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Citywalk(城市漫游)火了起来。小红书上相关标签的笔记多达60万+,在一些争议和调侃中,“逛街”又成为了都市年轻人时髦的“生活方式”。
相比于压缩时间完成打卡式观光的“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更强调放慢节奏和随兴所至的漫步,以更具有探索性和主动性的方式,来体验城市空间的构造与变化。Citywalk风靡,各种路线、打卡点的推荐又带火了不少城市街道和商业街区。
01
从“遛弯儿”到Citywalk
街区何以成为“流量聚集地”?
对于一些严谨的热衷者来讲,Citywalk作为城市观光的一种,有它的规则和目的,并不等同于单纯的散步、遛弯儿。但一种事物出圈流行起来,大众总会有自己的理解与“定义”。Citywalk也好“遛弯儿”也罢,本质上都是人们长久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运转之下,对“慢生活”的向往和实践。
当下,许多城市的陆续进入城市更新成果展示期,焕新的街道和片区,老建筑与新商业的相互交织,也给城市漫游者带来了别样的场景和文化体验。
与城市公共空间日益淡化的边界感,让街区项目往往更具吸引力。在户外景观和城市建筑自然形成的空间美学之下,许多现象级街区更是成为引流圈粉无数的城市“网红地标”。
▲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之一的愚园路,是上海市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从最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阶段性完成改造,如今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兼具街区市井气息和生活美学的网红地标。
街区商业有着在Mall里很难实现的自由表达——开放性能给予品牌更好的展示空间,更个性、更灵活的业态组合和品牌落位本身也能成为街景,与消费者产生不经意的互动。
但总归,“逛街”是一种很传统的行为,并不被新潮的词汇所局限。人们的消费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流量的汇聚也跟随着的人们消费观念的更迭而起伏。
02
圈粉年轻人的街区项目
有着怎样差异化的爆红基因?
◇历史积淀下的文艺街景:成都祠堂街
经过近四年策划、规划和建设后的成都祠堂街,焕新后定位“百年文艺祠堂街”。一期为祠堂街的6栋古建修缮和街区道路一体化改造;二期主要为美术馆、酒店、文物总店楼栋、科器公司楼栋、四川电影院楼栋及街心新建楼栋。
翻新活化中秉承着对古建“修旧如旧”的原则,6座中西合璧的民国历史建筑群被激活,古意盎然的38颗梧桐树得以保留,让承载着旧时记忆的古建筑,成为沉浸式、开放式的可被感知的场景。
▲图片来源:祠堂街艺术社区
祠堂街的前生可以追溯到1718年,抗战时期,努力餐、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成都战时出版社和生活书店云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祠堂街涌现大量新式书店,成为翰墨飘香的书店街,最盛时囊括了成都约70%的书店。其中包括鼎鼎有名的开明书店、大东书局、正中书局、普益书社等。
更新后的祠堂街及祠堂街片区分别获得2022年成都市“最美道路绿化景观”荣誉称号及2022年成都市“最美金角银边”荣誉称号。
今年6月,祠堂街艺术社区部分品牌开业。同时举办的市集活动让百年祠堂街充满年轻活力。鹅岛精酿、MANNER咖啡、盲盒雪糕、绿植鲜花、设计好物、文创产品汇聚。
木木美术馆、观夏、卷宗、MISBHV、inner flow、Patagonia、Store by.jpg等生活美学、图书、潮流、美食和户外品牌纷纷将首店落址成都祠堂街,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打卡热潮。
▲东方文化香氛品牌观夏蜀馆坐落的祠堂街16号,民国时期曾是四川美术社,画家张大千、徐悲鸿都在此留下过创作与生活的痕迹。该建筑是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一砖一瓦都是不能被破坏和挪动的。因此,设计团队对建筑的改造和搭建都是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完成。
在城市更新大潮之中,诸多有着历史积淀的街区通过活化改造重新焕发生命力,融入年轻一代人的生活中。带着鲜明历史文化印记的古建筑,被注入现代潮流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新与旧的反差碰撞出的时空交错感,备受年轻群体的热爱,也往往容易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地”。
◇主理人创意构建的“街头场域”:广州东山口
广州东山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经典文化老街区,有493座百年历史的西洋花园别墅建筑群聚落,曾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随着城市更新和社区活化的推进,东山口逐渐成了一个集文化、商业、生活于一体的网红街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外来游客前来打卡、消费、体验,甚至有着“没有一个文艺青年逃得过广州东山口”的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东山口不完全是游客聚集的景点,它更是广州本土居民生活的社区。在这里入驻的新潮店铺并未破坏街区原生的历史文化氛围,而是与街区文化共生。
东山口周边多以住宅为主,曾经分布着一些日常店铺,有着浓厚的市井气息和独特的街道肌理。而如今东山口有如此时髦的氛围感,入驻品牌功不可没。
最开始由几家潮流主理人,在历史悠久的红砖瓦房中开出了买手店、潮流店、酒吧和咖啡餐饮店,2016年作为潮流“领头羊”的Badmarket开业,席卷了一波风潮。
随后,在地文化的百鸟之歌、ART23当代艺术馆等陆续绽放。去年一方东山携30多个品牌开业,为充满烟火气与历史韵味的街区,增添了新潮文化与“自由生长”的生命力。
到处“内卷”的时代,一个可以放慢节奏、弥漫烟火气的城市角落,成为疲惫而焦虑的年轻人的心灵归属。一方面老街道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真实的、有温度的场景体验,自由生长、充满个性的主理人品牌,又充斥着一代人的精神共鸣。市井文化寄生的街头场域,成为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城市商业空间的缱绻打开方式,服务周边居民的同时,也易形成代表一个城市品格的名片和地标效应。
◇户外景观激活的社交场景:西安未央168商业街区
西安未央168商业街区经过“装配式”景观改造,将退台设计成了小型花园,搭配层次丰富的植被和创意休憩设施,打造了一个令人轻松且愉悦的艺术立体庭院。
底部铺设了木平台,给人更温暖、舒适的感觉。而边界则用吧台、花池、坐凳、靠背椅相结合的方式来围合,在二三层露台上还架起了两处轻快的廊架,用它进一步强调空间的围合感,同时也是灯架、展览架或其他悬挂物的基础设施。
颜色上大胆选择了与建筑完全不同的亮黄色,让景观设施更加出挑,增强它们的“装配式”的感觉。同时,这种颜色也让每一个小空间更加轻快、温暖和令人愉悦,在冷酷的建筑氛围中形成了一个个的避风港。
为了将人流引入二层以上,在二三层之间设置了旋转滑梯和旋转座椅,让其成为汇聚人气的打卡点。
现代设计语言与户外景观装置向来是盘活空间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昭示性的吸睛造型,以及添加公共休闲设施,来增加场所的互动性,营造娱乐社交场景从而汇聚人流。
◇突破商业边界漫步公园: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
红极一时的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以独特的地下商业形式,坐落于约4.2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地中,地面建筑包含保护性修复历史里弄组群「慎余里」和上海历史上唯一一座官制的妈祖庙「天后宫」。
项目以“城市峡谷”为设计概念,模糊商业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边界,结合历史、现代、未来等多元背景,将历史人文、绿色生态与零售体验融合,营造多元场景的开放性与公共性结合的空间。
地面上设置了六个“峡谷洞口”,使公共绿地与商业空间互为风景。洞口的曲线自然流畅,结合满是绿意的台地过渡到商业的共享空间,从而模糊了地上与地下的界限。
在这里,人们可以回归流动的自然环境,与天地、与河流、与公园自在一体;流连于百年历史文化当中,与慎余里、天后宫的前世今生自在一体;逐渐回归到生活本真,打破生活的边界、场景的边界、体验的边界,感受到来自自然的疗愈和生活的偶得感,从而发现自在。
许多自然的、不经意的、美好而令人惬意的空间,也往往是严谨设计的结果。开阔的城市绿地与富有层次的建筑结构,很好地满足了城市青年群体、中产阶级寄情自然、人文与艺术的情感需求,结合当下热火朝天的露营、飞盘、滑板等户外运动社交以及宠物友好体验、公共艺术展演,共同完成具有标杆性的、极具松弛感和休闲性的沉浸式公园式商业场景。
03
街区项目打造重在
商业驱动和去商业化的平衡
街区重在氛围营造,需要在开放的户外环境和适合步行的街道尺度基础上,通过建筑、景观以及商业内容的有效组合,完成一个指向鲜明的主题叙事。同时需要平衡一个点,即商业虽然具有很强的驱动力,但无界、开放、共生的空间更具生命力,公共属性是街区商业项目的隐性优势所在,因此又要适当的“去商业化”。
在这个逻辑上,商业内容不再是目的性的,而是成为建筑骨架中流动的鲜活血液。人们期待它能给予人意外的、惊喜的、不断变化的新鲜而自由的感受,就像Citywalk一样。
部分资料及图片参考来源:成都LIVE/iziRetail热点/赢商网/独角Mall/利林商业/以上提到各项目官方/派沃设计/网络,只做传播分享用途,不涉及商业范畴。如需转载请标明文末参考来源以及此文章来源,谢谢支持!
对室外空间的二创,以充满视觉审美的造景与多元化的品牌入驻,以及系列主题活动开展,街区的生命力持续得到激发,也实现了商业活力的焕活。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注重个性体验、小众娱乐、人文气息等特点的潮流达人,对独具特色的城市街区也充满了逛GAI的乐趣。
在存量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云南商业市场,云南万科小篆街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不做则已,做则追求极致,在行业内广受好评。
广州合利天德广场商业体量为4万㎡,包括写字楼底商和岭南风情街「天德街」,通过岭南风情建筑+百年老树+猎德涌,勾勒出岭南水乡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