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大地震后的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曾经人气爆满的东京夜生活面临客流量减少的困境。为了吸引更多的成年消费者,位于东京最繁华商业区的新宿店家们绞尽脑汁使出各种“新奇特”招数。7月底,一家“性感女机器人”主题餐厅在新宿歌舞伎町正式开门纳客。金发碧眼的高仿真“女机器人”身着性感服饰走街串巷,提供歌舞服务,一时间吸引了大批观光客。
机器人餐厅主打性感牌
在记者看来,尽管这家霓虹闪烁的新店宣称自己是“餐厅”,但它怎么看都更像是个夜店。当然,与色情场所相比还是有本质区别。走进金碧辉煌的餐厅,记者立刻被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包围,一排高仿真的性感女机器人正在热辣起舞。这些“女郎”个个金发碧眼,妆容艳丽,个头比真人庞大很多。形体“突出”的上半身与变形金刚似的下半身形成鲜明反差,既妖艳又充满力量感。这些机器人的面部仿真度很高,若不仔细分辨,完全是一个活色生香的欧美女郎。再仔细看,每个机器人的腰部都探出一个扶梯,梯子上端坐着身穿太空服或比基尼的真人女模特。模特们通过手中的操纵杆指挥机器人摆出各种舞姿。原来,她们才是真正的表演者。
据餐厅负责人介绍,这些操纵机器人的驾驶员被称为“性感女大兵”。她们除了展示歌舞技艺外,还穿插奉上日式鼓乐和西方鼓乐表演。店家还宣称,这些高达3.6米的机器人光制造费就花了100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耗时3年才完成。和活色生香的歌舞相比,餐饮服务倒成了配角。记者看到菜单上的主打项目就是便当、水果拼盘和酒水饮料。价格也很平易近人,每人最低消费为3000日元,包括观看表演费、桌台费及一份卖相朴实的便当——够你填饱肚子,但味道就不要期盼过高了。
餐厅不欢迎学生光临
一名来凑热闹的年轻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宿区夜店的经营方式以往非常单一,机器人女郎的出现一改沉闷老套的局面,确实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与其他夜店不同的是,这家餐厅的营业时间是每天的18时至24时,机器人女郎每晚出场两三次,并非通宵达旦,毕竟要考虑到机器的养护问题,不能“劳累过度”。餐厅的消费对象也不是具有经济实力的高端人群,而是18岁至30岁的非学生成年人。看来,打了擦边球的机器人餐厅自觉地和学生划清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该餐厅不仅推出另类歌舞表演,还将美女机器人用宣传车拉上街头载歌载舞、招摇过市。身形巨大的机器人出现在新宿闹市,立刻成为媒体上的头条新闻,让很多日本“机器人控”眼前一亮。
“机器人国度”名副其实
据记者了解,日本开发的机器人大都走高仿真路线,机器人女仆、机器人歌手、机器人司仪等早有先例。不过昂贵的技术成本使它们的市场化道路相对漫长,再加上机器人只会按系统指令服务,做的事有限,再怎么高仿也不能像真人那样灵活应对顾客。很多人由此并不看好“性感女机器人”餐厅的未来,认为消费者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就很难再有市场。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机器人餐厅前途十分光明。2010年在秋叶原开业的一家机器人咖啡厅,就曾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后来该店不断更新服务,经营情况一直不错。对于机器人餐厅前景的乐观,还基于日本人对机器的迷恋和天生的亲近感。日本一直是机器人设计领域的前沿国度,也是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厨师机器人可以做寿司;农民机器人负责种稻田;保姆机器人能给老人喂饭……可以说,日本人已经熟知与机器人的相处之道。
事实上,日本人对机器人的偏好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日本有众多电影、漫画及动画产品以机器人为主角,其中绝大多数扮演了正面角色。日本人和真人交流的过程中,只有30%的人会与对方有眼神接触,而在和机器人交流中,绝大多数人都会直视对方。对于和真人交流或许存在障碍的日本人来说,机器人无疑是他们的心灵慰藉者。尤其是那些精神空虚、内心孤独的人群,更会主动忽略机器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日本东京“机器人餐厅”活色生香 逼真“女郎”性感起舞
近年来,餐饮业流行起一阵夸张装饰、强调主题风格装修的风潮,这样一来有利于规避同质竞争。那餐厅软装中“新奇特”是如何改变经营的?
在福州仓山万达广场出现了3台高1.63米的机器人提供便民服务。今年年底前,福州市将在全市商圈、各个行政服务中心陆续投放此类机器人3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