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性格强烈的品牌来做,让商场形成个性

感性城市SCity   2023-06-26 14:48

核心提示:商业地产如今是不能躺着过日子了,不得不坐起来、站起来,开始学着抢风头,跟品牌学洞察人性,跟各种活动组织、兴趣社群学运营玄学。

作者/江建国

总是听到这样的事情。

这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椅子,原来是老板为了追求某种颜色/某种高度/某种质感,而特意去工厂定做的,因为定做数量少,开模成本巨高。这个包装上的一处不起眼小设计,原来是品牌为了表达某种理念/某种观点,而特意跑遍全国/全球,遴选数轮才最终敲定,不经意处花了笔大钱。

我相信其中必定存在行之有效的执念,为之投入的金钱和精力也能够转化为打动人心的内容,继而为自己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两个残酷的事实是:

1)商业运转中的“个性”,多数大概率是无效个性,此时太过强调个性,甚至会被认为是虚伪的。

2)为追求所谓个性而投入的成本,对多数消费者来说,即便意识到你的用心并认同你的想法,ta也未必愿意为之付出那么高的溢价。

再通俗点解释。

当你的终极目的是做好一门生意,是销量好好、产品卖得多多,那所谓的“追求个性”、“成就与众不同”、“打造独一无二”,往往都会陷入自嗨。

个性从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工业的发展会让人遗忘一件非常基本的事情:独一无二的东西,从来就是难以获得的,是奢侈品。更多所谓的“个性”,只是作为adj.、作为装点罢了。

最近一则特有趣的上海羞耻接龙,我想蛮多人膝盖中箭的,细想它其实也就是在说这个事儿:去做调性,可以;去做身份认同,可以;去强调个性,那这个故事就太脆弱了。

或许在品牌发育的初期,小作坊的阶段,真有过那么一群消费者会为你的独特、你的故事付这个溢价,个性也实打实存在过。

但当品牌一步步往前走,做大做强,大家心里其实也门清,一件好看衣服的背后,会是不同码数、不同颜色的成千上百件货,一杯手冲即便卖到80块钱,也是很多人唾手可得的。

回想干记者的那几年,恰好是新消费品牌的大热时期,接触不完的品牌涌上来,每天开选题会,不同条线的同事都在分享各个品牌创始人吹出的花。信息一密集,大家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新消费怎么都新去品牌故事上了,而说故事吧,好像说得都一样,都飘渺地用辞藻去堆砌起一个难以相信的“个性”。

不过那时候“个性”看起来确实不是高成本的事情,反而是非常经济实惠的。

“所有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呀,做粉的是做生活方式,做零食的也是;做美妆的是表达人生态度,做内衣的也是;做保健品的在重塑生活状态,做洗发水牙膏的夜市。工厂流水线下的产品,被故事赋予“个性的光环”,新消费品牌势如破竹地拿融资、赚大钱。

临期折扣店被我和朋友们称之为

“新消费品牌的坟场”

也算是大环境下行的不得已的吧,你能明显感觉到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变得实际。大家学会了“溢价”这个词,那些关于个性的故事,难以轻松成为劝服消费者掏出更多钱的理由。

一个能表达中产人生活状态的点子,会同时有十几家在换着法子讲。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骑的躺的,到底哪种创意更值钱更保值,我们变得像在超市货架前挑选洗衣液,“加量不加价”,那就选择它。其他的部分,平实一点也不是不能接受,迪卡侬与始祖鸟,质量而言,未必谁就比谁差了几千块嘞。

于是更多品牌转而开讲供应链的故事了。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信息差没有被磨平。

一个小小的不算题外话的提问:大家觉得vintage、DIY、remake为啥火起来了?

作为这块儿的长期消费者,我不得不说,魅力值真的在于“性价比”和“孤品”这两个词上。

与大多数我这个年纪的青年一样,我仍处在不得不用时间换金钱的社会阶级上,但又是人类最渴望有个性、最不想烂大街的生命阶段。而当我没经济实力买断某种创意,且自身创作能力、想象力、勇气都有限的时候,中古、DIY、remake成为我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的独一无二。

文化衫一度承载过曾经那些青年的这类诉求,往后呢,实验室、手工坊风格我隐隐感觉要流行起来。

个性的创作成本,一部分还是品牌来完成,比如FREITAG依旧去淘漂亮独特的卡车篷布,CROCS依旧去开发更多版型、色彩的洞洞鞋,但另一部分是让消费者自己cover,自己发挥创意做配件,靠自己去制造低难度、有限度的独一无二。

前面基本都在聊品牌,而这一年多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更多正视商场。怎么说,跟品牌聊个性好像更顺理成章,但让商场讲个性总觉得奇怪。

对前者,至少还在议论个性的含义到底是形容词还是属性,对后者,我常看到的情况总是粗暴的。只是作为个性的嫁接体,以品牌的能量、装置的能量标榜为自己的特色,甚至好玩的品牌被装填进规定好的铺位里,都显得只是生意而毫无故事性了,还不错的互动装置、艺术展览被安排在中庭,都显得没灵魂了。

那商场就没机会讲个性吗?好像也不是。

直观感受是,商业地产似乎正在经历品牌曾经历的阶段,诞生出像当初“主理人品牌”刚涌现时,那些无法用既有经验去定义的生意主体。一个最明确的标志是,当我面对一些项目时,我觉得用“商场”、“购物中心”去称呼它不合适也不够用了。

Ta们开始有想法,对项目要实现一个什么场景、什么画面有清醒的认知;开始有人气儿,不是用完成指标的潜台词去狩猎,而是带着方案和idea去寻觅志同道合的人,能和品牌用人话沟通,用平等的姿态脑暴。

你的事业做的是一个品牌,同样,我的事业就是做一个商业体,大家都是在完成各自理想的作品,有信念地推敲心中的极致。

(暂且不知道怎么称呼这种状态,还是先用商场代称。)对商场来说,个性开始发生,就在人格化的这一瞬间。

好朋友老王去参观无锡的白矮星工厂

被这句话可爱到了

人格化的一瞬让工厂都变得生动

倒也不是指非要有这么个主理人式的角色出来代表说话,或老板、项目总都得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出来做村长、厂长、园长。这当然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把商场当性格强烈的品牌一样来做,最高决策者的态度和性格,直接赋予了员工和场子态度和性格,形成商场的个性。

更要紧的在于,商场是否表达出了它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之外,依旧有在坚持一些明确的喜好。

运动、户外的场子,就是运动社群、户外品牌为大,主力店旗舰店就可能是snowline、安高若、maia、粒子狂热。中产志趣的场子,就是不遗余力地去打造场景的美和统一,有机、环保、宠物友好,事无巨细地去踩爽点。年轻潮流的场子,就是执意打破各种传统形态,不可能再出现任何“规规矩矩”的展陈方式。熟龄友好的场子,就是会堂皇售卖电动轮椅和拐棍,中庭放给叔叔阿姨跳广场舞。

那为了追求个性,成本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呢?要开始算坪效了吗?

这个事儿估计越来越不能这么算。让自己有个性,对商业地产来说,与其说是策略,现在更像是在求生。

市场太饱和了,消费又更谨慎了,两头挤兑,商业地产如今是不能躺着过日子了,不得不坐起来、站起来,开始学着抢风头,跟品牌学洞察人性,跟各种活动组织、兴趣社群学运营玄学。

好消息也有。

商场人格化、作品化的趋势,估计终于能让那些花在内部层层决策的成本,逐渐转移到设计的有效表达上,转移到策划的悉心打磨上,转移到研究和品牌更现代的合作方式上。

关于商业行为里创造个性,其实我并不认为这里的土壤之上已经到了能聊、甚至能卷这个的地步。

我们能通过制造业的效率震撼世界,SHEIN从设计到上架最快三天,但仍未输出过以那般冒进的姿态改变时代、影响青年的Supreme、BAPE、三宅一生、山本耀司、FREITAG。(TIK TOK确实算一个,但我想大概率我们不会那么骄傲地去提。)

“自我阉割”这个事情,不仅容易发生在文艺界,商界也一样。兴许我们还在学习表达个性,还在适应变得出挑、与众不同,对个人或小群体的能量还太过没有自信。

慢慢来,但不必总是温和。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