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冬的上海,看见线下的回归

感性城市SCity   2023-12-22 10:01

核心提示:这些回归线下的人们,可能出现在市集、在菜市场、也可能在街头、在近郊公园,却不一定在传统的商场里。

撰文/Lan

编辑/Zoff、林小蕾

今年的线下有些魔幻。

商业活力最顶的上海也不例外。一方面大多数场内经营数据都不乐观,有些个别商户甚至都不如疫情时代;另一方面各种线下活动市集的热潮,又让人感到扑朔迷离。

比起怎么去引导迟迟未到的报复性消费,今年的商业体们陷入了另一个集体性迷思:回归线下的人们,都去哪了?

是的,不难发现,青年或者家庭,人们一有时间都愿意出来了,但是这些回归线下的人们,可能出现在市集、在菜市场、也可能在街头、在近郊公园,却不一定在传统的商场里。

上海圣诞市集

图源小红书

换个角度,客流被线下的各种场所迅速分解了,能感觉到却没法量化。

这个现象的前提,在于经历前三年之后,尤其在今年,大家仿佛形成了一个默契——对外界祛魅,关注真实自我,回到当下生活...这也是时代的一粒砂所引发的细节反应。

你发现没,朋友圈的滤镜消失了,大家也不在那么羡慕“外面的世界”了,而是开始关注起眼下,一些身边的、具体的日常,一些与一日三餐、与饱暖相关的日常。

而这一个月里,我们所发布的鸿寿坊、乌中市集、市集的无限可能以及社区感四条视频,也随之收获了百万级的播放量,意料之外,又仿佛在情理之中。

“爆”的背后,什么样的日常是让人可感知、有触动的?

先聊聊鸿寿坊,1.5万方的社区商业,入市之后不停吸引着打卡的上海阿姨和考察的同行、来探索的年轻人,以及周边1km半径的本地居民。

项目前身是大自鸣钟菜市,原址始建于1933年,而位于鸿寿坊中央的食集,正好还原了这个历史角色,打造了一个新市集,也成为这个项目出圈的根源。

置身其中你会觉得它美好得有点不真实,局部二层空间,高挑空,透光的玻璃顶,黑色大风扇,大量的铁艺和原木色的组合,有工业的粗粝,但是收口很干净,又不乏细节质感。

核心要素,在于室内空间最大程度的释放了自然气息,微风、光线和绿植。如果你关注东南亚的新商业,会发现这些都是社商的日常元素;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元素,安抚着我们紧张的情绪末梢。

所幸在我们的身边,日常也开始逐渐精致起来。大家逐渐开始意识到,每天都在经历的画面,你上下班路过的花店、早餐店、咖啡馆,都是最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场所。日常即是不朽。

上海 鸿寿坊

图源小红书

如果你觉得鸿寿坊的表演性质太重,不够接地气, 那不妨看看乌鲁木齐中路的乌中市集——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菜场”。

谁能想到,在如今的上海,菜场反而成了最潮的地方,比商场更有意思,也更包容,不管什么角色身份年龄段,大家都能在菜场玩起来。

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乌中市集”,就曾因为和PRADA联名刷爆了社交媒体,最近又有跳海酒馆的AfterParty。那么多的菜场,为什么乌中市集能做的这么“爆”?

乌中市集

图源小红书

首先,迅速走红来自于制造反差。

乌中市集出圈的核心,在于它把最市井和最时尚的,最传统和最年轻的元素组合碰撞。的确,在上海这样线下商业卷到卷不动的城市,一年有多少场精致的公关活动、展览、和演出,这种环境里要想夺取流量,只能去创造冲突。

无论是PRADA、跳海酒馆、还是柴米多,这些在商场的,在街头的品牌,抱着开放的心态,到菜场里去表达释放,在烟火气里,反而让品牌变得更先锋。

其次,运营是万物持续生长的基石。

虽然这个菜市场本质就是个社区商业,但它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菜市。它显然更干净、又有点小精致,墨绿色的门头和台阶增加了一点文艺感,临街卖小吃的档口和菜摊肉摊都明亮清新。有这种高水准的运营基础,再去做内容的加法,才能让所有人都感到舒适。

所以乌中菜场虽小,但它就像上海线下商业的缩影,从中你依然能看到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性。

当然,除了社区商业和菜市,今年的线下还有个尤其热闹的地方——各种市集。

上海的市集早就超越了“市集”,更像是艺术节、是音乐节、是各种新品牌和新客群相互认识的秀场,可以说如今的市集就是个可移动的潮流商场、橱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让每次市集都独一无二。

前不久凡几在西岸穹顶里的周年庆市集,在足足4000平米的空间里,竟然有234个摊位,2个展览,还带来了3天共24场演出,基本要堪比一个传统10万方大mall的品牌数量规模了。

市集行业发展到今天,与其说更卷了,不如说是进入了”市集IP化”的阶段。的确,与传统商业不同的是,市集最怕的就是审美疲劳,没有新意,所以市集要让人觉得轻松,有新鲜感,有得逛,不仅要确保内容,还可以从不同主题入手。

其次,如今的市集,更像新品牌的孵化池。不管你的品牌有多新,英雄不问出处都可以露一手,去线下试一试。这次在上海西岸的凡几市集,还发现一些餐饮品牌也在下场做市集档口了:比如尽膳口福 、比如一坐一忘。

市集其实创造了更舒适的边界来结交朋友。它弱化了距离感,建立了一种更为舒适的边界,让城市里的烟火气回归。对于品牌来说,结交更多朋友,获取一手的消费者喜好信息,是在格子铺里感受不到的开放与趣味。

可以说如今的市集,摊位就是“铺位”。摊位也有美陈和门头,摊主/品牌乐于线下创新,消费者也愿意在里面停留。而未来更考验的依然还是主办方的内容策划和资源整合能力了。

当然,种种现象背后,我们也总结了一下未来线下实体的“日常要素”,以及当下大家都在追求的“社区感”来自何处:

① 高频次、低客单是当下的安全通路。

这一点其实显而易见。

不局限于某个单一品类,今年所有的生意都不可回避的一个要素:用户消费动机发生了变化。

拿最高频的餐饮举例,当我听到不少老板说今年大家都不出来吃饭的时候,我想他们也面临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依然有少数店铺日常门庭若市,工作日一天能排几十上百个号,这些店铺的坐标长期活跃于各种饭搭子的微信群。

而那些每个月收支打平、勉强维持经营的餐厅,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还是味道过于中规中矩,亦或是场景不够“打卡”?我认为都不是。

其实并不能用简单的消费停滞,来概括今年的市场,也没法从单一维度去判定哪些是“陪跑”的店铺;在当下影响一个实体店的要素错综复杂,往往很难用一两句话去给出定论。

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短时间内,需求从未消失,只是用户的消费心理和决策逻辑都发生了改变:打卡也好,名气也罢,眼花缭乱之后,大家只想为真正的好东西买单。

你会发现那些日常排队的店铺,单店不到200㎡,设计简单,座椅密度很高,有些甚至谈不上私密和安全距离,一顿聚餐下来100元以内的客单,没有丝毫压力。

然而小红书上却少不了有关这些店铺的种草痕迹,的确,在产品及格的基础之上,他们更懂得从传播上吃透消费者。

在此姑且不对店铺背后是否快速品牌化、加盟割韭菜的商业模式做评价,也不去主观评判食材和口味...不得不说,这些活得还不错的店铺,很符合当下服务业的生存逻辑——把硬件做轻,把内容做重;不管这内容,是好产品、好故事还是什么,在有意节省重成本的前提下,让内容发挥出最大的杠杆价值。

于是在近一年,肉眼可见诞生了不少小面积、工业风/诧寂风的轻装修的社区火锅店,盛菜的盘子不大,食材新鲜,低于80元的客单价,翻1-2次台,营收已经非常可观。

其实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其他行业:零售有快时尚女装潮牌一年内在多个城市布局2000㎡的超大工厂店;生活方式品牌Tagi的几个单品爆款长期断货。我们不难看到,当下年轻人依然会消费,但他们要的不只是便宜,还要好看好吃,长换长新的购买体验。

在日常生活之中,轻到忽略成本的决策,自然也更符合当下的交易逻辑。

上海排队王 火烧云傣家菜

2-3个爆款单品,80-100元客单,动辄排号3小时以上

图源小红书

②从传统商场出走,回到社区和街头。

社区和街头,成了回归线下的重要载体,因为这些地方自带着地气和烟火气;而后疫情时代加速了这一现象,如今没点绿植和打开的外延空间,盒子Mall仿佛已经没法做生意了。

的确,在互联网把效率拉到极致的当下,城市生活的人群,一边享受着原子化带来的安全边界,一边又忍受不了长期独处的孤岛状态,我们常常听到线下的回归,而街头和社区又是最没有门槛、也最能代表民间的容器。

年轻人喜欢扎堆在街头,很重要的原因也来自于这种人间烟火带来的松弛感,而不是商场里奢华但距离感很强的伪精致。

万圣节期间的民间大型COS盛典是回归,城市骑行是回归,Citywalk是回归,在街边的椅子呆坐一下午,也是线下的回归。

而街头的繁荣,菜市场的干净明朗,物理空间的边界模糊化,其实也让我们看见商业的包容,和社会的多元,也能让每个个体感受到真实“活着”的状态;这一刻,我们不是甲方乙方,不是千篇一律的英文名,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线下比线上更自由。

成都玉林 FAMILIAR COFFEE

③ 放下身段,回归真诚,是线下空间和人的最有效链接。

最后也想分享一个最重要的感受,今年很多热闹聚人气的线下空间,都有一个共性:不再端着,不装了。

这种态度其实又会让人联想到老街道生长起来的主理人品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商业的轮回很有意思,过去因为品牌势能太小或者没有连锁化,曾经购物中心“爱答不理”的个体户,如今成了各大商业体“高攀不起”的香饽饽。

不光是主理人,有态度的小老板,那些声誉很好的“路边小店”被捧上高台的很大一个原因,来自于大家的消费观越来越务实,越来越不愿意被莫名其妙的溢价所买单,不愿意再被传统营销摁着洗脑;同时,却更宁愿被年轻自由的态度引领,被更真诚的内容打动。

而这种真诚,更容易出现在城市的老街巷里,出现在这些小品牌之上:古早理发店旁边是精致咖啡馆,洗脚按摩店旁又有个独立书店,这些店铺设计独特,有自己的逻辑,生长于老街又构成特有生态,看似违和,又很自洽。

加上有些主理人们天天泡在店里,和客人们玩到一起,跳海酒馆甚至直接让客人参与店铺运营,创新和活动也通过“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交给客户去完成,他们嘴上不提社群,却时刻实践着社群,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线下的意义。

我们在揶揄零零后整顿职场的同时,不难发现新世代消费者,也在反向教育过往充满着虚荣和做作的消费生态,让线下回归真实,反抗大资本价值观的审美和观念,而去创造自己认同的“年轻主场”。

我们相信,线下的真实触感,人和人的面对面沟通,是永远无法被线上所取代的。

在日常之中充电续航,带着积极的预期去应付生活,在同类中去实现自我识别,尊重和依赖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和情绪...这或许就是“新线下的意义”,线上越是同质无趣,线下就越会精彩。

而作为行业观察者和消费者本身,我们相信商业的主场终会回到线下,也期待着这样的生长,属于线下的、日常的生长。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