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5月27日晚间宣布,出售持有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股权,并考虑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
上海新梅同时披露,将购入河南宋河酒业10%股权,正式涉足酒业。
舍掉房子去酿酒
根据公告,上海新梅拟向大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江阴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5%的股权,作价1021万元。
据悉,江阴新兰为上海新梅与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新梅持有55%的股权,杉杉控股持有45%的股权。
公告显示,江阴新兰所开发项目为上海新梅于2010年12月28日竞得的江阴“澄地2010-C-89”号地块,土地出让金为6.15亿元,目前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上海新梅表示,由于项目开工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如2013年仍不能动工,按照项目周边目前的市场价格和开发成本测算,项目未来收益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通过本次关联交易将有效降低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
公告还披露,上海新梅将考虑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
同日,上海新梅还发布公告表示,将以3035万元向大股东兴盛集团购买其全资控股的喀什中盛创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中盛创投持有河南省宋河酒业10%的股权。
上海新梅称,通过收购中盛创投,将开始涉足白酒行业投资,可有效降低公司原房地产单一主业的行业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国营鹿邑酒厂是1968年在十几家作坊的基础上成立,后发展为宋河酒业。
2002年,经过辅仁集团的资源整合及转机换制后,宋河酒业注入市场运作经验和经营理念,同时吸收企业管理人才,组建了完整的营销团队。
2009年11月,宋河酒业引进了国际上最大的投资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2010年4月、与中国平安旗下的中国平安投资签订协议,开始资本战略全面合作。
谋求转型遇阵痛
事实上,就在3个月前,上海新梅投身酒业的转型在账面上还是较为好看的。
据上海新梅2月3日发布的关联交易公告,为完成两笔交易,兴盛集团应向上海新梅支付约7600万元差价。其中上海新梅以3.49亿元向兴盛集团转让江阴新兰房地产55%股权,并以2.73亿元间接收购宋河酒业10%股权。
然而在随后公布的资料中,两笔交易的估价方式与价格都出现了变化,转让江阴新兰和收购中盛创投两笔交易价格分别以201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资产账面值为基准。
5月17日晚间上海新梅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江阴新兰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856万,公司所持55%的股权作价为1020万;中盛创投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则为3035万。
也就是说,根据最新的方案,上海新梅反而需要向兴盛集团支付约2015万元。估价方式改变后,同原方案相比,上海新梅“净亏”将近1亿元。
根据上海新梅2月1日公布的2012年年报,该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819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0万元,同比下降8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4.8万元,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三年为负。
事实上,在2011年,上海新梅也是靠出售一子公司股权给中粮置业才勉强扭亏。
本就业绩不佳的上海新梅另于3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遭到大股东兴盛集团减持,减持后兴盛集团仅持有8.5%的股份。
这也是上海新梅两大股东的第九次减持。在3月份,上海新梅共发布减持公告9次,其中荣冠投资减持6次,兴盛投资减持3次。
卖酒行当前途未卜
此次艰难的转型在上海新梅看来,是为降低公司原单一地产主业的风险。
据了解,以房地产为主业并将业务范围延伸至酒业的开发商中,上海新梅并非首家,早在2011年末,华南知名房企星河湾就开始涉足酒业,欲打造自己的白酒王国。
不同于上海新梅放弃房地产转投酒业,据相关人士分析,彼时星河湾进军酒业是做高端酒品,而原来通过卖房子积累的一群高端客户也可以转化为酒业的客户资源。
“星河湾对高端群体的心理把握比较精准,其实高端人群心理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往这个方向来做也有可能成功。”同时,也不排除星河湾借卖高档酒物色到更多潜在的高端客户。
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进军酒业不代表星河湾就此放弃房地产转型,但酒业会成为星河湾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进入一些与房地产行业互补的行业,往多元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平衡资金,抗拒风险”。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资本回报率考虑,在酒业获得的回报率不比房地产业的少。现在房地产行业难做,酒业的利润空间还比较大。
但近来白酒行业接连遭遇塑化剂以及限酒令等不利影响,估值也是一路下滑,给处境不佳的上海新梅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外转型消息公布时曾引发外界质疑,认为此举是大股东为了脱手“烫手山芋”。如此看来,投身酒业的上海新梅,也许只是将风险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
如今,房企求变意愿强烈,不少企业如招商蛇口、金茂、绿地等纷纷选择转型城市运营商。然而,转型城市运营商对开发商提出的是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碧桂园、华侨城、绿城等房企陆续宣布要打造特色小镇,他们为何争相布局特色小镇建设?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还是有“圈地”嫌疑?
中小房企半年报业绩似乎不理想,逾五成企业的净利润同比下滑,约两成房企净利润亏损。同时,万业等房企也在半年报业绩中透露了转型意图。
房企陆续公布业绩,有人欢喜有人愁。融资渠道收紧,房企融资变难;拿地成本加大,不少房企如禹洲地产选择通过并购拿地,也有房企选择转型。
据53家上市房企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数据显示,有30家预喜,15家亏损,7家首次亏损,房企业绩分化加剧,部分企业欲借转型扭转危局。
6月5日,京东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6月18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二次上市募集所得资金拟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金茂时隔半年再进武汉城,打响武汉长江新城建设“第一枪”——投资50亿元打造长江TOD综合体,涵盖企业总部、商业街区、大型商业MALL等。
接连2年配股,万科将从中获得总计156亿港元的再融资净额!万科H股流动非常低,配股不仅可以提高H股流动性,还能增加净资产、改善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