变”,“守住”是更重要的核心策略。

疫情影响、成本上升和新业态冲击等因素,使得谨慎的超市企业们承受着压力,纷纷选择关店、止损自救。数据统计显示,过去一年关店的超市数量达数百家,包括,绿地优选关闭70家门店,红旗连锁上半年关店79家以及中百关店60家以上。

关于关店原因,中百集团在财报中指出,鉴于部分大卖场长期亏损且无法扭转,公司决定关闭这些门店。关闭部分大卖场旨在进一步优化门店结构,提高整体经营质量,有利于减少亏损门店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影响。

事实上,过去一年,传统超市大量关店并非仅仅源于经营不善。

从整体来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以及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冲击,使经营压力不断上升。如果企业仍然坚持过时的商业模式,发展必然面临困境。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量门店的关闭势必会对企业的整体营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2022年的财务数据中,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营收的增长,大部分企业则呈现营收下滑的普遍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门店的关闭,企业在房租、人力等方面的总成本也得以降低。在财务报告中,尽管整体营收呈现下滑趋势,净亏损却相对收窄。净利润的提高则是受到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以及企业大力发展线上业务、拓展新的营收渠道所带来的综合效果。

传统商超面临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许多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将成为转折点。

首先,从宏观因素来看,据统计局数据,今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0.4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8%。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8.5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

这个增长率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的4%。尽管在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的表现还算不错,毕竟,去年二季度增速才开始下滑。此外,从这三个月的GDP水平来看,直到3月份才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因此,4.5%的增长已经相当可观。

然而,观察不同细分市场,在疫情放缓之后,餐饮业是复苏最为迅速的行业。三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了26.3%,而整个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达到了13.9%。‍

原因是在疫情控制之后,消费者外出就餐的频率明显提高。这种现象与旅游业的复苏也有密切关系。随着旅游业的恢复,在旅行中会更愿意尝试不同的美食,进而推动餐饮业的快速恢复。

与此同时,商超业绩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根据零售业态分类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8.8%、5.7%、0.2%和9.2%。

虽然有所增长,但远低于餐饮行业的增长。

此外,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上业务对传统实体业务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和取代,消费者已逐步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线上零售在价格和便利性方面具备优势,使得实体商业的市场份额逐步被线上零售蚕食,同时毛利率也受到严重挤压。

因此,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持企业生存并实现业绩增长成为一大挑战,这也是商超客流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最后,零售业的前景还将受到整体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如果在通胀时期,商品价格普遍迅速上升,这可能会在预期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引发抢购热潮,消耗购买力,从而加剧市场波动;与此相反,在通缩阶段,商品价格普遍降低,消费者支出减少,这将导致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限制。因此,生产动力可能减弱,最终导致消费下滑和零售企业业绩下降。

在2023年,中国零售企业将在经济预期下行和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求存、谋发展。毫无疑问,2023同样是一个难熬的年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灵兽,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