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贴牌”模式引发业界质疑 只求业绩不为质量?

搜狐焦点   2013-07-04 10:40
核心提示:2013年,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极为看重的“贴牌生产”模式引发了重重争议。5月,北京万科以6.92亿元收购东城区一处建面仅14000平方米的准现楼项目御府,意味着万科贴牌模式在北京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与此同时,万科深圳公司收购后以贴牌方式重新推出的翰邻城却因学位缩水、半年房价猛涨50%等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2013年,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极为看重的“贴牌生产”模式引发了重重争议。5月,北京万科以6.92亿元收购东城区一处建面仅14000平方米的准现楼项目御府,意味着万科贴牌模式在北京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与此同时,万科深圳公司收购后以贴牌方式重新推出的翰邻城却因学位缩水、半年房价猛涨50%等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早在2004年,王石就在某颁奖典礼上提出了“房子也要搞贴牌生产”的理念。此后,深圳万科先后以“收购现楼——简单改造——贴牌更名——大幅涨价”的模式推出了东方尊峪、天琴湾、第五园景台、万科红、翰邻城等多个楼盘,获利水平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然而,与暴利相伴随的是人们对这一“贴牌”模式的质疑:上述楼盘在被万科收购时几乎都已处于现楼状态,其建筑用材、工程质量、户型设计等都已定型。尤其是万科近年来收购的景台、翰邻城等都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开发商的项目,万科红的前身更曾是深圳布吉著名烂尾项目海轩广场,这些问题楼盘贴上“万科”的牌子后即纷纷以片区最高价格卖出,那么万科如何能保证这些“贴牌”楼盘的品质?

  当年万科将海轩广场贴上“万科红”的牌子并加价推向市场之时,就有网友在一篇名为《万科认养的儿子能当亲儿子养吗?》的网帖中质疑:“海轩广场完全是现楼,不管是设计还是建筑,都是原开发商的,完全与万科无关……如果我们是冲着万科的品牌去买万科的房子,这样不是让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万科有能力把这个‘抱养的孩子’变成纯血统的万科产品吗?我看不能,要把现楼进行改变,除非把楼推倒后重建。”

  但是,依然有大批并不富裕的年轻深圳人,怀着对万科品牌的信任,以当时布吉片区最高房价成为了万科红的业主。遗憾的是,上述那位网友的担心变成了事实,许多媒体报道万科红业主在入伙时都遇到了墙壁开裂、漏水、空鼓、地板发霉等诸多质量问题。而在最近的翰邻城案例中,万科不仅同样无法在主体工程上有所加强或改进,甚至连该楼盘此前所承诺的市直属名校学位也存在缩水嫌疑,引发了市场“万科只管涨价不管其他”的感叹。

  更让许多一直见证着万科成长的深圳本土媒体痛心的是,万科红、翰邻城等“贴牌”生产案例虽然出现了种种问题,但由于能将普通楼盘甚至烂尾楼简单包装后卖出高价,因此在万科内部不但未能引发深刻反思,反而被视为值得大肆推广的成功案例。

  在我们看来,万科“贴牌”模式最大的隐忧在于:当这家龙头房企已习惯了去赚取这种短平快准狠、产品研发和户型创新极少、基本无需工程管控的“聪明钱”之后,还剩下多少动力去老老实实赚取那种靠设计增值、靠质量增值的“笨钱”和“辛苦钱”?自2007年深圳万科尝试“贴牌”生产以来,虽然万科每年仍在深圳市场推出十多个楼盘,但像万科第五园一期、万科棠樾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早已难觅踪影。与此同时,刘爱明、徐洪舸、肖楠、杜晶等一大批工程设计专业出身的万科高管纷纷离职,也很难以仅仅将其解读为一种巧合。

  值得关注的是,另一家龙头房企绿城虽然也走上了品牌输出之路,但与万科“贴牌”模式不同的是,绿城但仍牢牢坚守着“视品质如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截至2012年12月,绿城旗下专门负责品牌代建业务的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已签约代建项目72个,总建筑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1300亿元。绿城代建与万科贴牌最大的不同就是:绿城的代建涵盖了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管理、规划设计、工程营造、成本管理、营销、竣工交付管理等。曾担任绿城建设总经理的曹舟南接受采访时更掷地有声地表示:“产品就是最大的品牌,‘贴牌’的事情绿城坚决不做。这是我们的底线。当规模与质量发生冲突时,我宁愿缩量保质。”正是由于对品质的执着坚守,由绿城代建的安置房项目青岛理想之城的品质,甚至明显超出当地众多商品房,赢得了“史上最牛安置房”的美名。

  让我们重新回到万科“贴牌”模式,据说王石“房子也要搞贴牌生产”的灵感源于1986年参观索尼摄像机生产线时,看到飞利浦、松下等知名品牌摄像机都在这同一条生产线上“贴牌”生产。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发现索尼、飞利浦、松下这些曾给王石带来灵感的电子巨头们早已纷纷陷入了经营困境。今日最受推崇的IT巨头苹果则是一家视设计为灵魂、对产品品质极度苛求严格把控的企业,绝不会将他人设计好的产品随便贴上苹果商标高价出售。值得万科人深思的是:当老师和榜样们都已纷纷陷入泥塘之际,万科向其学来的“贴牌”模式是否还该继续前行?

  万科与绿城,不知何时起似乎变成了中国地产界的两个极端。一家视品质如生命,另一家的产品力却正呈悄然萎缩;一家的梦想是在中国尽量留下更多精美漂亮的好房子,另一家的梦想则似乎已变成了在业绩报表囤积越来越多的数字……当日历翻阅至2013年,中国经济正迈入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的关键转折点,万科这样的房企巨头们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是否也该由关注数量扩张的粗放模式转向更关注品质的精益模式?我们真诚希望数十年后的万科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叠好看的业绩报表,还有在中国大小城市中许多栋质量超群、足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美楼宇。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搜狐焦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