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战略转型 外资百货入华潮汹涌
关键词:王府井百货 春天百货 老佛爷 连卡佛
事件概述:
9月26日,王府井百货宣布完成对春天百货的股权收购,控股96.72%,成为实际控制人。同时,王府井百货也宣布了战略转型,将加快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发展,探索与品牌商进行深度联营,并计划年内推出自有品牌。同时,加大了对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在内资百货龙头企业转型的同时,外资百货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入华潮。败走王府井商圈15年后,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在北京西单商圈开业。连卡佛将在上海时代广场开出内地最大旗舰店,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也将登陆上海徐家汇商圈。
事件评论:
在传统百货发展模式遭遇瓶颈之际,王府井百货主动寻求转型,购物中心化、探索自有品牌、加强电子商务,这些转型方向无疑都是符合当下中国的大环境的。但是转型后的效果会怎样,还不得而知。而以买手制为主的外资百货新一轮进入中国,是否会历史重演也未必不会发生。在联营模式导致同质化严重的中国百货业,买手制被认为是未来的出路之一,但是品牌认知度、买手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等也是有待突破的困境。不过,随着中国消费者品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追求个性化,买手制百货或许迎来发展时机。
相关新闻:
二、房地产泡沫论再起 购物中心面临“三高”尴尬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 购物中心空置
事件概述: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断抛售资产,分别出售上海及广州地产项目。对此,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微博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之后,还警告中国楼市泡沫危险,称一线、接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态势同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经济的高地价、房价何其相似!就在商业地产被认为是“救命稻草”的同时,购物中心也发出了危险的信号。据统计,中国已开业的购物中心有3100家左右,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将达到4000家。在过度开发的情况下,高空置率、高同质率、高门槛率的“三高”问题,已经是购物中心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事件点评:
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商业地产的泡沫论,已经都不新鲜,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演绎。然而,无论如何,数字都是相对能说明问题的。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建成开业,届时购物中心将超过10000家。这个数字有些耸人听闻,我国目前有320多个地级市,平均每个地级市将拥有30多家购物中心。即使中国拥有14亿人口,还不考虑其他商业模式对实体零售的冲击,也支撑不了上万家购物中心的生存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购物中心的空置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最大的两个二线城市沈阳和成都,购物中心空置率分别为17%和16.2%。可以预测的是,未来死掉一大批购物中心毫无悬念。
相关新闻:
三、万达500亿打造青岛东方影都 王健林疯狂的“预测”
关键词:青岛东方影都 汉街万达广场 无锡万达城
事件概述:
对于王健林而言,往往是不是在签约、奠基、开业的现场,就是在去的路上。因为万达发展太快了,但从就九月份来讲,万达万商会、无锡万达城签约、青岛东方影都奠基、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开业……,在这些活动上都能看到王健林的身影,还有一些是不必他亲自出席的活动。而因为青岛东方影都项目,万达被冠上“土豪”的称号,不仅仅是这个项目500亿元的巨额投资,更因为仅仅一个奠基仪式,就请了多位没来过中国的好莱坞巨星。这让人很看不懂,然而,万达经常是进入一个行业就改变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未来,更多看不懂的行为。
事件点评:
王健林说“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有万达。”他推崇的一句话是“富贵险中求”,机会是闯出来的。万达的每一次调整和转型,在公众看来,都有点“激进”。王健林回应称,“快速运转、急速扩张”的发展状态是万达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也是万达的核心商业模式。快速发展背后,是王健林世界第一的野心:进入一个行业就一个目标,要么做中国第一,要么做世界第一。王健林预测,2020年万达在营收上排到世界前100名,在万达从事的行业中,至少有3-4个行业做到全球第一,剩下的也要做到全球前几名。这个预测不可谓不疯狂。
相关新闻:
四、星河集团进军产业地产 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实力
关键词:产业地产 星河集团 天安数码城
事件概述:
转型,这已经成为各类房企的必然命题,自房地产调控以来,众多开发商都在转型。 对于进军星河集团而言,进入产业地产领域也是一次战略转变。星河集团计划投资150亿元打造高科创新产业园,命名为“星河World”,定位为“上市和拟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星河World将通过研发办公、公寓、商业、住宅、酒店、会议中心等多种物业类型汇聚一体,实现了对科技、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的研发、办公、休闲、旅游等业态的全面覆盖与融合。 星河集团表示,这一商业模式如果运作成功,将在异地实现复制。
事件点评:
在星河集团之前,已经有天安数码城、华南城、联东集团、华夏幸福基业等专业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随着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房地产行业盈利模式转型迫在眉睫,在三年前进入产业地产还被认为是“啃骨头”,而现在这块骨头”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追逐的对象。不过,在中国典型的“一窝蜂”跟风开发下,产业地产泡沫也渐起,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这时进军产业地产领域,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实力。
相关新闻:
五、一日之内诞生三个地王 地方政府沦为“二道贩子”
关键词:地王 新鸿基 上海徐家汇中心
事件概述:
9月5日,一个疯狂地王诞生的日子。上海、杭州、苏州的“地王”纪录同时纷纷被刷新,一日之内三城卖地收金已达401.7亿元。上海徐家汇中心项目被港资地产商新鸿基地产以217.7亿元拿下,杭州华家池三幅地块共拍出136.73亿元,苏州金鸡湖两地块也被世茂房地产以47.25亿元收入囊中。更远一点的是,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5月以来,到9月10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已经诞生了13个地王,这些地王被11家大型房企斥资747.27亿元夺得。
事件点评:
9月初的中国土地市场密集地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土地争夺战。一个又一个巨额数据不仅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让人们不断对未来房价下降有所期待,更不禁让人去追问,地王频出的背后原因。在房价的构成体系中,土地无疑是“大头”。原本为了控制地价而生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走样,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沦为土地市场“二道贩子”。正因为地方政府能够垄断土地市场,导致其既是卖方又是买方,并从中强势取得巨额差价。如此一来“面粉”价格被推高,“面包”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
相关新闻:
六、日本丸悦、APITA食品超市扎堆入华 欲解零售“微利之痛”
关键词:食品超市 丸悦 APITA 美思佰乐
事件概述:
就在国内零售企业看好食品超市业态之时,日本超市先行一步,知名高端食品超市丸悦和APITA将于年内分别在无锡和上海开业。丸悦在日本设有不同形式的店铺,包括“丸悦”超市、“丸悦petit”小型店及“Lincos”高端超市。其在华首店的模式为“Lincos”,卖场面积约为2000㎡,计划在在2017年之前在华开20家店。而另一家日本零售巨头“生活创库百货公司”也将在上海开出高端超市APITA。卖场面积约2.1万㎡,出售尚未在中国普及的家常菜熟食和甜品种类。
事件点评:
日系食品超市集体入华并非偶然,今年初,日本最大食品超市品牌、永旺旗下的美思佰乐在中国开出首店,将在2020年实现开店100家的目标。伊藤洋华堂也将在2020年前将在京开设10家食品馆。如此看来,目前国内的食品超市领域几乎成了日本企业的天下。食品超市属于零售业态的加强版,但目前国内零售业刚刚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进入深耕门店质量的时期,对食品超市虽有摸索,但并不成熟。日本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纷纷将食品超市开进中国以迅速填补空白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新闻:
七、国美进军新地产 “零售+地产”生存模式备考
关键词:国美生活广场 “零售+地产” 物流地产 苏宁
事件概述:
9月16日,“国美生活广场”品牌发布,以“批零业态与生活广场结合”模式,打造“批零结合,同时设有高端酒店、高端影院、餐饮和娱乐休闲”综合体,将在明年开业。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国美旗下的房地产公司鹏润地产计划在全国二三线城市距城中心15~20公里处大规模拿地,建造数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目前,鹏润已经进入了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厦门、成都、郑州等城市,布局全国40多个城市,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涉及工业用地总面积将达2000万㎡。鹏润地产意欲打造一种新型物流地产模式,使仓储物流园在满足自用之外,能真正承担国美战略转型的重任。
事件点评:
尽管国美与鹏润野心勃勃,但和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相比,其步伐似乎慢了一拍。苏宁置业的土地储备高达3000万平方米,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物流仓储基地等多种业态。从原来浅涉传统地产的家电零售商,转型为“新地产”概念的掘金者,“美苏”两家老对手极力较劲的背后,其实是电商和云概念所引发的颠覆性商业创新,进而导致消费者体验式、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涌现和升级。然而,受制于经验和人才的培养难度,以及模糊的盈利模式与资金链的考验,“美苏”争霸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其新地产之旅仍长途漫漫。
相关新闻: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9985.html
国美、苏宁争霸新地产:“零售+地产”生存模式备考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0574.html
苏宁、国美等纷纷涉足商业地产 产品同质化存风险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1109.html
八、零售业中期业绩惨淡 下半年调整发展节奏
关键词:零售业 百货 超市
事件概述:
经历了去年的业绩增速新低,2013年上半年零售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上半年的零售额累计增长10.7%,增速同比放缓0.3个百分点。在百货企业上市公司中,半数中报净利润下滑,增收不增利;上市超市企业在上半年的行业增速仅为5.58%;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低2.9%。
事件点评:
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增速趋缓,面对人工、电商、市场环境的各方压力,部分企业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突出。下半年,百货、超市、鞋服品牌等各行业都已针对自身问题调整了发展节奏。百货业,除了大环境不景气之外,年轻处于培育期、盈利能力差也成为业绩不佳的原因。百货企业将提高单店盈利能力、缩短培育期视为解决之道,成发展趋势。 而超市企业则通过进军购物中心、精品超市、百货等业态, 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盈利空间。
相关新闻:
零售业上半年:百货半数净利下滑 超市危机中向生鲜要效益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7553.html
零售业下半年:百货提高单店盈利能力 超市多业态经营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7559.html
2013零售业发展中期报告:从业绩看零售业生存状况
http://www.winshang.com/zt/2013/2013lsyt/
九、上市房企集团掀分拆业务潮 产生“1+1>2”效益
关键词:分拆上市 新世界 和记黄埔 屈臣氏 众安房产
事件概述:
多家上市公司有意分拆旗下业务独立上市,包括和记黄埔拟分拆屈臣氏,新世界重启分拆新世界酒店建议,嘉里亦拟分拆嘉里物流。此外,有计划分拆的公司还包括众安房地产、利福国际 。9月30日,众安房产有限公司公告称,建议分拆旗下全资附属中国新城巿商业发展,及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有消息称,和黄计划未来12至18个月内分拆屈臣氏于香港主板上市,初步集资额介乎80亿至100亿美元。
事件点评:
1加1大于2,一般分拆将为上市公司带来明显商业利益。以往母公司需于财务、管理或资金上支持旗下子公司运作,分拆后母公司更能集中资源发展自身业务,而无须考虑子公司的需要。另外,分拆出来的新公司将成独立集资平台,日后有需要时可直接从股份及债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公司未来营运策略,亦有利借收购扩张业务。母公司进行分拆后,两间独立上市公司具更明确经营目标,能各自吸引新投资者。
相关新闻:
长和系、新世界、恒地等香港上市公司掀分拆业务潮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2973.html
众安房产计划分拆中国新城市香港上市 主营商业物业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2168.html
和记黄埔因价格未达预期弃售百佳 或与屈臣氏打包上市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4700.html
十、泰禾、中海首个商业地产项目开业 后起之秀临考
关键词:五四北泰禾广场 中海环宇城 无锡恒隆广场
事件概述:
随着“金九银十”的开业潮,一些商业地产的新秀也迎来了其首个项目的面世。自2010年布局商业地产的泰禾集团,其首个项目“福州五四北泰禾广场”9月26日开业,当天人流量20万以上,8小时营业额800万,刷新了福州商业史上开业当天营业额最高的记录。此外,中海地产旗下首座购物中心“济南环中海宇城”也在9月29日开业。当然,在新兵抢占市场的同时,老将也不甘示弱,杭州银泰城、无锡恒隆广场等项目也相继开业。
事件点评:
在万达、华润置地、恒隆、银泰置地等商业地产先行者不断加速扩张的同时,泰禾集团、中海地产、苏宁置地这些后起之秀也野心勃勃。泰禾集团更是高调地模仿“万达模式”,并规划未来3-5年布局20-30座泰禾广场,未来商业地产占比将超50%。而苏宁置地更是有超越商业地产大佬万达的趋势,计划到2020年,完成全国300个苏宁生活广场、50个苏宁广场的开发建设。其实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将,在目前商业地产已从蓝海变成红海的大环境下,差异化、做出特色才是出路。
相关新闻:
福州五四北泰禾广场开业 泰禾集团商业地产开山之作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1440.html
济南中海环宇城今日开业 中海地产旗下首座购物中心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91926.html
杭州最大购物中心银泰城今天试营业 商业面积29万㎡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8291.html
无锡、福州苏宁广场同时开业 苏宁商业地产进入快车道
苏宁易购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阿里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考拉;Forever 21正式宣布破产;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搁浅……
8月重庆商业地产十大事件:盒马鲜生重庆运营中心签约落户高新区;龙湖重庆第11座天街进驻二郎科技新城;重庆夜经济活跃度排全国第三……
王府井喜提免税牌照,中骏、旭辉、绿地进行区域调整,Gap集团、Zara母公司、蒂芙尼第一财季均录得亏损,香奈儿申请6亿英镑贷款应对难关...