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丽欣
“世茂是我的第二份工作,我也希望是最后一份。”
从履新的那一刻起,吴凌华已经做好了将世茂作为职业生涯最后一站的准备。然而,他的“专一”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6月6日晚间,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裁吴凌华先生的辞职信。吴凌华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裁职务,辞职后吴凌华先生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从2016年到2024年,吴凌华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供职八年的平台。
对于吴凌华的出走,市场并不意外,毕竟就职世茂的这些年,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才华与成就,似乎并未实现。
壮志未酬的他,下一站将去往哪里,暂未有相关消息透露。
ONE
在商业地产圈,吴凌华被看作是开山人物之一。
据了解,吴凌华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法硕士学位。大学期间虽专攻法律,但机缘巧合之下,他却成为了中国商业地产“开荒”的那一批人。
时间回到2000年,这边厢,正值青春年华的吴凌华,还在南京大学享受着自己的美好时光;那边厢,在首次“触商”的宁高宁支持下,吴向东组建了华润深圳有限公司,并斥资40亿元建设华润中心,而这个项目的重中之重正是深圳万象城。
彼时,为了组建起商业团队,吴向东选中了还在读书的吴凌华,由其负责深圳万象城前期拆迁工作。
从前期改造,到规划、建设、运营……初出茅庐的吴凌华与当时涉足房地产江湖不到十年的吴向东,将罗湖这个“大坑”慢慢建造成了深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
四年之后,华润置地的第一座万象城--深圳万象城正式亮相,华润置地也由此开启了商业地产时代,而作为吴向东左膀右臂的吴凌华,亦从此踏上了他的商业征程。
深圳万象城的故事,或许早已耳熟能详,这个由华润首度操刀的项目,一跃成为了华润的标杆产品,更成为全国商业的样本。
有了深圳万象城的经验,2005年,吴凌华正式转岗,开始负责华润商业的运营管理工作,而他操刀的第二个项目,则是南宁万象城。
转岗之后的第二年,华润深圳公司就派出专人进驻南宁研究市场,同年年末,有市场消息称,华润集团9.5亿元取得广西南宁东盟国际商务核心区147亩地块。
不过,直至2009年,华润才正式宣布投资100亿港元建设这个巨无霸地块。
从市场调研到项目选址、规划、建设,吴凌华同样亲历了南宁万象城的每一个阶段。
面对这个亲手孕育成型的“孩子”,吴凌华显然满含情感,彼时,任华润置地(南宁)副总经理的吴凌华就提到,南宁万象城不是深圳万象城的简单复制,它将拥有更丰富的品类,并结合南宁城市特征做出独具特色的项目。
的确,南宁万象城亦不负众望,2012年9月1日,这个由吴凌华亲手创造的项目正式面向市场,将南宁的商业格局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根据彼时市场报道,项目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了21万人次,开业第一年总客流量约2000万人次、车流约200万车次,年销售额破20亿元。
一连串的数据,诉说着华润置地商业业务的成绩单,同样堆高了吴凌华在商业地产圈的地位。
自此以后,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商业人,不断勾勒起华润在三四线城市的商业版图。
几年之后,吴凌华又从一线回归华润置地总部,开始统筹商业地产事业部,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后又任华润(深圳)华润中心总经理。
TWO
2016年,一次握手、一场履新,成为了吴凌华职业生涯的最重要转折点。
该年年初,世茂股份向吴凌华递出了橄榄枝,而他亦选择离开就职16年的华润置地,正式成为世茂集团副总裁兼商投总裁。
告别老东家华润的吴凌华,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彼时,销售规模跻身行业前十的世茂,决定打响其“商业牌”,拉来拥有丰富经验的吴凌华,仅仅只是第一步。
那一时期,吴凌华的履新也被外界解读为“世茂商业走上变革的匠心之路”的一条引线。
不过,在吴凌华看来,自己既不是改良者,也不是革命者,他在2016年11月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提到:“现在的想法就是努力打造世茂的商业体系和平台,形成具有世茂文化的商业团队。新的平台下,更像是一名融入者和拥抱者。”
且不论吴凌华的到来,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世茂而言,他在华润置地的16年经验,无疑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与此同时,对当时的世茂商业来说,类似万象城这种“一站式”消费和“体验式”购物仍是其重要学习对象。
入职世茂之后,许世坛给吴凌华定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世茂商业产品线的梳理,并结合世茂商业发展目标确立每一条产品线的发展路径和规模。
当然,吴凌华的改革亦非常迅速。
在加盟的第二年,世茂便对外发布四大商业产品线:世茂52+、世茂广场、世茂国际中心、世茂摩天城,以及两大写字楼产品线:世茂大厦和世茂智汇园。
这是世茂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十余年来,首次系统梳理旗下的商业物业,也是吴凌华加入世茂商业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与此同时,2017年,吴凌华还对外表示,5年内,世茂将成为国内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商业地产发展商,具体一点,5年之内,世茂的商业板块业务营收将增长322%。
然而,五年时间过去,困于现实,吴凌华立下的“军令状”并未实现。
从世茂集团发布的2023年财报来看,期内,该公司实现商业运营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7.89%,这一数值与2017年的6.80亿元相比,增长了155.88%,但与目标值322%的增长率仍相去甚远。
世茂商业的“不及预期”,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市场竞争引起的差异,当然更有企业自身因素带来的结果。
实际上,世茂商业的起步并不算晚,在吴凌华初探商业的2000年,这家企业就以1.44亿元的代价受让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43%股份,成为万象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由此正式踏入商业地产领域。
不过试水商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家企业仍旧以百货和写字楼为主,随着国内商业格局的发展,这种落后的形态难与购物中心、综合体等形成竞争,导致客流、业绩节节败退。
即便吴凌华到来后对世茂商业进行了新的调整和优化,但起了个大早的世茂显然已错过中国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毕竟在世茂决心变革的2016年,中国商业地产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方面,华润、印力、龙湖、新城、万达等内地开发商不断抢占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恒隆、太古、九龙仓等港资不断加大内地的投入,多方争抢之下,留给世茂的蛋糕早已所剩无几。
除此之外,从世茂梳理的产品线来看,不仅涵盖了社区商业,还有区域购物中心、大型综合体、写字楼等等,但全面的布局,更需要依靠企业掌舵者的定力和持续的投入。
也因此,即便在吴凌华的带领下,世茂商业板块不断深耕核心城市、开出多处大型项目,但外界始终认为,世茂商业地产仍未能完成从量到质的蜕变。
许是恒心不达预期,许是壮志未酬,如今,吴凌华选择离开这个停留八年的平台,无论他的下一站选择何方,在万象城与世茂的日夜,都将成为他职业生涯最浓重的两笔。
世茂近期人事变动的时间节点都是在世茂商投新总裁吴凌华“空降”之后。吴凌华上任半年多来,世茂商业的改变已经在酝酿之中。
5月28日,瑞安房地产宣布,即日起,集团主席罗康瑞之女罗宝瑜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以协助公司主席领导董事会决定本公司发展方向。
4月26日,陈启宗正式卸任恒隆集团与恒隆地产董事长,其子陈文博接棒。陈文博表示,上任后也会主要发展高端零售,重心也侧重在内地。
“内部调任”仍是主流,孙嘉、丁力业、王海武组成万科商业“铁三角”,华润万象生活任命两位新高管,张霖辞任万达文旅总裁......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接替袁嘉骅招商商管董事长之位的,应为招商蛇口副总经理、招商积余董事长聂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