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艾媒网
编辑:陆仁懿
国家统计局2024年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国餐饮收入4609亿元,同比增长5.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0%。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192亿元,同比增长5.6%。
今年上半年,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3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措施。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聚焦预制菜范围、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要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
国家统计局分析,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高,实体新业态增势喜人,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暑假来临,旅游市场推动餐饮行业再次迎来消费高峰,消费者更期待健康美味且具有性价比的特色佳肴。同时,餐饮业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绿色健康发展加速推进。随着多地启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境外游客消费将得到有效拉动,行业境外游客接待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餐饮业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完善。
南北饮食文化碰撞融合
中国各地区餐饮消费新观察
近年来,健康观念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养生和保健,在饮食习惯方面开始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为确保身体获取到全面的营养,人们开始将荤素搭配作为餐桌上的基本法则。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各地主要饮食以荤素搭配为主,其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占比相对其他地区较少,不足五成,素食为主的占比则较其他地区更多。
在口味的偏好上,全国人民总体偏好辣味,其中西南地区爱吃辣的居民高达65.1%,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夏季湿热,冬季湿冷,该气候条件下人体内容易产生湿气,而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吃辣椒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促进排汗,有助于驱散体内的湿气和寒气。长期以来,西南地区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吃辣的饮食习惯,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也以鲜香麻辣而闻名。
中国饮食文化跨度数千年,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有着明显的口味差异壁垒,更有随着人口大迁徙所带来的口味融合。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最能将一个地区市井文化具象的一个存在,说到华南早餐必会想到广东早茶,而在武汉,热干面基本上是早餐的代名词……在人口的迁移过程中,早餐文化也几近统一:包子、馒头因为方便携带广受各个地区打工人、学生党喜爱,对于不赶时间的,一晚米粥、粉面下肚开启美好一天。
家庭餐饮仍以外出就餐与在家做饭为主
不同家庭在不同场景下的有着不同的餐饮需求,但从整体来看,居家做饭和外出就餐是全国家庭餐饮主要形式。家庭餐饮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时间、经济、健康、口味偏好和社会交往需求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外出就餐提供了便利和多样性;而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家庭团聚的时刻,在家做饭则成为更优选。
在某些情况下,外卖可能比外出就餐更加经济实惠。特别是在一些优惠活动或套餐组合中,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和服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西北及东北地区,选择叫外卖的家庭占比均超五成,接近居家做饭和外出就餐的占比。外卖平台上的餐厅种类繁多、口味多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不同风味美食的追求。许多家庭在选择外卖时,会考虑家庭成员的不同口味偏好,从而选择多样化的菜品组合。
在外出就餐的家庭中,连锁餐饮品牌是除西北地区外,各地区家庭的首选。西北地区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单营品牌以及连锁加盟品牌,而华北、东北地区对这两类型餐饮品牌的选择程度也相对较高。
不同地区家庭在餐饮品牌选择上的差异,主要受到文化背景、经济因素、口味偏好以及品牌信任度等多方面的影响。连锁餐饮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优势,在多个地区均占据重要地位;而单营品牌和连锁加盟品牌则通过提供特色菜品和优质服务,满足不同地区的家庭消费需求。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类品牌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家庭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国人爱吃哪些菜?
随着西餐等海外饮食逐渐进入中国,中国饮食结构的多样性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兴起的快餐文化也对国人的饮食结构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团外卖平台数据显示(数据取自2023年1月1日~12月1日),2023年度中国人下单最多的5种海外美食,分别是披萨、意面、薯条、寿司和石锅拌饭,披萨高居榜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全国各地家庭偏好的菜式中,中餐稳居第一,在六个地区中普遍占比达六成以上,其中东北地区高达87.5%。中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深深根植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且中餐地域性强,各地风味各异,满足了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需求。
此外,西餐、泰国菜以及韩式料理也有一定的占比。西餐相对于其他海外菜系而言,在中国流行的时间更久,对国民影响度更高,而泰国菜与韩式料理因口味与云南的傣族菜和延边的朝鲜菜口味相似,也更容易被国民接受。
日料以生食著名,如寿司、刺身等菜品对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技艺的要求极高。然而,由于饮食习惯和接受度的差异,中国消费者对除寿司以外的日料接受程度一般,而印度菜的受众群体则相对其他菜系更少。
美食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还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精神追求,不同种族与国家之间的美食切磋、交流与品鉴活动愈发频繁。中西餐文化的相互交融,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美食文化,并成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美食文化的持续热爱,中西餐(泛指海内外的餐饮)的融合正逐步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中西餐将更进一步地实现优势互补,菜品种类也将得到极大的丰富,不仅涵盖传统的中式和西式菜品,还将包括它们之间的各种创新变种与巧妙组合。
144免签政策再添新口岸
境外游客为餐饮消费注入餐饮新活力
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当前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数量增至37个,这进一步放宽了外国游客入境中国的条件,为入境游市场的持续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13年1月起,中国开始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旨在便利国际旅客往来,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此次新增的三个口岸,不仅覆盖了中原腹地的郑州,还延伸到了风景秀丽的云南丽江及连接东南亚的磨憨铁路口岸,极大地丰富了过境免签政策的地理布局。截至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54个国家公民享受这一政策便利,无需签证即可在指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在各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重庆等城市深受外国游客的青睐。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入境游客的数量,同时也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规划行程,探索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中餐市场中,火锅一直都是备受喜爱的“网红单品”,据特海国际(海底捞海外业务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其海外火锅门店接待总客流人次达730万,同比增长21.7%。火锅如此惹人爱,作为火锅界“扛把子”川渝火锅的故乡之一四川,自然也成了外籍游客打卡的重要一站。
外国游客在旅游地更倾向于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为了满足外国游客的口味需求,旅游地的餐饮业开始注重国际化发展,当地文旅及餐饮商家不仅提供传统美食,还融入了更多国际菜品和餐饮元素,力求为外籍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144小时免签政策对我国以及旅游地的餐饮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外国游客数量的增长和餐饮业收入的提升,还推动了餐饮业的创新与升级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中秋团圆聚会叠加“味蕾游”,“十一”假期首日,餐饮消费热力十足。与往年不同的是,中秋赏月游有望进一步拓宽“十一”夜间消费新空间。
消费降级是指低价优质的产品更受欢迎,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升级。消费升级被广泛认知,餐饮消费升级三个表现你都了解吗?
7月26日,茉莉奶白首家茶坊店在深圳中洲湾正式开业,空间设计上融合东方意境与摩登艺术,并带来两款首发特调——针王combo和路易波士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