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勿留香
1
“只要你能扛下去,把其他同区域的竞争对手都熬死了,那你就胜利了。”一位北京连锁商超的老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灵兽》说。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是很多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生存压力的真实写照。
在当下消费不足、电商高度发达且又充分竞争的零售市场中,生存是最关键的。
“继去年12月下降,今年元旦的销售又下了一个台阶,感觉春节前都不会太好。”上述北京连锁商超的老总判断。
同在北京的另一家连锁零售企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可能会下降10%左右。
不止是在北京,也不只是商超业态,线下实体店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实体零售中有至少4181家实体店没能进入到下半年。其中,超市便利店692家、百货购物中心14家、服饰1851家、餐饮相关564家、其他行业1060家。
同样在2023年上半年,13家超市上市企业共有322家超市闭店。
此外,根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有21家百货商场停业闭店,其中不乏知名百货巨头。有些甚至已经营十几年、二十多年,曾经陪伴了一代人成长。
除了奢侈品百货仍有增长外,时尚用品百货相对艰难,百货行业整体不太景气。
2024年,“关店”仍会持续。
“除了极个别零售企业,在北京,大部分商超都是关店比开店多。”上述北京连锁商超的老总称。
同样,一些区域零售企业也面临很大压力。
前两年就感受到零售行业寒意的河南濮阳绿城超市,一直在调整优化门店。在2023年,绿城超市没有新开门店,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存量门店的调整和升级改造上。绿城超市董事长田建忠对《灵兽》表示,在2023年,绿城超市的总体经营面临压力较大,导致各项指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低迷,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就业形势严峻。
对于绿城超市所在的濮阳而言,是属于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工程、石油机械制造等行业订单减少,导致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幅降低,因此乡镇市场消费下降更为严重。
此外,疫情放开后,又有一批新的入场者。比如,零食店在资本驱动下,大量开店,商超门店也存在严重过剩,导致竞争更为激烈。
但也并非全都是坏消息。2023年与2019年全年同比,绿城超市的客流虽然有所下降,客单却有了较大的增长。“2022年疫情期间,社区店生意相对大卖场生意比较好。2023年放开后,社区店基本恢复正常。”田建忠称。
田建忠表示,在商超、便利店业态,2014年会延续2023年激烈竞争的情况,一批单打独斗的门店很难存续下来,大量关店的情况会时有发生。
同样,承压的还有线上零售企业。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无论是前置仓,还是社区团购,都无法实现持续的规模化盈利。即便是线上综合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以前置仓为例,曾经“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已黯然退市。
2023年11月15日,纳斯达克听证会小组已经决定将每日优鲜的证券从纳斯达克股摘牌,并自2023年11月17日星期五开盘时起暂停该等证券的交易。
而另一家前置仓企业朴朴超市近日也被传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
实际上,不仅是线上和线下之间存在竞争,线下之间、线上之间也都存在竞争,甚至线上线下之间也存在互补的关系。
毋庸置疑的是,2024年,一个极度内卷的零售市场仍将继续。
2
“整个零售市场已从大增量的消费市场竞争转变为存量市场竞争,在这种状态下,线上线下竞争越发激烈,其实在所难免。”
宽窄创投创始合伙人潘金菊的话,似乎更能解释当下零售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的原因。
线上线下的竞争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当下大家看到的会更为激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要想明白,你为什么能挣到这个钱?尤其是在市场供给并不太缺乏的时候。” 潘金菊对《灵兽》表示。
实际上,零售市场的参与者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大环境。
田建忠认为,2024年,零售行业总体不太乐观,将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局面。因为当下的零售业正处于震荡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是,要看宏观经济的情况,消费低迷,内生动力不足依然是当下面临的共性问题;
二是,要看零售企业的变革毅力与韧性。
在田建忠看来,“稳中求变是未来零售业必须遵循的方向,这个‘变’是因客而变,紧紧抓住顾客迹象买好又想买便宜的需求,加大商品结构调整与供应链挖潜,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
潘金菊强调,在如今高度内卷、竞争激烈以及消费者有明确新消费需求并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开一家店就赚一家店的钱”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核心还是要思考怎么样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更好的进行组织结构和商品的搭建,去满足目标用户特定场景下的具体商品的需求。”潘金菊表示,“在这些所有的环节中,效率还要不断精进。”
更直白一点说,现在赚钱越来越难,关键看零售商能不能真正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在市场里,最后的核心本质还要回到价值竞争。”潘金菊称。
对于2024年零售业的整体情况,潘金菊表示悲观会多一点。
潘金菊认为,原有的旧业态,比如大KA、生鲜连锁等在2024年反弹的可能性不太大。
无论是零食折扣、硬折扣,还是软折扣等新业态的探索也才刚刚开始。 “尤其像零食折扣,2024年的门店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同时,整个中国的流通体系的改革和变化也刚刚开始。无论是零售业新业态,还是旧业态在2024年都很难有巨大的突破。”潘金菊称。
此外,从消费层面来讲,内需其实还是不足。“综合这两点,2024年相对还是会悲观一些。”
但也有专家看好2024年中国零售业的发展。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灵兽》表示,对2024年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前景,持相对乐观态度。
“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零售业将不断创新和升级,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主流。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零售业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从而提升竞争力。”柏文喜称。
乐豆家便利店创始人杨翔对《灵兽》表示, 整体来看,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但部分团队、业务底子好的企业,却会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杨翔强调,零售是社会服务设施的一部分,能够跟着节奏持续输出价值的零售企业始终存在、不会消亡,只是由谁来提供、怎么提供的问题。
对于乐豆家2024年的发展,杨翔表示,会以稳定经营为核心,依然将未来的重点放在组织建设、供应链建设、店型迭代和内部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和竞争,很多零售企业早已开始了调整。
3
在2024年,绿城超市锁定“好品质,真便宜”经营定位。
围绕这一定位,加大商品直采,并加强与蚂蚁商品合作,增加自有品牌占比,并打造差异化商品矩阵。同时,遵循“利他”服务宗旨,为顾客提供更高价值的商品与服务。
“重点围绕门店商品结构调整、部分门店升级改造、线上线下融合以及数字化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力提效。”田建忠称,“我们一定要坚守既定战略,因客而变,熬下去,才能更好的活下来。”
潘金菊认为,在中国这样线上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里,线下零售企业应该想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线下的优势。“只有想明白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做充分的竞争。”
潘金菊表示,线下零售商如果在某些城市里面有先发优势的话,其实活的也还可以。核心在于,面对一个变化的消费市场,要思考怎样更好地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更好更有效率地去满足这些需求,包括更好的做流量经营等。
无论是无论是社区、shopping mall,还是街边流量,零售的线下场景一直存在。在面对线上竞争时,如何基于场景去更好、更高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非常重要。
换个角度看,线下零售商其实过去是随着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和社区化成长起来的。
“整个线下零售商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但线上的这种无限式货架、充分且完全的竞争市场,也很惨烈。”潘金菊表示,“很多线上MCN公司、大主播等,已经开始往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了,他们对于商品侧的研究,要远比想象中的要好。”
同时,直播电商对用户需求、用户场景的研究,对产业链上游、制造端的所有环节的研究,也很深入。
“因为充分的竞争,所以导致他们在这些方面能力构建的速度其实是挺快的。”潘金菊称。
此外,潘金菊表示,从某种角度看,线上其实是一种工具,其核心的优势还是在信息的效率上。
在中国特有的一些环境条件,其实是放大了电商模式本身在中国市场的绝对性优势。线上零售商的核心成长和增长路径,一定是依赖于中国数以亿计的网民市场增长而来,尤其这些年,整个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非常快。
同时,线上零售商天然具有构建流量和运营流量的能力,其在中国的团队也是非常强大的。
此外,中国是一个制造型大国,也是世界工厂。这种近距离的供应链支撑和体系,给中国的电商插上了翅膀。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履约能力非常强大,目前全球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PK,就是因为其有巨量的规模效应。
这些优势也导致过去多年来,线上零售商或者平台的整体增长和市场规模都远远快于线下。
同时,柏文喜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零售行业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首先,对于疫情后传统零售行业客流和客单价下滑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线上销售、优化商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来改善;
其次,对于零食店兴起冲击商超和便利店生意的问题,可以加强差异化竞争和品牌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最后,对于直播电商分食线下生意的问题,需要规范直播带货行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也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与调整来推动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播电商是零售业发展创新的推动因素,而非传统零售业的洪水猛兽。
当然, 对于大多数传统的零售企业而言,活下去才是最紧要的。毕竟,活着才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商超业绩承压,股价低迷,客流被严重分流;社区团购、前置仓等业态仍在寻找自负盈亏的道路;就连曾被资本看好的网红集合店也在迅速消失。
市场消息显示,三只松鼠已将四款坚果产品(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巴旦木)引入零食很忙及赵一鸣零食全国所有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