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非商业“的商业场景,成为品牌们的“白月光”

感性城市SCity   2023-05-12 10:06

核心提示:放松已然成为品牌最想要表达的情绪价值之一,它意味着缓释焦虑,公共关怀,而这些都是当代消费习惯里所需要的一部分。

作者/佐夫 Zoff

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把店开在“莫名其妙”的地方。

有的喜欢大隐隐于市,藏在各种小街道和箱子里里,要一种独立的氛围感,要阳光透过树荫的气氛,要童年时的一个场景。

有的品牌愿意进入自然山川,一定要把店正对着公园,或者就融入在公园里面,再或者,开到有点荒无人烟的海边、湖边的度假村或者酒店,要海风吹拂,要山林环绕,要雪山高原。

还有的更加明显,比如进入社区。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个只服务于周边居民,而是要有真正的“社区感”,要显得日常、自然,可以完全融入生活状态。

在这种逻辑下,不管品牌和主理人和BD们最终选择哪里,可能各有各的取向,但有一点是明显的,就是都不像显得过分“商业”。尤其是对于需要用线下空间做Branding的品牌而言,不仅是想要“逃离”商业综合体、甚至是想要逃离传统商业空间,寻找那些不是商业的地方。

并且这股浪潮已经不是爱讲故事的新品牌、独立品牌们的执念,许多传统国际品牌也在做一样的事。正常的Mall里的店该开开,而一些新的品牌支线活动,新的商店内容玩法,不管是快闪、策展还是各种主题的店,都在尽可能的找到独特且精准、气质相符的Location,和自己的客人在“意想不到”却又“情理之中”的地方碰头。

举一些案例与现象。

松赞酒店 X 始祖鸟

就比如,“非商业”的酒店和度假村,如今成为品牌们追逐的对象。

对于酒店本身而言,和品牌联名、合作、快闪、不只是给自己延展了经营范围,往往也是带来有新意的内容和主题。

当然价值不止如此。

有内容的品牌门店空间,成为了年轻且崭新的度假内容和到达的目的,成为和其他酒店度假村的差异所在。毕竟风景和设计总有看腻的一天,但特别的店和人造就的新人文景观,却始终有魅力。

海南万宁喜来登户外海滩上的科罗纳酒吧,一个酒吧的影响力,在小红书、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要远远大于酒店本身,甚至都不只是酒店的流量中心,还成为了万宁的目的地之一。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阿那亚星罗棋布的独立品牌门店上,从最早的孤独图书馆到现在各种形态的买手店、酒吧和餐厅密布,它们早就和阿那亚频繁的展演活动一道,成为不断释放内容和吸引力的中心,也支撑着这里的房价与酒店民宿。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担心,仅以酒店和度假村的“非商业”流量,是否足够支撑这么多店?

这是基于传统线下逻辑衡量,而在现在,品牌来有意思的酒店则有多重因素的推动。比如传播,不少酒店自带自然环节的背景,山川湖海的旁边;同样也有“大师光环”的建筑和装修设计,而且,有统一运营后台支持,这意味着完善的配套服务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品牌做自己内容、做活动、做场景所需要的。

具体到销售,越是有内容的酒店,越是“Rich&Young”的新客人自带一种习惯:如果酒店度假村、目的地里有不错的品牌,正好就可以少带点衣服,到现场买。

就像松赞酒店和始祖鸟的合作一般。始祖鸟在这里仅有一个精品店,但这家店在旺季时销量丝毫不落于二线省会重奢场的同品牌店。原因就不只是两者的客群社群画像高度重合,转化率高,并且还联名出独有的产品吸引客人;最终,又有品牌传播,又带来了旅游目的,当然还带动了销售。

阿那亚也同理。当大量的外地客人从南方到达北戴河,来这里参加外地活动或者度假时,本身就容易带不够衣服,索性就在现场买,这就造就了几家服装店不错的销量表现。

成都祠堂街&人民公园

“非商业”的公园,如今也是品牌的白月光。

放松已然成为品牌最想要表达的情绪价值之一,它意味着缓释焦虑,公共关怀,而这些都是当代消费习惯里所需要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和情绪强相关的品牌业态,包括香氛、茶馆、花店、买手集合店,你都能看到大家在如何的表达可持续,去融合有机、生态、或者是运动健康的概念。

公园,自然而然就提供了这些理念,和这种放松状态。

在REGULAR最早呈现的店里,就有做“自然标本”的荒石公园,而楼上的大源中央公园里面的石头、植物和昆虫,就成了他们一些产品的原料取材,现场加工并展示销售;这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地礼品”;大地茶厂把大源中央公园树木树皮的拓印,成为店内的设计灵感,同样也成为了他们品牌文化的一部分。

而成都即将开街的祠堂街,同样也离不开对面人民公园带来的气氛。人民公园见证了成都百年的公共生活,并且延续了这种在地文化,的确,鹤鸣茶馆还在,来宽窄巷子的人同样回来人民公园逛逛。

这种深深记录着历史、在地、和树荫环绕的公园,它同样成为了外地来蓉品牌的向往。从观夏到ENG、MISBHV、到Patagonia和卷宗书店,木木美术馆,等等这些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好品牌聚集在这里。

如果什么都没有,只是呈现在这里,他们注定是“生硬的空降”,但就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对面,原来老妈蹄花的位置”,足以让本地的市民一秒就能反应过来这些店在哪里。

在有共同记忆的公园旁出现,不以太商业化的面目出现,就是融入在地最好的方式。围绕着这些老房子和老公园、就像获得了自然的城市背书,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故事讲下去。

上海现所,FREITAG

最“非商业”的,依然是社区,成为新的“社区配套”。

社区商业,一直是最简单,但也是最本质最持久的存在。

因为它很少是资本与规划驱动的“大力出奇迹”,它的空间气氛,品牌组合都是自然因周边的居民而生成和带动。可以这么说,商圈的热点可能会随着世代改变,最好的购物中心会相互代替,但社区商业始终会存在,成为附近的每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也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这种踏实和持久的感觉,成为了品牌想要追求的内在价值。换句话来说,“社区”意味着信任、高粘性和高复购率,意味着周边会有一帮数量不大,但一定有很有忠诚度和常来,把这里当作的客厅的客人,谁不想有这样的客人?

FREITAG就把自己亚洲的旗舰店,就开在了这样的老社区里。就在几米开外的隔壁,就能看到老公寓晾晒衣服的景观,这家很硬核的FREITAG“工厂”,选择和上海本地人的日常“背靠背”的形式共存,也表达了这样的态度:在社区里共同生长,不相互干扰的同时,也会保持和社区一样的“持久耐用”的气息,而这一切和FREITAG的内在价值是不谋而合的。

经典美潮潮鞋品牌UNDEFEATED在上海天平路也开了一家融入社区的旗舰店,不只是有个“社区咖啡”并且在后院放了一个公共化的社区篮球场;而在最近,闻献在愚园路上开了一家社区书店“愚园书室”,这不只是品牌对自己的名字“文献”的回归,同样,也是对社区书店的回顾和致敬。

放弃了商场的大客流,在社区里,去做自己的品牌空间,主动的融入社区成为“社区配套”,无疑更是一种自信。

任何的社区对于“外人”而言,都需要去找,去探索,都是一个“深巷子”一般的存在。你有没有足够的自信,把自己所践行的理念贯彻到底,同时也能让认可你,理解你的客人主动前来,在这种社区和社群的气氛里聚集,相互认识,这其实是许多主理人开店时最早的初心。

闻献,愚园书室

除了这些地方以外,品牌也越来越喜欢去各种运动场馆、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各种大师建筑,遗留的公共用房,甚至是路边的菜市场,把这些“地方”的气氛和公共性,融入到自己的品牌内容之中。

不得不说,做品牌和做内容几乎是同一件事。

做内容常常需要理解共情、需要“利他”;需要目的性不特别强,但又能暗示,能创造情绪价值,让人没有压力的感知到你要表达什么,而且还要保持独立和个性,始终保有自己的态度。

做内容也更需要纯粹。共情往往就来自于真情实感,必须要足够的真诚,抱着为大家分享好观点好内容的态度,才有打动他人的可能。

做商业做品牌也同样如此,在简单买卖关系之外,大家需要有交朋友的空间氛围,线上有“内容电商”,线下也需要内容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非商业”会成为一个浪潮,“非标商业”和城市更新项目会对新锐品牌有如此的吸引力。

因为传统商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刻意太直接,或者说太过于追求规模和效率:不光说传统商业的场景形态本身,就是租金最大化导致的千篇一律的标准化,逻辑就是让客人来了就不断的看货买货,绕着迷宫一样的动线走下去;但如今,单纯的“购物效率”有太多方式可以解决,有仓储式的卖场,有线上各种渠道,有留下来的老的百货和商场。

是的,既然到了线下,如果不完全以只考虑销售维度,转而需要Branding品牌讲故事的目的在,那就一定需要个“不那么商业”的地方,能让客人和主理人都能放松下来,从简单买卖的关系中抽离出来,聊聊天,讲讲故事,去分享些美好的内容,让客人从消费者,变成品牌伙伴,变成大家常常来休息,带朋友来的公共场所。

而如何把商业造就出“非商业”的氛围感觉,则是留给商业开发和城市更新者们的新命题。

事实上有不少项目已经给出了解法,从REGULAR到即将呈现的祠堂街、到阿那亚,包括上海的蟠龙天地,大家都在尽可能的消解传统商业里过于“硬”过于直给和消费目的性的体验,转而让自己边的更公共,更本地,也更像一个自然生长的城市公共空间,而这些都是如今品牌更需要的。

以上。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